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前世乃漢朝開國元勳,被冤殺轉世三分漢朝!三國英雄前世今生

古典文學小說經常假借神怪之說來烘托某位歷史名人或是歷史事件的不凡,這些名人或是事件的神怪之說大部分皆記錄在野史、文學小說、評書裡等,概上不得大雅之堂。然而正是因為這種難上大雅之堂的佳作卻深得大眾的愛戴與喜歡,概因其接地氣符合大眾的口味。

三人前世乃漢朝開國元勳,被冤殺轉世三分漢朝!三國英雄前世今生

韓信影視形象(圖)

《三國志平話》乃元代的一本歷史話本,可謂講三國曆史的經典文學之作,為後世羅貫中著《三國演義》產生了一定的借鑑基礎和影響。

在該話本中,開篇很有意思,就是借神怪之說給全書的走向定了個基調,也就是說了三國分合因由。那麼該書是如何定基調,論述三國分合因由的呢?且聽悔昔道來:

三人前世乃漢朝開國元勳,被冤殺轉世三分漢朝!三國英雄前世今生

曹操影視形象(圖)

概括的說就是一個假借神鬼之說的故事即司馬仲相斷陰間公案。那麼此案如何一說?這便要從漢朝立國之初講起。話說漢高祖劉邦在韓信、彭越、英布等大將的輔佐下擊敗西楚霸王,統一華夏建立大漢天下。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封彭越為梁王,封英布為淮南王。然而俗話說功高震主,或者說伴君如伴虎。皇帝始終擔心這三個王會對其江山產生不利。於是利用一系列手段,先後分別使人誣告韓信、彭越、英布謀反,繼而將三王剷除。

三人前世乃漢朝開國元勳,被冤殺轉世三分漢朝!三國英雄前世今生

孫權影視形象(圖)

而平話開端便由此引出了司馬仲相斷陰間案。這韓信、彭越、英布死後覺得冤屈便來找司馬仲相喊冤(司馬受玉帝之命赴陰間斷案)。韓信、彭越、英布見了司馬仲相,各人先將自己為漢朝天下做過的功績一一陳述,然後便言語這劉邦是如何的忘恩負義,陷害忠良之事說給司馬仲相聽。劉邦將陷害三王之事推給了呂后,人家呂后也不傻,說是受劉邦之命行事。司馬仲相為了理清事件原委,有召來蒯撤(字文通)問話。這蒯撤便一五一十的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司馬仲相。

三人前世乃漢朝開國元勳,被冤殺轉世三分漢朝!三國英雄前世今生

劉備影視形象(圖)

案情查明,司馬仲相寫表告知玉帝。玉帝知曉後宣判:這劉邦建立大漢天下離不開韓信等有功之臣。而劉邦卻有負於他們,愧對於他們。因而特命令劉邦建立的漢朝天下一分為三交於韓信、彭越、英布管理。命韓信轉世為曹操佔據中原;命彭越轉世為劉備佔據蜀川之地;命英布轉世為孫權張江東長沙等地;而劉邦呂后因有過錯,命劉幫轉世為漢獻帝,呂后為伏皇后。另外,曹操佔天時,囚獻帝殺伏皇后報仇;孫權佔地利,獲十山九水之便;劉備占人和,得關、張相助,但其二人乃英勇之人,命蒯通轉世諸葛亮為智者輔佐劉備。最後,命司馬仲相轉世為司馬懿,終統一三國,獨霸天下!

如此,由司馬仲相審、玉帝判的案件瞭解拉開了三國大戲的序幕。列位,悔昔所道的是《三國志平話》,當與史、與《三國志》等正是區分開。

悔昔道正是:天下一統漢朝臣,只因功高赴冤塵,陰間告狀討公平,漢室瓜分三分爭。(文:潘悔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