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思翰:力主裁撤三藩,深得康熙信賴,最終成就大清第一大家族

1673年三月,康熙指著案桌上三份摺子對底下的官員說道:“此前耿精忠上書請求告老還鄉,現吳三桂和尚可喜又上書附和請求撤藩,你們有何看法?”康熙的話一時間引發了底下眾官員的議論,康熙見了,神色更加猶豫。

耿精忠、吳三桂、尚可喜這三個異性藩王自清朝入關以來,一路充當急先鋒,為清朝入關出了大力,後被分別封在福建、廣東、雲南三地鎮守,到了康熙這已經有了自己深厚的根基。此時三藩上書請求撤藩,朝臣們心裡都清楚,那就是做個樣子罷了。所以,大臣們爭論雖激烈,但基本都不主張撤藩,或者保留實力強勁的吳三桂。

米思翰:力主裁撤三藩,深得康熙信賴,最終成就大清第一大家族

就在大臣們爭論不休時,戶部尚書米思翰走了出來,對康熙說道:“皇上,三藩各鎮一方,軍費用度巨大,理應裁撤!至於說財政不足,身為戶部尚書,臣敢保證,只要排程得當,足以支援十年戰事。”康熙本就有意裁撤三藩,只是自己親政時日尚短而三藩勢力已久才有了猶豫。此時米思翰的話就像定心丸,讓康熙徹底堅定裁撤三藩的決定,立馬下旨同意三藩的請求,並讓戶部和兵部做好戰爭的準備。

米思翰,即富察·米思翰,是康熙前期知名的朝臣。這位康熙前期的親信大臣出生於滿清八大姓之首的沙濟富察氏,他的曾祖父旺吉砮在清太祖弩爾哈齊起兵時率部眾歸附,因此被授為牛錄額真。旺吉砮死後,他的兒子哈什屯繼承了他的爵位併兼管牛錄,也因此成了皇太極的親信,沙濟富察氏也有了滿清一等家族的徵召。

哈什屯死後,作為長子,米思翰繼承了父親哈什屯的爵位,同時還被授為內務府總管之職,沙濟富察氏也因為米思翰的上位正式進入興旺的快車道!

1667年,擔任內務府總管多年的米思翰因為為官清正被康熙提為禮部尚書。兩年後,這位辦事得力的禮部尚書再次得到提拔,被任命為掌管天下財政的戶部侍郎,可見康熙對米思翰的重用和信任。當然,米思翰自己也是有才能的,這一點從他一上任就收天下賦稅歸戶部管轄就可看出。

米思翰:力主裁撤三藩,深得康熙信賴,最終成就大清第一大家族

在米思翰任戶部尚書之前,大清各地的稅賦等都是就近存放於各地藩庫,調撥職權歸各地布政使所有,這也導致錢糧稅賦或被貪汙或爛在地方藩庫,而中央卻無錢糧可調!於是,米思翰一上任便上書給康熙,請求梳理財賦收歸國庫統一排程。這一建議得到康熙許可,至此大清天下稅賦歸戶部排程,可見米思翰自身有傑出的政治能力,才讓康熙重用的。

到了1673年討論三藩裁撤之時,身為戶部尚書的米思翰再一次展現出他優於常人的政治眼光和大局觀,在大部分人主張保留三藩的情況下站出來,力請康熙撤藩,這才堅定了康熙撤藩的決心!

康熙決定撤藩後,針對出兵問題又出現了不同意見,一些人覺得就近調集綠營兵作戰就好。這時,米思翰秘密找到康熙說:“綠營兵弱,不足以抵抗三藩,臣覺得應該以八旗勁旅為主力,並以王公貝勒為統將,才是最好的!”

米思翰的話再次讓康熙心情舒暢,他笑著對米思翰說:“你同朕想到一塊去了,就照你說的辦!”隨即下詔,以八旗勁旅為主力,並以王公貝勒為統帥。三藩起兵之初勢力強勁,要不是米思翰兩次進言堅定了康熙的想法並及時行動,那康熙平三藩或許同時更久。因此,康熙更加信任米思翰,並封其太子太保銜。

米思翰對康熙的堅決擁護加上其才能本可能讓他同家族走上巔峰,但可惜的是,在裁撤三藩開始後不久的1675年,這位康熙重臣就病死了,年僅43歲,實在是可惜!

米思翰:力主裁撤三藩,深得康熙信賴,最終成就大清第一大家族

當然,沙濟富察氏並沒有因米思翰的去世而衰弱,恰巧因為米思翰打下的基礎一步步走上大清第一家族的寶座,尤其到了其孫子富察傅恆和孫女富察皇后時,富察氏已經沒有什麼家族可與之相匹敵。

身為臣子,米思翰一心擁護康熙,並以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關鍵時刻力主撤藩以堅定了康熙的決心,可以說康熙平三藩的成功得虧了米思翰的進言!當然,遇到康熙這位聖明君主,也是米思翰的幸運,沙濟富察氏也因此而興旺。

身為家主,米思翰生育的四子都不是平庸之輩,尤其是長子李榮保和三子馬齊,這兩人在康熙中晚期都官至高位,李榮保之女富察氏也因此進宮,成了後來乾隆的皇后,將富察氏進一步推向頂峰。由此可見,家傳身教很重要,米思翰於富察家而言,是成功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