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風議,見禮於世。#糜竺,簡雍,孫乾#三國人物篇

糜竺字子仲,東海郡朐縣人。

孫乾字公祐,北海郡人。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

這三個人,可以說,都是劉備的股肱之臣。陳壽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評價:

雍容風議,見禮於世。

翻開《三國志》,可以發現,糜竺、簡雍和孫乾被列為一傳,即《許麋孫簡伊秦傳》,但可惜的是,他們的傳記都是被一筆帶過,三人傳記的字數之和,都沒有與他們同一傳的許靖一人多。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隨主周旋的一生就可以這樣被一筆帶過。

雍容風議,見禮於世。#糜竺,簡雍,孫乾#三國人物篇

糜竺自祖上便是商人,所以家中很有錢財。本來是作為陶謙的別駕從事,後來因為陶謙病死,糜竺便按陶謙遺囑奉劉備為徐州之主。

      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後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後來,劉備被呂布奪了徐州,妻子和女兒被呂布俘虜,劉備軍隊潰散,屯軍在廣陵郡海西縣,困頓至極。此時糜竺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決定,他將自己的妹妹獻給劉備做夫人,同時獻上二千奴僕,以及許多金銀財產助劉備作軍需費用。

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憑藉糜竺的資助,劉備得以重新振作,而這份恩情,劉備也一直銘記了二十三年。

後來曹操誇讚了糜竺,並想讓他當嬴郡太守,但是糜竺放棄了這份官職,並決定跟隨劉備。

曹公集載公表曰:“泰山郡界廣遠,舊多輕悍,權時之宜,可分五縣為嬴郡,揀選清廉以為守將。偏將軍麋竺,素履忠貞,文武昭烈,請以竺領嬴郡太守,撫慰吏民。”

在當時,徐州的世家都以家族利益為先,即使是非常看好劉備的陳登都不曾隨劉備周旋,只有糜竺做出了這個決定,他離開了世代生活的家鄉,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跟隨劉備。

有些決定,一但做出了,便不能輕易反悔了,但此時君臣相知,即使路途困頓無比,也會披荊斬棘,抵達終點。

就這樣,二十三年後,糜竺終於看到劉備建立了自己的基業,當年的困頓之苦早已不復存在,但他卻也不能陪劉備走到最後了。

建安二十四年,糜芳叛國投降孫權,導致關羽敗亡。於是糜竺將自己反綁來向劉備請罪,劉備反而勸慰他,兄弟犯罪不與他相關,仍像過去一樣對待他。

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而私好攜貳,叛迎孫權,羽因覆敗。竺面縛請罪,先主慰諭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但糜竺仍對此事掛懷,不久後,糜竺因慚愧恚恨發病,一年多後死去。

竺慚恚發病,歲餘卒。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糜竺不擅長政治謀略,所以劉備總是以上賓之禮對他,且從不讓他統率軍隊。劉備對糜竺賞賜豐厚,倍加寵信,即使是諸葛亮也不能與他相比。

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竺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長。是以待之以上賓之禮,未嘗有所統御。然賞賜優寵,無與為比。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此外,《搜神記》中有關於糜竺的一段記載,可當趣聞,但不可信:

竺嘗從洛歸,未達家數十里,路傍見一婦人,從竺求寄載。行可數里,婦謝去,謂竺曰:“我天使也,當往燒東海麋竺家,感君見載,故以相語。”竺因私請之,婦曰:“不可得不燒。如此,君可馳去,我當緩行,日中火當發。”竺乃還家,遽出財物,日中而火大發。

雍容風議,見禮於世。#糜竺,簡雍,孫乾#三國人物篇

簡雍是幽州涿郡人,和劉備是同鄉,所以他們年少時便相識。簡雍本來不姓簡,而是姓耿,但是幽州人會把耿說成簡,於是簡雍索性將姓改成了簡。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也。少與先主有舊,隨從周旋。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為簡,遂隨音變之。

從這件事,便可以看出,簡雍的性格,是十分灑脫且不拘一格的,陳壽在《三國志》上有對簡雍行為的一段描寫:

優遊風議,性簡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自縱適;諸葛亮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

簡雍自劉備平定黃巾之亂時便一直隨從周旋,所以即使是坐在劉備面前,簡雍也不會拘束自己的性格,而劉備也能縱容簡雍,不會刻意約束他。

簡雍經常作為劉備的說客,往來奔走,最大的功勞便是說服劉璋投降,為劉備取得益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劉備給簡雍的待遇,也是眾人之中最高的,僅次於糜竺。

先主入益州,劉璋見雍,甚愛之。後先主圍成都,遣雍往說璋,璋遂與雍同輿而載,出城歸命。先主拜雍為昭德將軍。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除此之外,《三國志》上還記載了簡雍與劉備的一則趣事:

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雍與先主遊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

簡雍的滑稽(能言善辯),大概都像這樣。

雍容風議,見禮於世。#糜竺,簡雍,孫乾#三國人物篇

孫乾出身於普通家庭,但是當時大儒鄭玄講學不論出身,因此孫乾有幸跟隨學習。後來劉備領徐州牧時,鄭玄向州里推薦孫乾,於是劉備便辟孫乾為從事。

鄭玄傳雲:玄薦乾於州。乾被辟命,玄所舉也。

先主領徐州,闢為從事,後隨從周旋。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僅因一從事之恩,從此孫乾便開始跟隨劉備周旋,不離不棄,每次劉備重大的外交事件,都要交給孫乾,無論是結盟袁紹,還是出使劉表,所做的事情都讓劉備十分滿意。

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結袁紹,將適荊州,乾又與麋竺俱使劉表,皆如意指。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在糜竺,孫乾,簡雍三人中,孫乾應該是唯一一位正兒八經科班出身的人(跟隨鄭玄學習過),但關於他的記載反而是最少的。

具體的原因不清楚,但大概是因為孫乾既沒有像簡雍那般突出的個性,也不能像糜竺那樣於劉備危難之際雪中送炭。

但劉表卻十分看重孫乾,《三國志》載:

後表與袁尚書,說其兄弟分爭之變,曰:“每與劉左將軍、孫公佑共論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其見重如此。

孫乾能與劉表,劉備共同議論世事,可見一斑。

劉備定益州後,給孫乾的待遇,與簡雍相同,僅次於糜竺。

先主定益州,乾自從事中郎為秉忠將軍,見禮次麋竺,與簡雍同等。 ——《三國志·許麋孫簡伊秦傳》

縱觀糜竺,簡雍,孫乾三人的一生,他們既沒有張良的謀略,也沒有蕭何的內政,但他們的忠心卻是有目共睹。簡雍自少年為劉備奔走,一直至死,未曾離棄;糜竺於劉備危難時散盡家財,背井離鄉相隨;孫乾每於劉備轉折之際,都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因此三人都“

見禮於世

”。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或許是他們三人與劉備關係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