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多諾萬-米切爾是近幾年最讓人驚喜的新星之一,新秀年就帶隊殺進季後賽第二輪,上賽季雖然首輪被掘金1:3逆轉,但頻頻的高分表演也讓這輪對決成為上賽季最緊張刺激的系列賽之一。與利拉德類似,米切爾從新秀賽季開始的驚豔讓他早早受到adidas的垂青,在第二年就推出了簽名鞋D。O。N。 Issue系列,初代的實戰表現還相當不俗(天命不凡!adidas D。O。N。 Issue #1 實戰測評)。雖然兵敗奧蘭多,但D。O。N。 Issue #2無疑是上賽季季後賽首輪最亮眼的戰靴之一,今天,四維就為大家帶來D。O。N。 Issue #2的測評翻譯。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本文非“四維鞋評”原創,版權歸Nightwing2303所有,但為“四維鞋評”翻譯,如需轉載請註明翻譯出處。

原文來自:https://weartesters。com/adidas-don-issue-2-performance-review/

*四維在翻譯時有語句微調,但不影響作者本意的表達;本文圖片全部來自Weartesters。com,“四維鞋評”僅作轉發分享之用。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抓地

D。O。N。 Issue #2的室內抓地是無敵的,這與我在上一代中的中庸體驗完全不同。D。O。N。 Issue #2的外底抓地持續性很強,且不太需要刻意的擦拭。如果你生怕遇到什麼糟糕的室內場地,帶上一雙D。O。N。 Issue #2總不會錯的。然鵝!這雙鞋在外場就沒有內場那麼給力了,它們不知為何就是沒有在室內這麼能吸附場地了。這對我來說倒是新鮮事了,通常在內場抓地強勁的鞋在外場只會表現得更好。是的,通常球鞋的耐久在外場會降低得更快,但更為粗糙的地面按理說會讓抓地更佳。D。O。N。 Issue #2在外場的抓地並不差,但它顯然是一雙我更傾向於在內場使用的球鞋。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緩震

Bounce迴歸了,而它的感受並沒有第一代那麼明顯。當這雙鞋開始磨合後,你能感受到足底不錯的減震保護,但Bounce通常提供的那種軟而彈的腳感並沒有出現在D。O。N。 Issue #2上。這雙鞋的中底結構和adidas的老天足異曲同工,我認為這也是腳感上沒有做到驚豔的原因,因為天足非常倚仗靈活性和場地感,而減震感往往會與這兩者產生衝突。如果你很重視靈活性和場地感,但又不想犧牲太多減震保護,你可以將D。O。N。 Issue #2視為adidas的Kyrie系列:以夠用的減震保護輔佐優秀的場地感和靈活度。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材料

大量的複合織物和一些人造革覆蓋層,時下實戰鞋的標配,沒啥稱得上牛逼的,但也沒啥可以拎出來黑的。該有的都有,該起的作用也都在起,至少對於實戰而言沒什麼毛病。我會更偏向於加入高階材料嗎?或許吧。D。O。N。 Issue #2的整體設計就不是那種會讓我想日常穿著的鞋型,因此雖然加入一些高階材料會很好,但沒有的話倒也無傷大雅。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包裹

標準碼,不偏碼,但屬於偏緊的那一類,尤其在前掌的鞋舌根部,寬腳黨可能需要買大半碼或者直接放棄。由於包裹很緊緻,整雙鞋的鎖定也是很不錯,但你得確保繫到最高的鞋帶孔,否則你會在運動中遇到些許的後跟滑動問題。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支撐

所有你所期望的都在這兒了,歐,還有些額外的。中足支撐非常棒,後跟支撐同樣如此,你的腳被置於中底之內(而非之上),該包覆效果讓你在橫向移動中得到更好的平衡。此外,這雙鞋的底盤算得上又平又寬,這也讓前後掌過渡變得更加穩定。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總結

D。O。N。 Issue #2對我來說是個驚喜,我不會考慮在室外主打,但它絕對算得上靠譜的內場選項。抓地和包裹都很棒,中底緩震沒有Bounce一貫的感官體驗,但考慮到天足系統的靈活度,犧牲些許腳感倒也無妨。D。O。N。 Issue #2的價格是100美元,而它的價效比在這個發售價區間已經很不錯了。你不用花一大筆錢,同時也不會犧牲太多實戰屬性。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

“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

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

瞭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

新生代的旗幟!adidas D.O.N. Issue #2 實戰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