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公元前632年,濮水河畔旌旗獵獵,晉楚兩軍相向列陣,然而對於此戰雙方誰都沒有把握能夠打贏。此時已經年過花甲的晉文公端坐在中軍帳內,周邊圍立的是秦國與齊國的統兵大將,因而確切地說這是一支以晉軍為主的聯軍。對面的楚軍勢頭極盛,同時被其裹挾而來的還有陳、蔡、曹、衛等僕從國的軍隊,可即便如此楚成王仍舊心存怯意。從濮水的位置來看,戰場已經遠遠脫離楚國的核心區域,以客軍的身份在中原腹地與晉、秦、齊三大國同時交手,楚人確實免不了猶豫盤桓。而對於中原諸侯來說,已經完成江漢平原與淮河流域的整合,並大力向北擴張的楚國才是無法忽視的戰略威脅。事實上,對於晉楚當下的兩軍對壘,大家誰都不會感到意外,畢竟一山不容二虎,走向決戰是遲早的事,可當戰爭真的來臨時,眾人又吃驚於它來的這樣迅速,這樣猝不及防。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彼時格局

濮水位於黃河與濟水之間,此時秦晉齊的軍隊背水列陣,秦國和晉國的船隻就停泊在濮水的渡口之上。中軍帳內,一陣義憤填膺的壯語打破了許久的寧靜,齊軍將領力主燒燬渡船,以示與楚軍決一死戰。言畢,秦軍將領默然不語,而老謀深算的晉文公翻起白眼看了下眼前這個齊人,直截了當地否決了對方的提議。這場戰爭的起因是楚軍無故攻打宋國國都——商丘與齊國邊城——谷邑,秦晉兩國以“攘夷”的名義出兵拒楚,但沒有必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搭進去。文公將軍隊的集結地定在城濮,秦晉兩國自北而來需要跨過濮水,同樣一旦戰敗也需要越過濮水才能回撤,此刻面對楚軍既然沒有必勝的把握,何苦要斷絕自己的後路?而齊軍來自山東半島,即使敗走也不需要過濮水,相反往東南方向,越過濟水便可歸國。在這種情況下,一生歷盡磨難,直到62歲才登上君位的文公怎麼可能看不出其中的蹊蹺?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兩軍對壘

實際上,文公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其本名重耳,因早年間後母驪姬弄權而流亡海外。彼時晉國獻公在位,驪姬欲以幼子奚齊取代太子申生,故而掀起了新一輪的政治洗牌,其餘諸公子見勢不妙紛紛外逃,其中就包括重耳和夷吾。驪姬之亂平息後,夷吾藉助秦國的力量回國登基,史稱“晉惠公”,此時重耳仍舊在各國流浪。夷吾繼位之前承諾報答秦國以河西之地,不料登基之後變卦,秦晉由此爆發“韓原之戰”,結果惠公被俘,惠公之子姬圉入秦國為質。在當時的秦穆公看來,晉強秦弱的大格局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因此索取姬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培養下一代晉君對秦的感情。為此穆公甚至把女兒懷嬴也嫁給了這位入質太子,可惜姬圉的政治智慧比起自己的岳父顯然差得不是一星半點。惠公死後,由於擔心君位有變,姬圉甚至連懷嬴也沒有通知便匆匆逃回國內,史稱“晉懷公”。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河西位置

懷公的見利忘義無疑使秦晉關係降至了冰點,但並不代表穆公會放棄插手晉國事務的打算,而接下來秦國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正在楚國做客的重耳身上。儘管當時晉楚爭霸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避免,但楚成王依舊用最隆重的禮節招待重耳,這才是大國風範!期間成王曾半開玩笑地問道:“如果閣下有朝一日回國為君,當如何報答楚國?”這個場景與當年夷吾在秦國所遭遇的幾乎如出一轍,但與弟弟不同的是重耳沒有直接許諾割讓城池,而是虛晃一槍說道:“若日後兩國有戰,晉當退避三舍”。“舍”是長度單位,一舍大概75華里左右,顯然這樣的回答既不涉及實際利益,又顯得晉國仁義寬厚,可謂滴水不漏。這也難怪,從19歲外出流亡,歷父親獻公、弟弟惠公、侄子懷公,此時的重耳已是62歲高齡的老人了,這樣的政治智慧想來早已爐火純青。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重耳能夠在推杯換盞的友好氣氛中做出這樣的承諾,想必大家都明白晉楚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楚軍發難

很快穆公派來迎接重耳的隊伍已經到達了楚國,與主人辭別之後重耳旋即來到秦地。令後人大跌眼鏡的是,之前嫁給姬圉的懷嬴此時又被嫁給了重耳,這種侄媳婦嫁伯父的事在今天看來或許讓人匪夷所思,但在政治家眼中根本不算什麼。歷史沒有留下記載,但秦穆公與重耳這對年齡相仿的翁婿(我甚至懷疑重耳比穆公還要大幾歲)之間肯定有過一次促膝長談,而談論的內容十有八九也是秦晉之好一類的話題。最終秦人派兵護送重耳歸國,後者隨即取代懷公之位,是為“晉文公”,但與此同時東部局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重耳先前對楚王的承諾不幸應驗。首先是實力不濟卻一心稱霸的宋襄公出兵攻打楚國保護下的鄭國,結果在泓水之濱被楚軍完爆。後來楚國接連圍困宋都商丘,同時襲擊齊國谷邑,敏銳的文公意識到再不阻止楚國,只怕中原岌岌可危,於是滿打滿算登基不到5年的晉文公開始東出河北,與楚國正面交鋒。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軹關陘

如果留意地形的話,你會發現巍巍太行把山西同華北隔離開來,這樣的好處使得山西在亂世當中保持了極大的獨立性,但同時也導致晉人在進入河北的過程裡困難重重。不過天無絕人之路,世人陸續發現的“太行八徑”還是為山體兩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比如接下來出場的“軹關陘”。太行山由北至南即將抵達黃河的時候開始折而向西,這一部分被稱為“王屋山”,在王屋山與中條山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連線運城盆地與河北平原,這便是“軹關陘”。晉軍在透過軹關陘之後,經棘津渡過黃河來到濮水北岸,在這裡先是痛打了受楚國保護的衛國,然後接連南渡濮水和濟水,攻擊楚國的另一個盟友——曹國。晉人這波“圍曹救宋”的操作確實卓有成效,楚軍見狀只得放棄商丘而徑直北上,同時負責進攻谷邑的楚軍也開始向主力靠攏,再加上從淮河流域裹挾而來的陳國和蔡國軍隊,楚軍一時之間聲勢浩大,難以爭鋒。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

晉軍路線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文公的政治智慧,懾於楚軍的鋒芒,晉軍以兌現“退避三舍”的名義,從曹國一路後退至城濮。如果仔細測量的話,你會發現曹國(今定陶)至城濮的距離遠不止“三舍”,而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加重楚人的後勤壓力,又便於同遲來的秦軍和齊軍會合。最終雙方一戰定勝負,晉軍把馬匹蒙上虎皮朝陳蔡軍隊猛衝,後者不辨真假很快潰散。失去翼護的楚軍主力在秦晉齊三國軍隊的圍攻之下獨木難支,逐漸落於下風,結果城濮之戰以晉軍的完勝宣告結束。自此楚國問鼎中原的勢頭暫時中止,晉文公以幾近古稀的年齡成為春秋亂世的另一個霸主。

走過最長的路就是文公的套路:以全域性的視角,再談“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