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局者”海底撈!

作者 | 劉靜  王力緯

供稿公司|北京先行營銷諮詢有限公司(簡稱先行營銷),1994年由知名營銷策劃人孫先紅創立。26年的行業發展,積累多個經典案例, 從早期蒙牛、小肥羊、蒙草抗旱,到近期的萬傑智慧、紅星美羚、科拓恆通、順心餐飲等,他們聚焦差異化戰略研究,為社會創造108萬倍的財富增值,成為企業 倍速成長的助推力量。

炸醬麵9。9元,回鍋肉拌麵15元,甜品2-4元,小菜5元,奶茶5-13元,還提供免費的醬料、小鹹菜、直飲水和熱湯……

“拿了好幾樣,算下來才不到20塊錢,真划算”,一位十八汆(cuān)的食客說。

近期,海底撈旗下十八汆麵館引起業界關注。其實,早在2019年5月,海底撈旗下快餐店十八汆麵館便已成立,主打“好吃不貴”。11月正式營業,目前全國僅有一家店,仍處於打磨期。就北京市來說,十八汆的價位在快餐中具備一定競爭力。

“攪局者”海底撈!

(北京街邊煎餅果子店價格單/711便利店中最便宜的一款面9。9元/社群底商夫妻粉面館的選單)

這不是海底撈第一次進軍快餐,實際上包括海底撈在內的餐飲龍頭們,一直想啃下快餐這塊香餑餑。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近期就公開表示,“西貝未來的增長第二曲線肯定是快餐”。執迷快餐的西貝連續嘗試了5年,跌了5次跟頭,今年依然矢志不移,屢敗屢戰。

海底撈的試水比西貝晚了4年。

快餐行業早已熱鬧非凡,而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十八汆,背後”攪局” 快餐的邏輯是什麼?到底能不能在快餐行業掀起更大的波瀾?

一、靠快餐二次增長?

長期以來,海底撈營收增長主要依靠門店數量的增加。

2019年開始,海底撈瘋狂開店,全年新開業門店達到308家,門店總數從2018年末的466家增至2019年末的768家,門店數量接近翻倍。

門店數量急速增長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單店的營收在降低。

“攪局者”海底撈!

(資料來自:海底撈招股書和財報)

2019年,海底撈開啟瘋狂開店模式後,銷售額和翻檯率首次出現下滑。根據2019年報資料,海底撈一線城市同店銷售收入增速由2018年的11。7%下降到2019年的 3。3%;二線城市銷售收入增速由2018年的4。3%下降到了2019年的1。9%。

“攪局者”海底撈!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此外,翻檯率也首次出現了下降。2016-2018年,海底撈的翻檯率分別為4。5次/天、5。0次/天、5。0次/天,而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的翻檯率則為4。8次/天。不僅如此,新開餐廳的翻檯率降幅更大,從2017年的4。6次大幅下降至目前的3。9次。

海底撈麵臨的問題是,想要透過單一的火鍋品類延續此前的高速增長,已變得困難重重。

與其他多元化的餐飲品牌不同,海底撈的餐飲品牌始終比較單一。外婆家旗下有爐魚、鍋小二、UNCLE 5 等 16 個品牌,九毛九也推出了太二酸菜魚、2顆雞蛋煎餅等4個不同品類的子品牌,而海底撈卻幾十年如一日的集中發力火鍋品類。

在品牌的成長期,集中式戰略能有利於集中精力在一點上打深打透,建立穩固的競爭壁壘,海底撈今日的成績也得益於此。但當行業和品牌發展到一定程度,單一品牌就意味著不確定風險逐漸增加。

依靠開店來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的情況下,以自身優勢為中心的多元化佈局,成了海底撈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

進入快餐行業是海底撈可選的方向之一。快餐行業憑著高頻和剛需,進入門檻低、複製速度快,易於規模化的特點,已經成為餐飲行業的主導品類。

根據《2019中國快餐產業大資料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快餐門店數在餐飲行業中的佔比達到49。2%,幾乎佔據整個餐飲行業的半壁江山。其中,中式快餐門店連鎖率為55。1%,與西式快餐的78%相比還有不少距離。

2019年以來,海底撈加快了多元化戰略嘗試。十八汆專案成立兩個月前,海底撈收購了優鼎優餐飲的全部股份,通過後者旗下的“U鼎冒菜”品牌,正式切入快餐品類。2019年11月,海底撈又擬收購“漢舍中國菜”和“Hao Noodle”,以此分別進入高中端中式正餐和麵食快餐品類。

十八汆麵館正式營業當月,恰為海底撈收購“Hao Noodle”之時,當時對外透露的是:麵館的目標業務能夠為海底撈集團業務提供協同效應,並符合海底撈集團的戰略方向及發展計劃。

此外,早在2017年海底撈便入局餐飲零售賽道,推出自熱小火鍋。今年更是動作頻頻,一是增設了沖泡米飯和方面酸辣粉;二是,今年3月份上新了“開飯了”方便菜,拓展到餐飲半成品領域。

二、中式快餐難題

中式快餐市場空間很大,但機會之中危機四伏。

首當其衝的就是中餐標準化問題。因為中式快餐存在烹飪方法複雜、後端供應鏈、管理跟不上等問題,導致其規模化、品質及成本之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也因此,中式快餐品牌難以走出規模化、區域化發展的困境,曾一度陷入發展停滯的真功夫,長期盤踞區域發展的老鄉雞、鄉村基就是例子。

十八汆切入的中低端快餐市場,問題更多。得益於價格低廉、方便快捷的優勢,以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麵“三巨頭”為首的中低端快餐品類,遍佈中國的大街小巷。

中式快餐業態長期處於有品類,無品牌的狀況。且大多數為夫妻經營的小店,管理困難、市場混亂,無服務,無環境,食品安全問題也難以保證。整個市場雜亂無章,缺乏正規軍。

“攪局者”海底撈!

十八汆門店)

市場空間廣大,卻沒有人把它做的更好。這也是有著供應鏈、品牌、管理優勢的海底撈等餐飲巨頭們看中這個行業的原因。

海底撈此時看好快餐賽道,顯然是基於對供應鏈支撐能力,多業務單元協同增效,整個戰略佈局的全方位思考。

十八汆的誕生可以說是被海底撈供應鏈能力“倒逼”出來的。

從競爭戰略的角度看,產業鏈的一體化和各經營要素之間的關聯,最容易產生成本優勢。作為海底撈的全資子公司,十八汆的所有食材均來自海底撈旗下的“蜀海供應鏈”,蜀海是海底撈旗下最有名的供應鏈公司。

行業內都知道,海底撈的餐飲外表下,其實是個強大的餐飲供應鏈帝國。它從原材料供應、調味品、中央廚房、冷鏈運輸、人員管理、店面裝修、資訊科技均有涉獵,打通了火鍋餐飲品類的全產業鏈。

“攪局者”海底撈!

(海底撈的供應鏈帝國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這些供應鏈公司,不僅向海底撈及旗下品牌提供服務,同時還對外開放,為其他餐飲公司提供對口業務。

這些供應鏈在為不同餐飲品類提供品質、高效的解決方案的同時,也為海底撈今後的品類延伸打下了堅實基礎。比如在蜀海供應鏈公司服務的客戶裡,不乏快餐甚至是與十八汆直接相關的麵食快餐品牌,還為711便利店生產便當,涉足便利店餐飲的後端加工。

“攪局者”海底撈!

(蜀海供應鏈部分客戶 圖片來源:蜀海供應鏈官網)

在這樣龐大的產業鏈支撐之下,海底撈的餐飲子品牌基本能實現“自家菜,自己吃”,大大壓縮了經營成本,還能實現全產業鏈可控,保證安全和品質。

其次,業務單元之間的關聯,實現了成本的第二次壓縮。所謂關聯,就是一方的經驗、團隊、管理、營銷等業務可以與另一方共享,從而降低在時間、效率、資金等方面的成本。

不過,快餐和火鍋本身是兩個不同的物種,海底撈此次推出新品牌如此低調處理,大機率也是對這個“半成品”十八汆的未來存有疑慮。

三、快餐新手海底撈

快餐和正餐/火鍋,同為餐飲卻有著不同的邏輯,已經被封神的海底撈入局快餐,既有自己的優勢,但作為新手也有很大的困難。對於張勇來說,就像是二次創業,即使是經營餐飲行業多年,海底撈在快餐經營上還是新手,也有很多課要補。

有媒體探店時發現,午餐高峰時間段存在就餐桌位不滿,但點餐環節卻排長隊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汆採用的了在餐飲行業較高程度的自動化,除了顧客自助就餐外,十八汆的煮麵也採用了機器,這和海底撈此前推出的智慧無人餐廳類似。

與火鍋相比快餐毛利較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整體效率至關重要,這與海底撈此前的高服務溢價截然不同。海底撈顯然是想透過減少人力來降低成本。

但是餐飲行業的自動化普及並非一蹴而就,過早地加大自動化比例反而容易受到“先行者詛咒”。

海底撈深耕餐飲行業30多年,在行業內外有著很深的積累。當這些積累與其他延伸品牌產生關聯時,就能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壓縮海底撈及其延伸品牌的經營成本。

比如在管理經驗,門店資源,營銷方法,廣告渠道,甚至某些團隊等方面實現關聯,子品牌就能獲取到更佳的商鋪位置,減少廣告、營銷、管理的試錯成本,提高團隊反應速度等,壓縮了無形和有形雙方面的成本。

經驗有時候也會形成路徑依賴,變成包袱。海底撈以服務見長的“海派模式”如何移植到快餐上是一個問題。

十八汆麵館上就能看到海底撈模式的影子。十八汆門口時常能碰到熱情的服務員,對著進出的顧客打招呼,“歡迎光臨,期待您下次光臨”,但往往話音未落,急著上班的顧客已奪門而出。

西貝一直被詬病沒有做快餐的基因,海底撈同樣沒有。海底撈的服務文化,在中低端的快餐市場真的適用嗎?還要打一個問號。如何運用好海派模式,又不至於“水土不服”是個不小的挑戰。

供應鏈上,快餐與火鍋雖有相交,本質上卻屬於兩個體系。

從流程上來說,快餐增加了半成品加工的環節,這裡面涉及到新調味料的採購,烹飪環節的增加,新口味、產品研發、倉儲、運輸等環節的新改變。食材上,二者也有很多區別。供應鏈每增加一點,都是上中下游全流程的更新,任務龐大。

低成本經營的重點是利用規模經濟和絕對的成本優勢獲得利潤。十八汆的模式能不能複製,規模化後能不能突破中式快餐的規模化困境,現在的客單價能否保證未來的盈利預期,這對剛起步的十八汆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撈模式直接套用在快餐上可能行不通,且有先例可循。

曾經人們對同樣具備海底撈基因的U鼎定冒菜寄予過厚望,2014年海底撈聯合創始人施永宏及妻子李海燕入股後,U鼎與海底撈在供應鏈、管理模式等方面高度共享,2019年由海底撈全資收購後更是如此。

但實質其銷售額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連年下滑,甚至虧損嚴重,至今也不見有多大起色。

時下,十八汆營業剛滿半年,在火鍋品類叱吒風雲的海底撈,到了快餐界還是個新手。

十八汆未來到底是攪局還是敗局尚待時日檢驗,一切都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