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文/成長新視點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亂世,家境貧寒,投靠軍旅謀生,在後周太祖朱溫帳下從軍,因勇武善戰而多次被賦予重任,逐漸成為後周的一員大將。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當時,正值五代十國後期,中原大地,並立著十幾個小國家,互相之間為爭奪地盤,勾心鬥角,互相討伐,搞得民不聊生。

一、陳橋驛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創大宋王朝,一切都是早有預謀。

顯德元年正月壬辰,周太祖朱溫駕崩,義子晉王柴榮按遺命在柩前即皇帝位,為周世宗。可惜,在後周顯德六年,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不久,柴榮病死,只有七歲的長子柴宗訓繼位,範質、王溥和魏仁浦為相國,執掌朝政。這時的皇帝年幼,朝廷對權力掌控不足,國內政治極為不穩,外部又面臨敵國滋擾,隨時有爆發危機的可能。

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邊境的訊息。主政的符太后毫無主見,聽說此事,不知該如何處理,最後問計於宰相範質。範質心想能夠對抗外部侵略的大將,只有趙匡胤才能勝任。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當命令傳給趙匡胤時,不料他卻藉口兵少將寡,沒有能力出戰。無奈之下,範質只得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可以調動全國兵馬。

正月初三,趙匡胤剛統領大軍離開京城開封,來到陳橋驛時。東京城內就傳出了“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的謠言,民眾紛紛傳送。文武百官,也不知所措,朝廷內亂做一團。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當晚,在趙匡胤提前預謀安排之下,他的弟弟趙光義和親信趙普帶領一般人,拿著早就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假裝喝醉酒的趙匡胤身上,率領全體將士擁立他當皇帝。

正月初四,趙匡胤也不去邊境禦敵了,直接領兵打道返回京都開封,他的好兄弟禁軍統領石守信、王申琦也早早開啟城門迎接。逼迫後周恭帝退位,改國號為宋,為此兵不血刃地完成了一場開國行動。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在趙匡胤登基以後,原來傳說遼國入侵的事情,據說已經自行退兵而去。

二、燭影斧聲,太祖駕崩,太宗繼位,不是天意也是天意。

宋開寶九年(976年)晚上,宋太祖生病,宋皇后讓太監王繼恩招皇四子趙德芳進宮議事。而王繼恩卻被把訊息傳給了晉王趙光義。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趙光義未奉詔直接進入了太祖寢宮,並屏退了左右宮人,外面的人遠遠地看到燭光下的趙光義時而離席,有躲避的狀態,又聽見宋太祖柱斧戳地大聲說:“好為之”。

當時,宋皇后見到來的不是趙德芳,而是趙光義,知道事情已無法挽回,宋皇后只得開口稱呼趙光義為“官家”。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當晚,宋太祖駕崩,時年49歲。第二天,在太祖靈前,趙光義宣佈繼承皇位,稱為宋太宗。

趙光義繼位後,傳出了“金匱之盟”的說法,意思是當年宋太祖母親杜太后在世的時候,兩兄弟去拜見母親,共同商定為了穩定趙家的大宋王朝江山,不再重蹈五代十國被武裝政變的覆轍,定下了“兄終弟及”的盟約。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兄終弟及的意思,就是趙匡胤死後,由老二趙光義繼位,趙光義死後由老三趙光美繼位。

可是,這種盟約存在的可信度並不太高,因為當時趙光義繼位的時候,並沒有拿出來。而是在幾年之後,才由復出的趙普拿了出來,真相讓人不得不產生很多疑問。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因為,趙普曾經反對過封趙光義為晉王,而後辭職。當趙光義當了皇帝后,又被重新啟用,箇中原因的確撲朔迷離。

假如,真的有金匱之盟,趙光義當了皇帝之後,就不應該陰謀地先後害死了趙得昭、趙德芳、趙光美,從而皇帝都由他的子孫傳承。從這個角度分析,不由得人不懷疑金匱之盟的存在真假。

三、趙匡胤為何不傳位給兒子,是什麼問題。

按照,歷代皇朝繼承人的傳承規矩,皇帝死後,在沒有立太子的時候,應該皇長子繼位才對。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拋開陰謀論不談,趙匡胤臨死為什麼不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而傳給趙光義,這背後究竟有幾個問題,需要剖析。

1、未立太子之謎。宋朝開國之後,趙匡胤在位16年直到駕崩時,始終都沒有立太子。而在他死的時候,在長子早亡的情況下,次子趙得昭已26歲,四子趙德芳為17歲,二人也已成年,並得到了一定時期的歷練。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趙匡胤的心中,應該是早有立太子考慮,遲遲沒有立太子,原因有幾點。

一是天下未定,趙得昭年齡雖比趙德芳大,可資質和能力偏弱,不足以繼承皇位;二是考慮到自己還年輕,身體還好,想等到統一之後穩定政局,再選一個立為太子,也還不遲。

他只考慮統一國家的事情,只認為自己的身體還好,還比較年輕,但是未曾料到,連年參加戰爭導致身體內耗嚴重。加上戰爭造成的創傷,不會痊癒和根除帶來的身體隱患,進而較早地駕崩。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在宋太祖駕崩的時候,趙德昭和趙德芳兩兄弟,卻只是掛名的節度使和防禦使,不僅沒有實權,而且從未參與過國家政務。

可見,趙匡胤對兩個兒子的培養,根本就沒有上心,甚至是缺乏應該有的安排和歷練。在這方面的問題,說明趙匡胤受到五代王朝頻繁更替的影響極其重大,也許在他的心中,兩個兒子都不是行伍出身,一旦作為接班人培養,反而不利於政局穩定。

2、重用趙光義之謎。973年,也就是在杜太后去世後的一年,趙光義即被封為“晉王”,擔任開封府尹。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在五代以來,親王身份加京師府尹,一直是皇儲的標配。這也讓人不得不猜測,趙匡胤的想法中,的確有讓自己弟弟趙光義繼位的可能性。

畢竟,五代時期皇朝變更頻繁,個個都是武將翻盤,自己更加是這樣的狀況。宋太祖對他建立的大宋王朝,也不得不擔心有朝一日被手下武將顛覆的情況。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所以,他很早的時候,就玩了個杯酒釋兵權的遊戲,把石守信等大將,全部奪去了兵權。

重用趙光義的事情,核心還是出於穩定政權的考慮,趙光義跟著他很多年,在軍中、朝中有很高的威望,為人能力也很強。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萬一,自己不幸駕崩,趙光義也能夠穩住局勢,不至於江山易姓,至少大宋王朝還是姓趙的人家的。

結語。

宋太祖趙匡胤所處的歷史背景特殊,武裝顛覆朝廷成了家常便飯,他沒有立太子,主要是想統一之後,穩定政局再做這件大事。從杯酒釋兵權,是可以看出他的考慮。

宋史揭秘,趙匡胤為什麼不傳位自己的兒子,背後是什麼原因

假如,他在統一大業基本完成時,是不可能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的,這不符合人的正常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