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解讀“刻意練習”。

精細化解讀“刻意練習”。

怎樣成為某一領域的頂尖高手?

科學證明,唯一的練習方法,就是“刻意練習”。

精細化解讀“刻意練習”。

首次提出刻意練習這個概念的是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

強調練習的同時絕對不能否定天賦的重要性。對體育和音樂之類的專案來說,沒有天賦可能再怎麼練也沒用。

也許一個人最後的成就,不是練習加天賦,而是練習乘以天賦,一項是零最後結果就是零。

真正的關鍵根本就不是訓練時間的長短,而是訓練的方法。

01.只在“學習區”練習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巢狀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

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也就是說在“學習區”練習才有用。

在舒適區做事,叫生活;在學習區做事,才叫練習。

02.掌握訓練的套路

當一個運動員進行“基礎訓練”,或者一個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時候,他到底練的是什麼,學的又是什麼呢?

學習行業的套路,即基礎知識結構。

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絕非零散的資訊和隨意的動作,它們大多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程式設計用的固定演算法,這些都是套路。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兩種記憶力:“短期工作記憶”和“長期工作記憶”。

短期工作記憶有點類似於電腦的記憶體,是指人腦在同一時刻能夠處理的事情的個數——一般來說,我們只能同時應付四件事情,多了就不行了。

長期工作記憶儲存了我們的知識和技能。它有點類似於電腦的硬碟,但比硬碟高階得多。

人的技能,取決於這兩種工作記憶。專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記憶,去調動自己幾乎無限的長期工作記憶。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大腦中建立長期工作記憶的過程。

用什麼方法才能迅速地把技能套路“長”在身上呢?關鍵在於兩點:

· 必須進行大量的重複訓練。

· 訓練必須有高度的針對性。

對練習來說,你想要學什麼就應該練什麼,功夫就在功夫上。我們追求的就是把這個特殊技能的特殊神經網路“長”在大腦之中,別的都不必管。

03.隨時獲得反饋

你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你的看法,很可能會非常不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需要一個旁觀者來指出我們自己注意不到的錯誤。

在刻意練習中沒有“寓教於樂”這個概念。

我們生活在一個試圖把一切東西都娛樂化的時代,我們希望看個電影,看個紀錄片不僅能欣賞藝術的魅力,同時還能學到知識,甚至還企圖透過看電視劇學到一些做人做事,經商投資的經驗。

很遺憾,電影和電視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引導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因為任何不能給你帶來即時反饋的學習,都是偽學習。

寫在最後

現代商務活動異常頻繁,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接觸很多行業,需要在一個新的領域快速入門和進階,這就要求我們學習即要快又要精。

刻意練習,就是持續的做自己不會做的事,掌握行業的基礎知識結構,做即時反饋的練習,其他的練習都是虛頭巴腦,用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