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關注馬首瞻 / 瞭解不一樣的歷史

◎ 馬首瞻·讓歷史多一種解讀

◎ 作者:馬首瞻

◎ 編輯:稷下書童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上文出自司馬遷《史記》,是多少功臣宿將的命運寫照。自秦漢至明清,古來開國名將都難逃這個“定數”。

漢初三傑的韓信是如此,唐朝的裴寂和劉文靜也是如此,再到宋明兩朝“杯酒釋兵權”和“火燒慶功樓”都是如出一轍。

包括清朝的開國首勳多爾袞也概莫能外。

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清朝能夠入關奪取天下,應該說多爾袞位居首功。

他與遼朝的耶律休哥、金朝的完顏宗翰等人都是遊牧民族歷史上,十分罕見的軍事天才。

他的一生少年得志,英姿煥發,為清朝的建立南征北討立下赫赫戰功。

帶領女真八旗子弟攻陷紫禁城,輔佐幼帝順治混一中原,實現明清兩朝的政權交接,成為權傾朝野的首輔重臣。

順治皇帝登基七年後,時值壯年的多爾袞突然抱病而亡,虛齡三十九歲。

多爾袞一生都奉獻給皇太極和順治皇帝,對皇家更是表現得“忠心不二”,盡心竭力地輔佐先帝幼主。

結果死後換來的是朝廷“秋後清算”:抄獲家產、削去王爵、除名皇室、斬殺後人、開棺戮屍。

總之,朝廷能想到的辦法,多爾袞全部“享受”一遍。

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為何多爾袞從清朝最耀眼的明星,頃刻變成謀反朝廷的罪臣。

清史記載說多爾袞有伺機自立的野心,乾隆皇帝卻為他辯解說有人“誣為叛逆”,到底多爾袞有沒有當皇帝的想法。

有人說多爾袞是什麼想法已經不再重要,他的結局完全在意料之中,這又是為何?

一、早年爭儲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非常喜歡的兒子,也諸子中最精明能幹的人。

早年,一代雄主努爾哈赤去世後,多爾袞曾與皇太極爭奪大汗之位。

雖然努爾哈赤帶兵打仗勇武有餘,但政治鬥爭經驗不足,一場爭儲風波下來,努爾哈赤以失敗告終。

失敗的代價是巨大的,皇太極一派為剪掉努爾哈赤的黨羽,弄出一份“太祖遺命,自盡殉夫”的假詔書,讓他的母親烏拉那拉氏追隨先帝。

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皇家沒有骨肉親情可言,大家最關心的永遠都是屁股底下的那把龍椅。

爭奪大汗之位失敗,又將自己生母的命搭進去,多爾袞與皇太極就算兄弟感情再好,也會始終心存芥蒂。

不要說“同父異母”,就算是同父同母的胞弟都沒有商量的餘地。

連明君聖主唐太宗為了爭奪皇位,都不肯放過李建成和李元吉。

所以,有人推測就算多爾袞沒有謀反。

他的人生結局,在與皇太極爭儲時早已註定。

二、培植勢力

多爾袞是個點背的人。

父親去世爭皇位,沒爭過八哥皇太極。

皇兄死後,又與侄子豪格和福臨(順治帝)爭皇位,還是失敗收場。

皇太極駕崩後,嫡長子豪格與多爾袞成為朝廷兩股最大的勢力。

豪格有老臣代善和濟爾哈朗支援,實力也不容小覷。

雙方曾經上演多次明爭暗鬥,礙於朝廷的影響不好,多爾袞權衡再三,決定扶持福臨繼位。

在他看來,福臨年僅六歲,皇位落在乳臭未乾的順治手裡,總比豪格做皇帝對自己有利。

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因為福臨繼位的話,也只是暫且替自己保管皇位。

將來自己騰出手再慢慢收拾豪格等人。

順治帝登基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為顧命大臣。

多爾袞身為託孤大臣,不專心培養順治,整天安排人帶著順治帝玩,小孩喜歡玩那就讓他玩,玩廢拉倒。

再者多爾袞完全不把順治皇帝放在眼裡,他的愛妃臥病在床,多爾袞居然要求懵懂無知的順治皇帝親自到睿親王府請安。

另外,多爾袞開始對豪格一派進行大肆報復,迅速培植自己的私人勢力。

濟爾哈朗支援過豪格,也支援過福臨,就是沒有支援多爾袞。

為此,多爾袞懷恨在心,蒐羅各種罪名將濟爾哈朗擠出朝廷,然後讓自己的心腹多鐸升任宰輔。

失去靠山的豪格,最終也沒能逃過冤死獄中。

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三、私下僭越

多爾袞死後,朝廷為他隆重地治喪。

傳說,多爾袞的家人將他生前私下做好的皇袍、東珠、黑狐褂全部偷偷放入棺中。

別的不說,單單一件皇袍已經構成僭越謀逆,何況那些珍貴物品只有皇帝才能享用。

關於這種說法還有待商榷,它出自朝廷順治和濟爾哈朗一派。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一個人野心再大、頭腦再傻,也不至於明目張膽把皇袍帶入棺中。

就算他想帶進去,家人也不會同意,這是株連九族的大事,不是鬧著玩的。

清朝第一元勳,皇太極的頂樑柱,死後2月進了皇室黑名單

結語

自古成王敗寇。關於朝政鬥爭一事,沒有絕對的是與非、對與錯。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多爾袞生前沒有謀反,不是說他宅心仁厚,唯一的原因是他的實力不夠,至於他身後遭到開棺戮屍的結局,與他生前為人囂張跋扈有關。

從清史的記載和人性的角度來說,多爾袞應該有過自立稱帝的野心和動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