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嚇掉了筆(話說孫權,品人生)

曹操嚇掉了筆(話說孫權,品人生)

曹操在解決了袁氏父子後,旌麾南指,劉琮投降,劉備敗逃。風聞劉備往投孫權,曹操的眾謀士都認定孫權必殺劉備。

孰知孫權不僅沒有殺劉備,還聯合他同心抗曹,在取得赤壁大勝後,應劉備之請,把荊州要地借給了他。

曹操聽到這個訊息,本來正在寫字,驚嚇得把筆掉落在地上。可見孫權的這一決斷對他的打擊之大。他可能預感到,其統一中國之夢將因這一事件而無法成為現實。

孫權的這一決斷是同周瑜的建議相反對的。

周瑜建議趁劉備來訪將他軟禁起來,以美女玩好籠絡其心,消磨其志;然後將關羽、張飛分開,強迫他們為東吳效力。孫權思之再三,沒有同意周瑜的意見。

此時周瑜是孫權最為信賴的部下,且赤壁之戰又立下首功,但在這樣重大的事情上孫權沒有與之認同,而作出了自己的決斷。

這正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所應該有的品質。他不會專門聽信和依靠於任何一個人,哪怕這人是他最值得信賴的人。

最可信賴的人搞得不好就會成為最容易對其偏聽偏信的人。我們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以人取言。好象一個人值得我們信賴,那麼他說的一切都肯定是對的。這裡,習慣的看法在起作用。

這種習慣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它使我們的理性消解,使我們的耳目變得盲目起來,使我們由此而誤了大事。如果孫權當初聽了周瑜的建議,孫、劉內部先鬥了起來,那正中曹操下懷,赤壁之戰的成果就會付之流水,中國也許就是兩個樣子了。

作君主的需要臣子,但有為的君主不會完全依靠任何一個臣子;正因為他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獨自決斷的能力,他才能獲得臣下的尊重、擁戴和效命。

我們通常的人際關係不是君臣而是朋友,但也有類似的問題。

我們的朋友有親密的,有較疏遠的。最親密的朋友對我們的影響也最大。我們往往會對他產生一種依賴感,有時到了離開他似乎就不能生活的程度。

這種過於強烈的依賴感其實是很危險的,它使我們失去自我和獨立性,使我們無法不受干擾地獨自作出正確的決斷,使我們變成朋友的奴隸,使友誼變成奴役。在這個意義上說,最親密的朋友,有時也就是最危險的敵人。但這個敵人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王夫之把交友之道歸結為一句話:“一人行則得其友。”我很同意他的這個說法。

一人行就是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自身的獨立存在的價值,堅持併發揮自己的個性,在人生重大問題上、在大關節處不依賴於任何人而作出自己的選擇和決斷。

只有做到這一點,他才能交上真正的朋友,贏得朋友的尊重,同他們結成一種正常而平等的關係。

重要的是對任何人都要有一定的距離;越是親密的朋友,就越是要注意同他保持適當的距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所謂高山流水有知音,說的就是這種境界。

人是需要朋友的,但他自身的事業、修養等等,並不依賴於任何朋友;正因為如此,他反而能夠得到真正的朋友。

一人行則得其友!

【本文摘自《機智人生——孫權》(黃忠晶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