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當你瞭解邁阿密熱火的文化,你就知道他(吉米·巴特勒)是最適合的人。”

德文·韋德,2016年離開熱火,在芝加哥、克利夫蘭溜達了一年多,回到邁阿密,完成了一次偉大的巡演,以及,給熱火送出了最後一次助攻——力薦球隊引進巴特勒。

這位唯一可以在熱火主場跳上記錄臺,高喊“This is my house”的隊史最偉大球員,被視為熱火文化的代言人,而在上個賽季,他將權杖交給了巴特勒。

不止於此,巴特勒還未前往熱火,韋德就從未懷疑過他與熱火的緣分,他用了“瘋狂”一詞,“巴特勒的性格、瘋狂,與(熱火總裁)帕特·萊利、(熱火主教練)斯波爾斯特拉的瘋狂太搭了”。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適合熱火文化的球員,到底是哪一種人?

先說一個反例。

2009年2月,熱火透過交易,從多倫多猛龍得到傑梅因·奧尼爾,一方面是瞄準了他的大合同,2010年到期;另一方面,則是他們真的以為,小奧尼爾是熱火最需要的人。從2002年開始,小奧尼爾與熱火交鋒21次,18勝3負,而這21場,他場均拿到19。2分、11個籃板。

在那個年代,小奧尼爾有著標準的身高,籃下技術嫻熟,唯一的弊病或許就是肩不夠寬,然而在他揹負降落傘瘋狂奔跑的訓練之下也有了長進。

他看起來還是一個硬漢子,前有奧本山宮殿鬥毆事件為兄弟出頭,後有打熱火時險些與哈斯勒姆互毆。

但就在那年的季後賽,小奧尼爾徹底摧毀了熱火對他的信任。

也許時代久遠,也許是因為詹姆斯對亞特老鷹的摧殘,讓人忘記了,當年的老鷹,也曾有過鐵血時刻。熱火與老鷹的七場大戰,肉搏、血鬥,前四場比賽雙方已經打得火花四濺,幾乎每一個人都掛了彩。韋德,頭部、背部因為肘擊腫了包。就連老鷹替補扎扎·帕楚利亞,都被打青了眼。

只有小奧尼爾掉了鏈子。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前四場球,他在2、3、4都有相對不錯的表現,至少滿足了熱火對他的期待,加起來拿到61分、26個籃板與7次蓋帽。

在關鍵的第五場,小奧尼爾被帕楚利亞一肘打在了臉上,賽後他被診斷為輕微腦震盪,缺席了第六場。依靠著韋德如天神下凡般的發揮,轟下41分,熱火博得了一線生機。客場,搶七,這是邁阿密人最需要小奧尼爾的時刻。

小奧尼爾沒有挺身而出,“這不是腿的問題,這是腦袋的問題,我沒法給出具體的復出時間表,我要看隊醫怎麼說”。

隊醫在第七場前確定小奧尼爾可以出場,第一節還剩1分14秒,他被換上場,到還剩31。8秒,他被換下。整場比賽,他就打了這不到42秒的時間,給出2次犯規,喬什·史密斯與帕楚里亞分別投中罰球,老鷹追平比分。

從他被換下的那一刻,小奧尼爾,昔日的全明星,已經被熱火放棄了,他之所以還能繼續留在邁阿密,只是因為他的到期合同。

2010年的季後賽,小奧尼爾的上場時間縮水,投籃命中率慘不忍睹,他在第三場賽後向記者抱怨,“我已經很努力了,看比賽錄影,賽前賽後都在投籃訓練……”

韋德從他的身邊走過,沒有片刻停留,揚長而去。

這就是熱火文化,他們鐵血,他們硬朗,刺刀見紅的時候,他們從不介意過度使用球員,哪怕球員傷痕累累。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邁阿密熱火大戰紐約尼克斯,到2006年與達拉斯獨行俠的總決賽,再到後來的“三巨頭”時代,帶傷作戰是家常便飯,勒布朗·詹姆斯、克里斯·波什也從無例外。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然而深受熱火文化薰陶,過去十多年一直是熱火門面的韋德,都要用“瘋狂”來形容巴特勒、萊利與斯波。

因為他們都與大眾有著極大的差異,但又太契合了。

萊利有個綽號,Camp Riley(訓練營萊利)。賽季期間,只要稍有空閒,他就會搞一個迷你訓練營,狠狠操練他的球員。他對球員體型、脂肪含量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感,只要超標,就會迎來他的營養餐、特訓兩套禮物。

而且,萊利有著極強的控制慾望,乃至於有球員透露,他們懷疑更衣室裡有萊利的密探。

這讓萊利與諸多超級球星反目的苛刻,卻讓巴特勒甘之如飴。

甚至,萊利不需要再另外安排“密探”,巴特勒就是最好的,“從我聽到、見到各種事實證明,吉米·巴特勒總是想拖著他隊友一塊兒前行”。

至於訓練,巴特勒完全不需要Camp Riley,他會給自己安排更嚴格的訓練。

比如休賽期,和巴特勒一塊兒合作的訓練師都開始叫苦,“我只不過在一旁盯著,都覺得自己要跨掉了”。

每天凌晨4點,準時抵達訓練館,開始體能、基本功訓練,然後跳投1000次。

7點回家吃早餐,短暫的休息後,回到訓練館繼續。

下午3點是另一種訓練方式,巴特勒會找一個球館,進去看看能不能搭夥打正式比賽。

晚上7點,巴特勒準時上床睡覺,因為他必須保證自己每天睡眠達到9個小時。

沒有夜店,沒有酒吧,偶爾會有一點遊戲,“鍛鍊一下我的腦子”。

他與萊利,只需要對一下眼神,就能快進到訓練後該如何恢復了。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斯波對巴特勒的愛,是另一種。

出身於錄影剪輯師的斯波,對細節有著變態的執著,或者說,他與萊利一樣,也是一個控制狂。

表現在球場,就是恨不得能確定球員每一個投籃所在的地點。一個數據,“三巨頭”期間,詹姆斯、韋德與波什的命中率都達到了頂峰,2012-13賽季,詹姆斯的命中率是56。5%,而接下來的一個賽季,則達到了56。7%,是職業生涯最好的兩個賽季。

誰的功勞?

斯波通過錄像剪輯以及資料分析,找到“三巨頭”投籃最準的點,然後透過戰術設計,要求他們有足夠多的機會在他圈定的點接球,並且投籃。

這樣近乎提線傀儡式的操作,其實很容易引發超級球星的反感,儘管他們能有更高的進攻效率,但很難讓他們展現出特色。

這正中了巴特勒的胃口。

他沒有超卓的天分,所有的成功都是依賴於努力訓練、拼命打球;他也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他是一個出眾的執行者,但他不是一個創造者。

2019年,巴特勒離開76人的一個原因,就是與主教練布倫特·布朗關係破裂,整個2018-19賽季的常規賽,布朗的戰術體系中,都是本·西蒙斯作為持球者以及進攻發起者,而到了季後賽,他要求巴特勒持球。

布朗以為巴特勒會受寵若驚,然而後者卻非常無奈,“你怎麼能改變整個賽季的體系呢?我和本(西蒙斯)完全是兩種不同型別的球員……”

當超級巨星以為斯波給他們套上了枷鎖,而巴特勒,認為這是讓他騰飛的翅膀。

2020年1月,美國媒體做了一份調查,發現斯波所有執教過的球星中,巴特勒對他的評價最高。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萊利、斯波與巴特勒,惺惺相惜,一拍即合,狼文化遇到了真正的狼。

巴特勒曾經對明尼蘇達森林狼那幫天賦出眾的小夥子們高喊:“你們太TMD的需要我了。”

不,他錯了。像情侶一樣,單方面需要是不會長遠的,只有彼此需要,愛情才能延續。

熱火需要巴特勒,巴特勒也需要熱火。

他們才是真正的、“瘋狂”的一對。

巴特勒與熱火,像極了愛情

最後,再說一個故事。

2018年,尤尼恩,韋德的妻子,發了一張性感圖。

巴特勒在下面回了一句,“WELL DAMN”,翻譯過來大致是,“哎喲我X”。

韋德立刻在下面宣誓主權,“MINE(我的)”,並且緊追不捨,在巴特勒的社交媒體留言,“再在我老婆照片下說什麼WELL DAMN,我就要讓你知道好歹”。

巴特勒趕緊道歉三連,“我不是,我沒有,我走了”……

如果巴特勒沒有道歉,也許就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東決了。

這,就是愛情的另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