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17世紀,荷蘭強吞臺灣30多載,

1661年,鄭成功氣宇軒昂,率領2萬餘精兵乘戰艦從金門起航,越過波濤洶湧的臺灣海峽,直搗臺灣,威逼荷軍。採取猛攻為主,圍困為輔的戰略方針大敗敵軍,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次年,鄭成功治理臺灣因操勞過度逝世,其子鄭經妄圖獨吞臺灣。康熙圍剿、安撫兼施,鄭經叫囂杜絕與清政府和談,平靜了近一年的臺灣或將再起波瀾!

臺灣雖與祖國隔海相望,但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荷蘭殖民者強佔臺灣要追溯到明末清初。

1601年,荷蘭方面派遣軍以在臺灣從事貿易活動為藉口,派攜有利炮的戰船抵達呂宋島和香山島等戰略要地,之後登上澎湖,造船建設,不惜花重金為代價賄賂當地官吏,企圖長期居住,逐漸暴露了侵略的野心。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1621年,荷蘭捕捉到大明軍隊沒有充足備戰的戰機,大舉侵佔臺灣之後耕田勞作,明目張膽地將寶島臺灣部分地區佔為己有。更可恨的是,為了滿足貪慾的野心,荷蘭以臺灣為戰略據點,多次窺視我東南沿海城市和島嶼,勾結海盜燒殺搶掠,修築防禦工事,實行殘暴的殖民政策,攪亂了東南沿海百姓的正常生活。

為了保護東南沿海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恢復安寧,是可忍孰不可忍,1624年,福建巡撫下令先後派幾百艘艦船、萬餘人向澎湖列島上的荷蘭軍隊強攻,交戰激烈,戰事持續半年之久,趕走了島上的敵軍,有效打擊了荷軍的囂張氣焰。

荷蘭殖民者野心勃勃,一次的戰敗豈能磨滅他們的狼子野心,一旦嗅到一絲的戰機,定會重振旗鼓、捲土重來。

果不其然,荷蘭殖民者沒有放棄對臺灣的蠶食,於1642全面控制了臺灣,直至1661年,全面統治臺灣長達20年。

鄭成功早在與清軍作戰時就有收復臺灣的意願,但是明末國家動亂,鄭成功苦於常年與清兵作戰,所以騰不出時間來解決臺灣問題。鄭成功雖然屬於明朝將領,但是一腔守疆愛國的熱情依舊不減。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與清交戰退守廈門後決然準備要把臺灣收回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是鄭開始著手操練兵馬,製造戰船,籌備糧草。另外派人偵查臺灣的情況,不愧是身經百戰、戎馬一生的軍事家,還未開戰就率先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鄭成功,漢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儼然、大木。屬於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曾經在澳門經商,接受過西洋文化的薰陶,精通西班牙、日、葡等多國語言,在舅父的指導下,成為福建沿海實力最強的商貿和武裝首領,手下“兵強馬壯”,萬餘人,曾率領部下在臺灣海峽一帶從事過私運、海盜等非法活動,被朝廷招安做了官,後又投降清朝。

1623年,鄭芝龍親自押運一批重要的貨物前往日本,誰知這次異國他鄉的遠行卻讓他走了桃花運,結識了一名叫田川松子的17歲年輕女子,田可以說是花一樣的年華,長得如花似玉。英俊爽朗的鄭芝龍見了她,可謂一見傾城,再見傾國。

田川松子性格恬靜文雅,打扮得十分精緻、細膩,鄭芝龍對她情有獨鍾。當然鄭也是俊郎魁梧之人,田川氏對他也很傾慕。說來也巧,兩人認識沒多日,從相互傾慕到彼此愛慕,情投意合結為了夫妻,完全稱得上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次年,喜得貴子,鄭芝龍給他取名“福松”。“福”意指福建,“松”即松柏。取名“福松”的緣由是期許兒子不要忘記自己是福建人,將來能像松柏一樣,長壽百年。所以,鄭福松成為了鄭成功的本名。鄭成功出生時有過一段驚險的經歷。

1624年8月27日這天,日本九州的一個海濱上,川田氏和鄭芝龍在陽光明朗的沙灘上散步,幾絲清爽的海風也附和著這對恩愛的夫妻。川田氏在海風掀開的沙灘上正在撿精緻的貝殼,天空驟然飄起黑雲,電閃雷鳴,風雨交加,海浪翻滾,不禁讓人寒顫,一陣狂風雨霎時擾亂了海濱的寧靜。

川田氏突然感覺大肚子疼了起來,意識到自己肯定是分娩了。下了這麼大的雨,想找一個路人幫助幾乎不可能,於是川田氏猶如老太太一般步履蹣跚地走到一塊大石頭旁,鄭芝龍當時心急如焚、焦慮萬分。但他沒料到,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竟然平安地生了下來。

這塊大石頭因此被後人稱為“誕兒石”,記錄了鄭成功傳奇般的問世,當今還在那裡,不過已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蹟。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當時的日本幕府專橫跋扈,肆意破壞華僑,自古以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鄭芝龍因帶頭起義遭難逃往臺灣島,從此,川田氏母親兼父職獨自挑起了撫養鄭成功的重擔。

鄭成功幾歲的時候,川田氏送他去跟一位名師學劍法。父親鄭芝龍在臺灣接受明政府的招安做了官,日益思念妻兒,打算把他們接回臺灣來,但是由於公務繁忙,實屬脫不了身,只好委託第第鄭芝燕赴日本接回妻兒。

鄭芝燕到日本後,日本政府有禁止本國女子出國的規定,鄭芝龍得知訊息後派船隊,攜帶大量禮物與日本政府交涉,日本政府才略微讓步,同意接走鄭成功,但是妻子必須留下。年幼的鄭成功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從此失去了母愛的溫暖。

鄭成功回到祖國後,父親帶他投師求學,希望他以後能中舉,好光宗耀祖。年幼的鄭成功玩心很大,根本不用心學習。一天,父親找來一位看相先生為他算命,對看相的人說:

“我是一個粗人,沒讀過什麼書,很希望這個孩子將來能夠在科舉上成名,為我鄭家爭光,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看相先生卻不以為然,搖了搖頭說:

“令郎是濟世的雄才,豈是科舉中人。”

後來,鄭成功喜歡讀《孫子兵法》、《春秋》一類的書。長大後,學會了使用情報和間諜配合作戰,成為卓越的軍事家,你還別說,這位看相先生的預言真準!

鄭成功年輕時聰明伶俐,喜歡騎馬射箭和武術,文武雙全。15歲時,以出類拔萃的成績考中了福建南安縣學生員,這是他年輕時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當時的一位老師也對鄭芝龍說:

“你這個兒子的將來,絕對不是你能比得上的!”

19歲這年,在父親的安排下,鄭成功娶禮部侍郎董颺先的侄女結了婚,但他並不喜歡,出於父親的考慮,所以沒有拒絕。日復一日,鄭成功看到妻子的賢惠和善解人意,慢慢地從心理上接受了妻子,第二年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鄭經。

生下兒子後,完成了父親的願望和傳宗接代的義務,他打算去六朝古都南京求學,接受更好的教育,完成他的夢想。在南京期間,喜好讀書,把接濟蒼生作為自己的夢想,常與老師錢謙討論治國安邦的大道。

1643年,學有所成的鄭成功回到福建,父親因擁護唐王(後來的隆武帝)在福建登基,被封為平國公,掌握了軍政大權。

1644年,鄭芝龍希望他早日出人頭地,帶他去見隆武帝,隆武帝見了後很喜歡。第二天,出題考鄭成功,見他對答如流,甚是欣慰,於是賜姓朱,名成功,本來從此以後是叫“朱成功”,但是周圍的人喜歡叫他“鄭成功”,所以流傳至今。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才華遇見機遇就好比千里馬遇見伯樂,鄭成功的仕途從此青雲直上,深得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皇帝把江西與福建、浙江與福建的交界處交給這位志存高遠的鄭成功鎮守,期望他力挽狂瀾,收復江西。

明朝末年,國家山河破碎,即便鄭成功很有軍事才能和戰略遠見,也拯救不了明朝的衰落。清兵長驅直入,仙霞關等戰略要地失陷,鄭成功在叔叔的勸說下逃至金門,之後隆武帝罹難,鄭成功悔恨沒有來得及報答皇上的重用,在金門設靈堂隔海祭奠。由此可以看出鄭成功是一位知恩圖報的人。

1646年,父親投靠大清,其部下彷徨於明與清之間。正當大家舉棋不定、群龍無首,鄭家勢力即將分崩離析之際,鄭成功決定重振鄭家勢力,以反清復明的大旗召集部下重組鄭家軍。鄭成功憑藉威望和智謀硬是把隊伍發展壯大至幾千人,出師與清兵交戰,起初打了一些勝仗,攻佔福建的建寧和興化等幾個城市,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

打仗打的是糧餉,自古以來都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重要性,鄭軍當務之急面臨的是解決糧草問題,於是鄭成功利用中日商貿的餘盈暫時緩解了糧草問題。

不久,鄭成功在烈嶼(小金門)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取得初步的成功,雖說戰果不豐碩,但是這一仗使軍隊的威望有所提升。周邊的殘餘和明軍殘部都來依附他,軍隊進一步壯大。

1648年,鄭成功與魯王的軍隊在福州拉開陣勢打了一仗,在店頭山擊潰清軍,趁機佔領同安城。進入城中,首先下令部下不得擾民,欺壓百姓,同時做好政治上的宣傳,爭取百姓能加入自己的隊伍,共同反清。由此可見,鄭成功不但懂軍事,心繫民生,政治上的事也一點不含糊。

不久後,清政府系福建提督趙國祚得知同安城失守,派兵與鄭軍在泉州交鋒,由於鄭軍作戰英勇,清軍很快潰敗,趙國祚手下的一位大將被殺,要不是清軍援兵及時趕到,恐怕趙國祚也難逃一劫。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1653年,鄭軍與清軍交戰,大敗清軍,清政府見證了鄭成功的軍事才能和實力,利用和談來分化鄭成功的實力。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鄭軍雖然打敗清軍,但是自己也元氣大傷,身經百戰的鄭成功看出了清廷的詭計,藉機“虛與委蛇”,養精蓄銳,籌備糧草。

清政府為了乞和鄭成功,力求改善關係,把交戰的責任推卸到地方官身上,但是深知鄭成功不會輕易答應,於是拿鄭成功的父親和親兄弟為“籌碼”,在和談時使詐,最後和談破裂,只能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了。

至1661年,鄭軍打了許多勝仗,但是由於糧草、氣候、部下降清等諸多原因,導致北伐失利,死傷慘重,不得不退守廈門。

退到廈門後,鄭成功打算儘快解決臺灣問題,完成收復臺灣的意願。

鄭成功以澎湖為根據地,切斷荷蘭軍的外援,逐一殲之,1661年,在金門誓師,親率戰船向臺灣海峽進發,次日抵達澎湖。

到達鹿耳門港外之後,先派一隊人馬進入臺江偵查敵情。

當時荷蘭的重要軍事基地是臺灣城、赤嵌城,鄭成功派兵切斷兩者的聯絡,讓其首尾不能呼應,再派一支勁旅登陸北線尾的鹿耳門,以達到牽制荷軍的目的。臺灣的百姓幾十年來受荷軍苦矣!見鄭軍進攻臺灣荷軍,熱情洋溢,力挺鄭軍的登陸,為日後儘快收復臺灣創造了有利條件。

荷蘭殖民者首領揆一分三路進攻臺江、北線尾和赤嵌城的鄭軍,鄭成功即刻調整戰略部署, 命干將王大雄、陳蟒率兵控制鹿耳門海口,以便隨時呼應下一批增援的鄭家軍。命令陳澤率重兵駐紮北線尾,確保側翼的絕對安全,再派一支奇兵監視臺江的動向,徹底阻斷臺灣城與斷赤嵌的聯絡,為日後海陸兩路進攻荷軍做準備。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鄭軍在北線尾迎接正面之敵,再派軍隊採取迂迴戰術,兩面夾擊荷軍。面對來勢兇猛的鄭軍,荷軍束手無策,有的甚至不放一槍便倉皇而逃。荷軍派兵增援赤嵌城,也被鄭軍擊潰,部分荷軍將領投降,赤嵌城光復。

北線尾、赤嵌城相繼被鄭軍控制,下一個目標自然是荷軍的老巢臺灣城,臺灣城是敵軍的指揮和統治樞紐,攻下臺灣城就意味著臺灣島的收復。

但是,臺灣城可是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臺灣城城牆堅固,荷軍完全可以依託固若金湯的城防和先進的武器頑強抵抗。鄭成功也看穿了這一點,強攻不行改智取,於是給守城的敵軍寫信勸降,動搖其軍心,但是敵軍果斷拒絕。鄭成功又使用了致命的一招,切斷敵軍的水源和糧草來源,並且調集大炮猛轟城牆,敵軍坐不住了,企圖出城搶鄭軍的大炮,但是被弓箭手擊退。

雖然敵軍遭到重創,但是畢竟臺灣城防禦體系完善,一時難於攻下,於是鄭成功從長計議,派一部分士兵去開荒自力更生,解決糧草問題,對於敵軍,則採取長期圍困的策略。

由於敵軍的外援被切斷,被困數月後,糧草基本殆盡,士氣低落。揆一派使者到福建,企圖聯合清軍前後夾擊鄭成功,清軍首先答應了揆一的請求,前提是要他出兵幫助攻佔廈門,但是揆一派出的軍隊逃跑了,夾擊鄭成功的計劃泡湯。

鄭成功見時機成熟,轉守為攻,向熱蘭遮城堡發起猛烈攻擊,佔領城堡後,利用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用大炮猛轟臺灣城,很快城牆被撕開了口子,荷軍見形勢不容樂觀,走投無路之下只好選擇和談。揆一會談時表示:

“願罷兵約降,請乞歸國”。

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荷蘭殖民者在臺灣長達三十多年的統治被鄭成功徹底瓦解。

戰事結束後,鄭成功命令士兵開荒種地,鼓勵沿海地區流離失所的百姓來臺灣發展,傳授百姓種植甘蔗,製作食用糖,並遠銷海外,這一舉措吸引了上萬人到臺灣。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鄭成功不僅幫助百姓發展生產,還新辦學堂,振興教育,因此,軍隊實力大增。但是好景不長在,由於在臺灣水土不服、操勞過度等原因,鄭成功於1662年6月23日逝世,年僅39,可謂是英年早逝,壯志未酬!

兒子鄭經成為臺灣的繼承人後,違揹他的意願,公然宣稱:

“臺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

當時康熙年幼,不及10歲,無暇顧及臺灣事宜。康熙成年後,實行寬大政策,力爭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前後幾十次派大員赴臺談判,但是鄭經一意孤行,企圖獨吞臺灣,並打著如意算盤,透過談判達到長期割據臺灣的目的,並認為:

“逆之,則指日加兵,內外受困,豈不危哉!不如暫借招撫為由,俟餘整旅東平再作區處。”

意思是如果拒絕和談,擇日清廷定會加派重兵,到時必然內外受困,那不是危險了!還不如假借和談之機率師進入臺灣再做打算。

調兵進入臺灣(即東平)城後,鄭經當即宣佈拒絕與清廷和談,臺灣不能讓清廷管轄,但是可以向清廷納貢。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清廷看清了鄭經的意圖,於是下令派兵進攻廈門,鄭經戰敗,退守銅山。鄭經領教了清兵的厲害,但是沒有悔改,依然堅持割據臺灣,還表示“雖死不允!”鄭經宣稱臺灣“非清廷版圖”,還說:

“今東寧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今日東寧,版圖之外另闢乾坤,幅員數千裡,糧食數十年,……足以自強。以外國之禮見待,互市通好,息兵安民。”

鄭經的企圖很明顯,就是讓臺灣從大清版圖分離出去,佔為己有,讓大清承認臺灣的獨立,以國外的禮節來待見他,並互派信使,彼此通商,不再交戰。這囂張的態度,與他父親鄭成功的決然不同。

鄭成功當年寫給荷蘭軍統領揆一的勸降信嚴正宣告:

“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據,今餘既來索,則地當歸還,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

鄭成功慷慨激昂,義正言辭地聲明臺灣是中國的領土,長期被貴國佔領,我今天是來要回所有的領地和寶貴物品。

鄭成功曾經還寫過一首《復臺》詩,詩云:

“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使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越王勾踐,另一個是橫田與部下共患難自刎。詩表達的意思是歷盡千辛萬苦才趕走荷蘭殖民者,開發寶島臺灣,要付出十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恢復列祖列宗的基業,一起登島的幾千弟兄,必須團結和睦,即便艱苦跋涉也不能分離臺灣。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換句話說,就是即便身為大明人,也要恢復先輩的基業,絕不能把臺灣分離出去。

1680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亂後騰出時間攻佔了廈門,鄭經沒有去路後敗退臺灣,在臺灣發展農業,寓兵於農,採納部下意見發展教育,教習武藝,在一段時間裡:

“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

不得不承認,鄭經對臺灣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功勞。後期鄭經萎靡不振,鄭軍發生內鬥,他的兒子鄭克臧、鄭克塽先後成為繼承人,鄭克臧倒是頗有才幹,但是鄭克塽偏聽馮錫範、劉國軒的建議,這也是之後導致被清軍攻破的原因之一。

1683年,施琅率領兩萬餘人,大小戰船共計500餘艘,從福建出發進攻臺灣的澎湖,向鄭軍發起猛攻,首戰告捷。鄭軍大小首領被殺或被俘百餘人,士兵也有上千人投降,軍事力量基本被完全摧毀。

鄭成功操勞逝世,其子覬覦臺灣,康熙招撫,鄭經叫囂拒絕和談

見鄭軍大勢已去,劉國軒等人紛紛贊同投降清軍。施琅也很有軍事才能,看清鄭軍已沒有實力與清廷分庭抗禮,於是釋出《諭臺灣安民告示》安撫民心,擾亂鄭氏軍心,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很快,鄭軍不攻自破,清軍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念及鄭氏開發臺灣的功勞,馮錫範、劉國軒、鄭克臧、鄭克塽和其他鄭氏人員都給予了妥善的安排。

鄭經雖然曾經企圖分離臺灣,但是對臺灣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鄭成功身為明朝人,與清軍交戰十幾年,打過勝仗無數,可以說清軍拿他沒有什麼辦法,直到收復臺灣後積勞成疾去世都沒有歸順清廷,對明朝忠心耿耿。縱使一直反清復明,但是一直堅守臺灣是中國的立場,收復臺灣後大力發展生產,兢兢業業。鄭成功不愧是我大中華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