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一入宮門深似海,這話不光是形容秀女。在古代權力中心的漩渦,不同的身份、無論高低貴賤都在這偌大的皇宮中沉浮。

因為,權力會使人在這個金碧輝煌的地方喪失理智,沉迷其中。

特別是太監,本身身體就有缺陷,平時被羞辱嘲笑。他們一旦掌握了權力,便開始搬弄是非、高調招搖。

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太監安德海就是典型的小人得志的代表,本來前程大好,可以跟著主子呼風喚雨一輩子,但是卻因為自己的飛揚跋扈,給自己拉了很多仇恨,不被人所容。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最終安德海在26歲被斬首,過完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身首異處,暴屍城樓,不可謂不讓人唏噓。那麼安德海到底是怎麼“作”死的呢?

自願入宮,左右逢源

1844年,安德海出生在河北省南皮縣一個極其貧苦的農民家庭。

家裡一共有3個孩子,安德海是長子,他的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

父母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們只得被未婚的叔父收養,但是叔父也很窮,無力負擔三人的生計。

沒辦法,最大的安德海為了減輕叔父的壓力,8歲就開始去財主家打工,做些看孩子、掃地、推磨等雜活。

但是即便已經非常努力地生活了,他們仍舊飢腸轆轆,不夠餬口。

河北省南皮縣是個盛產太監的地方,很多人入宮當了太監得道之後,家裡人因此雞犬升天。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於是,10歲的安德海經不住巨大的誘惑,同時希望能改善生活,他和其他被騙去或者被賣去宮中的人不同,他是自願閹割,託關係進宮當了太監。

做奴才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是會說話、懂得看顏色,為人圓滑,招主子喜歡;

二是辦事利索。

別看剛進宮的安德海小小年紀,但是他因為從小就看人臉色,深知如何討主子的歡心。

由於他巧舌如簧、機靈聰明,而且長得也很討喜,就被安排到咸豐皇帝的跟前服侍,成了御前太監。

慈禧最開始能得到咸豐帝的寵幸,也多虧了安德海把皇帝的喜好和日常行蹤透漏給了慈禧,並且每次寵幸慈溪時,咸豐帝也都是讓安德海傳諭。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慈禧與安德海)

那拉氏需要安德海在咸豐帝面前的美言和咸豐帝的內部訊息以便受寵,安德海也能從那拉氏這得到好處。

一來二去,

那拉氏和安德海便成為“一條船上的人”。

後來,慈禧身邊的另一大太監李蓮英進宮,因為和安德海是老鄉,所以,慈禧便讓9歲的李蓮英認安德海為師學藝。

1856年載淳(同治帝)出生,他也是咸豐唯一的兒子,有了子嗣的咸豐非常開心。

那拉氏也母憑子貴,身份水漲船高,升級成貴妃。

那拉氏能得此寵愛,安德海功不可沒,於是那拉氏把安德海要到自己手下,並且成為自己宮中的太監首領,

小安子安德海一躍成為那拉氏的心腹。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同治帝載淳)

苦肉傳信,終立“奇功”

1860年清軍接連戰敗,貪生怕死且昏庸無能的咸豐帝,帶著寵妃和親信出逃到避暑山莊,這裡也成為咸豐帝駕崩之地。

咸豐在彌留之際,下了兩道諭旨。

一是封載淳為皇太子繼承皇位;二是派載恆、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瀚、焦佑瀛顧命八大臣輔佐載淳。

同時,擔心大臣架空皇帝,他又將權力分成兩份,以印章為信物,給皇后鈕鈷祿氏(慈安)和小皇帝生母葉赫那拉氏(慈禧)。兩位也升級成皇太后。

小皇帝載淳當時才6歲,年幼不能處理政事,因此,御旨需要由八大臣來撰寫,聖旨前要加蓋慈安的印,文末則要印上慈禧手中的印,這樣才算數。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但是權力的誘惑讓各方都蠢蠢欲動,咸豐帝的權力分配明顯不能打消各方內心的慾望。

肅順等人輕視孤兒寡母,打算架空他們,一時,兩方權力針鋒相對,並且兩宮太后還隱隱落於下風。

恐大權旁落,兩宮太后打算把恭親王奕訴招為己方陣營。但是,當時的肅順等人看得很緊,並且祖制中不允許外臣與內宮中的女眷有接觸,這可讓慈禧犯了難。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這時,後宮中發生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

原來,安德海和慈安太后的宮女雙喜兩個人吵起來了,而且安德海嘴上不饒人,把雙喜給罵了,還給罵哭了。

普通宮女倒罷了,雙喜可是內務府包衣佐領的女兒,正兒八經的官家小姐。被一個太監這麼侮辱,讓雙喜覺得受了奇恥大辱,哭天喊地,尋死覓活的。

慈禧知道這件事,當場火冒三丈,立即命人給安德海掌嘴20下。

一番懲罰下來,打得他眼冒金星,甚至牙都掉了幾顆。之後,他被從避暑山莊送回京城思過。

其實,這是兩太后合力演的一出苦肉計,而到了京城的安德海,也藉機見到恭親王,並且把密旨傳到他的手上。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恭親王奕訢)

奕訢接到訊息後,即刻動身與兩太后會和。

會和後,幾人共商計策。制定好計劃後,就開始回京實施。

首先,

兩太后痛斥八大臣以下犯上的罪行,並且拉攏人心,獲得大臣們的輿論支援;

其次,

奕訢協同其親信開始教唆其他大臣聯名上奏,請求兩位太后垂簾聽政,並且廢除八大臣。

最終,八大臣孤立無援,在這場權力爭奪戰中敗下陣來。

經過此次“辛酉政變”,奕訢成為議政王,在朝堂中也有了很大的話語權;兩太后也開始進入朝政垂簾聽政;太監安德海也因為苦肉計以及送信有功更加被慈禧寵信,一時間,風光無兩。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恃寵而驕,狂拉仇恨

安德海作為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如果能再低調一點,或許能長命點,但是他奈何嫌命太長,除了慈禧,他誰都不放在眼裡。

他恃寵而驕,連慈禧的親生兒子——當時的皇帝同治都不放在眼裡。

安德海知道慈禧非常關注小皇帝的學習情況,於是,總是盯著小皇帝的表現,一旦表現不好被老師責怪了,安就興沖沖地報告給慈禧,且從來都是報憂不報喜。

慈禧知道之後,對此非常失望,便就會當面責備小皇帝,這時候安德海還在旁邊煽風點火,小皇帝受到的懲罰就更嚴重些。

不僅如此,安德海還總是覺得小皇帝太小,什麼都不懂,便經常用一種兄長的口吻教訓小皇上。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年僅6歲剛登基的載淳皇帝就問:

“我當皇上,能說殺誰就殺誰麼?”

貼身太監問他要殺誰,他在太監手上寫了個

“小安子”。

他還經常捏個小泥人,然後用刀子把小泥人的腦袋砍掉,

小泥人就代表著小安子。

還有一次,安德海在書房“監視”小皇帝載淳,看見小皇帝在寫字,於是大言不慚地向皇上要一副墨寶。

小皇上撇撇嘴並未拒絕,寫下了一個

“女”

字。

安不知是什麼意思,問小皇帝也沒得到解答,只好不了了之。

後來,恭親王奕訢見了這字,心中只覺得妙呀,這小安子離死不遠了。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原來“安”字無頭便是“女”

足以看出小皇帝恨小安子入骨,想要斬他的首。

因為安德海愛打小報告的處事風格,還把慈安太后也得罪的不輕,慈安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

安經常向慈禧報告:

小皇上每天只是例行來慈禧這問安,問完便匆匆走了,一點都不願意在親生母親這裡多呆一會,但卻總是願意待在慈安的宮中。

此話一出,讓兩宮關係異常緊張,小安子主動挑撥兩方的關係,這讓慈安覺得安德海必除無疑!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得罪了小皇帝和慈安之後還沒完,議政王奕訢也因為安德海的讒言使他和慈禧的關係進入僵局。

安說恭親王剋扣軍費修自己的園子,貪圖享樂,並且轉移大量的國庫財產到國外等。

安的離間,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僅挑撥離間是安德海的強項,狗仗人勢在他身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一次,山東巡撫丁寶楨叩見慈禧太后,頂戴不小心掉落。

這時,慈禧都沒有開口怪罪呢,安德海卻陰陽怪氣的說道:

“丁寶楨,你竟然在老佛爺面前失儀,你還要腦袋不?”

丁趕緊撿起來戴上,但是安一腳就把頂戴踢開。

一個太監居然敢在慈禧面前踢翻一品大臣的頂戴,這足以看出安的放縱。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丁寶楨)

而受此屈辱的丁寶楨,也在憋著一口氣。

小皇帝、慈安和奕訢三方此時都擁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安德海。

安德海註定不會有一個好的下場。

高調出京,命喪山東

殺安德海是三方密謀的結果。

丁寶楨因為清正廉潔、忠心耿耿,被選中成為殺安德海的“劊子手”。

在慈禧眼皮子底下動安德海是沒有什麼機會的,於是,幾方人的計劃是利用小皇帝大婚,由他來攛掇安德海出京幫他採購。

一旦安德海出京,江南必定是安前往採購的好地方,其路線必經山東。丁寶楨決定在山東讓安德海有去無回。

接下來繞過慈禧,由慈安和奕訢下旨,名正言順地斬殺違背祖制的安德海,可謂是天衣無縫。

好大喜功的安德海在小皇帝的推波助瀾下,主動請求慈禧把這個採辦龍衣的機會給自己。

這樣,他就又可以在沿途打著慈禧的名號大撈一波,又能有機會去外地遊玩張揚一番。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婚禮)

慈禧怎會不知祖制,於是便提醒道:

“按照祖制,是不允許內監出宮的,你還是別去了罷”。

清朝有律法規定,太監出京,立斬不赦。

奈何安德海軟磨硬泡,慈禧便口頭上答應了,但並沒有相關的文書通牒下發。

1869年,安德海坐船南下采辦。

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他租用了幾十條大船,帶上收拾的丫鬟數人。

另外,他擔心自己路上無聊,竟然還帶了個戲班子。

首船上還插著面三足烏的旗,兩面“奉旨欽差、採辦龍袍”的大旗,暗示人們奉旨出來打秋風,一時之間放光無限。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三足烏)

一路上,安德海撈到的油水可是非常多的,地方官迫於他的淫威,也只能乖乖上繳,不敢有鬧事。這導致當地百姓也因為大量的徵收民不聊生。

7月21號,安德海在船上過起了生日,排場熱鬧非凡。

船艙中掛起從公眾帶出來的龍袍、翡翠珍珠,戲班子唱起了“八音聯歡”為安德海祝壽,甚至船上的丫鬟戲子要下跪磕頭以示尊敬。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戲班子)

安德海不知道的是,這樣風光無限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8月2號,安德海來到山東泰安,泰安縣令何毓福接到丁寶楨的密令,早就在碼頭等候安德海。

安德海一看自己這麼被重視,也是非常自得和高興,於是便帶著兩個隨從去赴宴。殊不知,

這是場針對他的鴻門宴!

剛進縣衙,就聽一聲驚堂木響,何縣令坐在公堂之上,大喝一聲:“下邊站的可是大內太監安德海?”

安德海哪知道會有這一出,於是一時間有點蒙了,並未答話。

他的隨從見狀,呵斥到:“你個小小縣令,竟敢這般,你這烏紗帽是不想要了?”

何縣令不顧隨從的話,繼續再拍驚堂木問:“下面站的是何人?報明身份”

安德海終於發話了,怒不可遏的說:“何毓福,你長几個腦袋,敢在本總管頭上動土?”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何縣令見安德海承認了身份,於是叫衙役把安德海和隨從一同拿下,關押交給丁寶楨派來接應的頭領,押往濟南。

這時,丁寶楨也沒有閒著,他連夜寫了密摺,呈送軍機處。

此時,剛巧慈禧身體不適,一般軍機大事由小皇帝和恭親王督辦,恭親王奕訢看了之後,直接送給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大喜,心想總算等來這一天了!

於是,親自提筆批示:

將安德海就地正法,以符祖制。

8月7日,丁寶楨接到聖旨後,把安德海驗明正身,宣佈斬首示眾。

嚇得安德海跪地求饒,請求饒他一命,讓他回京面見慈禧。但是丁寶楨哪會給他這次機會呢?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接到命令後,士兵綁著安德海來到西門外刑場,

丁寶楨一聲令下,劊子手手起刀落,安德海的項上人頭便滾落在地,身首異處。

權力漩渦,事件後續

慈禧後來得知安德海死時,她深知這並非表面上這麼簡單,而是三方密謀的結果,她只得憤懣地暫時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以待時機成熟。。。

後來,慈安便在原因不明情況下病死;同治死後,她為了專權,逼死同治皇后;而多次和她交手的恭親王奕,也在她一再打擊下,在1884年被趕出軍機處。

至於丁寶楨,他殺了慈禧的寵信安德海,為什麼不僅沒有被針對,反而受到重用呢?

安德海跪求皇上墨寶,同治寫下一個“女”字,為何奕訢說:他離死不遠了?

(丁寶楨)

原來,丁寶楨殺安德海時,是按照祖制國法辦事的,這點慈禧是知情的。

安德海死後,丁寶楨特地下令其“裸屍暴市”,供群眾觀看。

此舉目的是消除朝野對安德海“穢亂宮廷”的疑慮,果然此計甚靈,一些謠言立即止息。

丁寶楨對清政府的忠心和剛正是出了名的,慈禧為了籠絡人心,非但沒有因為安德海的死怪罪丁寶楨,反而任命他為四川總督。

丁寶楨任職之後,整頓鹽務,增收百萬兩白銀;又興修水利,復都江堰故堤。

慈禧為此甚是滿意。

結語

總的來說,安德海的死雖然有各方勢力之間的權衡,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高調和放縱。

安德海最終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