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青天從宋仁宗時期入朝為官,靠著為民請命、鐵面無私的為官理念,一步一步升到樞密院。他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之一,正如歌詞當中唱的一樣,為百姓謀福利,深受人民愛戴。

可是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

——只因晚來一步。

朝堂重臣,病入膏肓

包拯一生不畏強權,拯救了很多深受打壓、弱勢的黎明百姓,所以他深受愛戴。

在他63歲那年,突發重病

,不能說話,更喪失了行動能力。

當時宋仁宗聽到了這個訊息,很是著急,請了京城之中最有名的太醫為他治病,關於這段歷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第一個太醫剛走,第而個太醫立馬就到,一天一共派了三十多個太醫,後面的太醫都能看到前面太醫的馬車”。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這樣的形容是證明中

宋仁宗對包拯是打心眼的關懷

,因為他對包拯十分敬重,敬重的原因有兩方面:不光敬重包拯為官多年,是個舉足輕重的老人。另外一方面也證明了,包拯在朝廷之上的威望確實很重。他深受百姓愛戴,更深受為官者的信任,更得皇帝的賞識。

但是即使派出了那麼多的醫生,但是他的病情卻沒有任何緩和的跡象,宋仁宗十分著急,後來聽聞,離開封三百多里,有個地方叫陳州,

有一戶人家的當家人是一個古稀之年的老頭,叫做孫必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恩同再造,鐵面無私

百姓都說孫必是藥王孫思邈的後代,醫術高超,能令人起死回生,如今卻在世。他聽說包拯病重,便向皇帝請求,嚷嚷著一定要去開封將包拯醫好。孫必的兩個兒子見父親如今已然年邁,又行動不便,三百多里的路程著實不便,不忍讓他前去。但是

孫必當時卻勃然大怒

,給他的兩個兒子講了一個故事。

當年陳州大旱,百姓的糧食,顆粒無收,朝廷派國舅前來賑災,但是國舅卻貪贓枉法,不顧百姓的死活,他把所有的官糧都私藏起來,最後再以高價賣給百姓,他便可以從中得到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導致了百姓餓殍遍野、流離失所。

孫必是當時有名的大夫,他花光家中所有的積蓄,買糧搭棚設粥,從而得罪了國舅,全家被下令囚禁,家中的僕從、女眷皆被欺辱打罵,折磨致死,最終只剩下孫必和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幾十口的大家庭,

最終只剩下這父子三人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之後,包拯來到陳州,當他聽到了這件事情之後,很是氣憤,能夠不畏強權,打壓國舅的威望,並且查明真相。在當時,得罪了權貴是什麼概念?一個並不算大的官職人員,得罪了皇親國戚,面臨的,有可能是滿門抄斬、五馬分屍。

但是就算明明知道自己得罪了權貴會有這樣的後果,

包拯仍然義無反顧堅持著為百姓查明真相、伸張正義

,所以即使在他查案之中面臨著重重阻撓,甚至多次被國舅以性命相威脅,但是他卻始終能夠不忘初心,為民除惡,最終也拯救了孫必父子。

包拯不僅解除了對孫必父子的囚禁,

他也讓國舅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和報應

,這使得孫必心中對包拯感恩戴德。也便有了孫必不顧自己的身體,也要前去救包拯的急切之心。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一步蹉跎,終未能相見

孫必對他的兩個兒子說,

“包拯對我們家有再之恩。”

聽說了這個故事,兩個兒子很是感動,便趕著自家的驢車一路向北,當時正值盛夏,天氣十分炎熱,家中的毛驢又很少走遠路,孫必急著趕路,便讓兒子拼命的抽打毛驢。

毛驢又熱又累,最終累死在路上。父子三人正走在荒郊野外,毛驢累死,他們沒有辦法再繼續前進,所以又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去重新買了一頭牲口,這一去,便讓他們耽誤了足足一天的時間。

等到父子三人拼命趕到開封府的時候,

卻看到府前已經掛滿白幡

,孫必向門口的侍從詢問,“這是為何?”門口的僕從說:“包相爺已於午時去世,孫大夫你們晚來了兩個時辰。”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聽說包拯去世了,父子三人在府前痛哭不已,孫必知道自己竟然晚來了兩個時辰,從而錯過了對包拯的診治,悔不及當初。一氣之下,

一頭撞死在門前的石獅子上,

當場斃命。

孫必奔波救包拯的故事,後來被世人傳開,對於孫必大多也都是正面積極的評價,雖然孫必錯過了對包拯的治療,但是他卻不顧自身的安危,一心想著前去拯救包拯的性命,這在當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並人人傳承孫必的這種知恩圖報的精神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清正廉明、鐵面無私的包拯最終因病去世,雖然沒有見到孫必最後一面著實可惜,但是包拯這一生的故事卻被世人不斷的傳唱、流芳後世。他這一生為當時的百姓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願景,給予了當時的百姓一片安定、和諧的生活環境。無疑他是偉大的,是值得我們去尊敬的。

也許現在的我們無法做到像包拯那麼偉大,也無法做到像孫必那樣捨己為人,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盡己所能的去幫忙。想必,這也是為什麼包拯能夠千百年來在人們心中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包拯病死的那天,70歲老人為何在開封府前自殺?只因晚來一步

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王權貴族,還是落魄受壓迫的黎民百姓,他

都能夠以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不因為地位的懸殊而產生差別,這是他令我們真正值得尊敬和讚揚的地方。

現在我們有很多為官者,在其位而不謀其職,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希望那些人能夠更多地

學習包拯清正廉潔的品性

,認認真真的做一個好官,踏踏實實的為百姓辦實事,一心一意為了人民服務,才會受到百姓的愛戴,終究也會成就自己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