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帝國分崩離析, 河陰之變後,2000多名王公官員全部斬殺殆盡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產權及免責宣告: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的內容和圖片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釋出,請及時與我們聯絡進行稽核處理或刪除。】

582年,剛登基的元子攸納先帝的妃子爾朱氏為自己的皇后。做事穩重的他這樣做不是耽於女色,更多是政治考量。因為爾朱妃是現在掌握軍權的爾朱榮的女兒,立他女兒為後,可以穩住軍隊,為自己效力。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經過政變,胡太后重新掌權,任用自己的男寵主持朝政,導致軍政紊亂、人心浮動。小皇帝元詡也日益長大,為了改變受制於人的局面,元詡密詔傳旨讓岳父入洛陽起事。

可惜,事情辦得不夠機密,讓胡太后偵悉,視權力如生命的胡太后心狠手辣地鴆殺了孝明帝。之後,胡太后在皇族中挑選三歲小兒元釗做皇帝,繼續把控朝局。

北魏帝國分崩離析, 河陰之變後,2000多名王公官員全部斬殺殆盡

爾朱榮透過各方面渠道得知上述訊息,勃然大怒,上表反對新立的皇帝,要求推到重立。他的表章,無疑是一道討伐胡太后的檄文,各方勢力集團聞風而動。

首先是元魏皇族子弟看到了上位的機會;其次是洛陽的鮮卑武人集團,被漢化壓抑了三十多年,終於有人站出來了。此時,最緊張的無疑是胡太后,這時,她出了個昏招,派禁衛軍官爾朱世隆去安撫爾朱榮。

胡太后本想用爾朱世隆去試探下爾朱榮的態度,誰知爾朱世隆成為爾朱榮和洛陽反對派之間的橋樑。爾朱世隆到達晉陽後,爾朱榮對洛陽的動態摸得一清二楚。

當時的局面是這樣:禁衛軍歡迎爾朱榮入京城;諸王希望爾朱榮擁立自己。爾朱榮陷入幸福的煩惱,現在決定性的因素是,選誰做新皇帝?

北魏帝國分崩離析, 河陰之變後,2000多名王公官員全部斬殺殆盡

爾朱世隆推薦彭城王元勰之子長樂王元子攸。理由是:

第一,元子攸相貌出眾、風神秀慧,且長期擔任禁衛軍官,禁衛集團不會反對;

第二,元子攸黨羽眾多,漢人官員多依附於他。所以,選擇他,洛陽不攻自破。

為慎重起見,爾朱榮又和自己的心腹謀士合議達成一致;最後,他按照草原民族的習俗,鑄金像卜問天意,元子攸鑄成。天意指示,爾朱榮不再猶豫,兵發洛陽。半路上遇到從城中出逃的長樂王元子攸,現在他們更加名正言順了,有了“皇帝”的旗幟。

洛陽門戶洞開,勝負已分。爾朱榮沒有進入城內,通知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新皇帝,並派出一隊騎兵抓捕胡太后和小皇帝。大部分官員前來拜見新皇帝,元子攸正式稱帝,是為北魏孝莊皇帝。

沒有遇到一絲反抗,胡太后和小皇帝被抓到河陰(今河南孟津縣東)的黃河岸邊,洛陽的禁衛軍按兵不動。面對軍閥爾朱榮,胡太后想用自己的威儀震懾她,滔滔不絕地數落其罪狀。

北魏帝國分崩離析, 河陰之變後,2000多名王公官員全部斬殺殆盡

可惜,這是徒勞的,亂世是用拳頭說話的。越聽越上火的爾朱榮下令將胡太后和小皇帝拋入滾滾黃河中!史稱“河陰之變”。

北魏帝國的分崩離析已經不可避免。老鮮卑人用“六鎮大起義”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以鮮卑武人為主的禁衛軍團袖手旁觀,廣陽王元深被殺後,拓跋宗族再也沒有豪傑人物,皇族徹底淪為權臣的俎上魚肉。

河陰之變”後,爾朱榮接受小人的意見,將兩千多名王公權貴、大小官員全部斬殺殆盡,北魏的文官集團徹底被剷除,接下來的中原,完全是靠武力來決定地位了。

北方完全失去秩序,高歡、宇文泰和侯景等英雄豪傑、梟雄人物借勢而起,開創了自己的偉業,抒寫了個人的篇章。這些都只是前奏,民族融合、人心思定還沒有成為主流;紛繁複雜的亂世雜聲還在為後世的“隋唐盛世”最強音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