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老街巷:陳年故事一籮筐

牛橋真的很“牛”——康熙凱旋曾從這裡走過

呼和浩特老街巷:陳年故事一籮筐

牛橋資料圖

牛橋在呼市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九十年代的時候那座橋還破破的,每到上下學時間一中和八中的學生都會擠滿整個橋面,看著還挺懸。近幾年這座橋經過重新建設,終於寬闊平坦了。其實,牛橋的過去很“牛”,康熙三十五年,征討噶爾丹以後,從西面迴歸北京的時候,又路過歸化城,進城的時候,走的正是牛橋。牛橋由一個秀才李鳳年集資修建,康熙就是從這牛橋走進來的。從此,牛橋被改名為“慶凱橋”。當時全歸化城的人民都跪迎康熙。

公主最早不住公主府而在清水河

呼和浩特老街巷:陳年故事一籮筐

公主府

呼和浩特老街巷:陳年故事一籮筐

公主蠟像

呼市有個公主府,可你未必知道其實公主最早並不住在這裡。康熙有一個女兒就是六公主恪靖,下嫁到歸化城,是下嫁給土謝圖汗部首領的一個孫子叫敦布多道爾吉。康熙在征討噶爾丹的時候,就見過敦布多道爾吉,他對這個孩子很有好感,就想把女兒嫁給他。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回去以後就和太皇太后商量把公主下嫁給敦布多道爾吉了。公主下嫁到這裡之後,其實不在公主府住,是在清水河住,現在那裡還有一個花園街,同時還有一個功德碑。公主在清水河住了10年。這10年當中,公主在周圍開墾土地,口碑很好,當時也正趕上風調雨順。到了康熙四十六年,公主就搬到了歸化城城北的太平召南面,就是現在一中后街的東口,八中校門這裡,在這裡住了兩三年之後發現現在公主府的地方有水又有草,西面是河,北面是草原,南面是校軍場,這個地方風景不錯,就決定在這裡蓋公主府。公主府的建造年代現在考證不詳,估計是在康熙五十年左右建立的,公主才搬到公主府。

現在,我們在城市中看到的一些古建築都是在高樓大廈當中錯落有致,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都是在草原上建的,比如說大召、席力圖召都是在草原上的寺廟,公主府也是草原上的府第。

走西口的人有“三不回”

呼和浩特老街巷:陳年故事一籮筐

殺虎口附近破敗的關隘

呼和浩特老街巷:陳年故事一籮筐

殺虎口全景

到了咸豐和同治年間,山西人開始走西口、走口外,當時二人臺有一個劇目叫《走西口》,在《走西口》的唱詞中就有幾句話“咸豐整五年,山西省遭年限”。就是說在1855年山西遭災了。

遭災以後,有些人就走口外。走口外基本上有三種人:一種人是單獨出來謀生,打工、種地或者學徒。第二種人是山西的富商拿著錢來這裡開買賣,就像永和堂,還有像光緒八年,即1882年,山西大同人劉賀連自己拿錢來這裡開了一個叫“廣源恆”的中草藥店,這家藥店就開在歸化城的北門裡,他經營的中藥和蒙藥,當時就業人員有二十多個人,大部分人會講蒙古話,就是這一部分人,好多買賣都是山西人來做的。第三種人是就是透過拉引,透過介紹來的。這三種人在清末民初來了以後,基本上就不回去了。

當時有的家屬就來和當局請願,要求他們回家探親,當時還有規定,要求山西商人一年回去探親一次,不回去不行。這樣山西的商人越來越多了,來的人有“三不回”:發財了以後不回了,因為在這裡娶妻生子就不回了;沒有發財的沒混好的也不回了;當然死了的就更不回了。

為此,山西有一個商人在民國十七年,即1928年在歸化城南成立了一個“濟終社”,“濟終社”是專門承攬山西、河北人死了以後的喪事,承攬喪事帶打發,把他們的棺木運到原籍。

石羊橋過去有狼群出沒

當年的石羊橋一帶和郊外的地方除了荒涼的雜草,還有可怕的狼群,以前的石羊橋居然有狼,是不是很驚訝?

石羊橋南面到三里營中間全部都是草灘、草地,那裡有三個石羊,都是一比一大小,黑色青石頭羊。當時據說這石羊一共五隻,跑了兩隻,剩下三隻,人們傳說這是石羊橋。當時還有一個石羊村,解放以後就劃歸了鹼灘村。當時石羊橋周圍都是平房,房子的院牆和房的後牆上面全是用白灰畫的那個白圈,有60公分大。白圈就是用來嚇唬狼的。

(資料來源:呼和浩特廣播電視臺城市生活廣播印象青城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