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壺混雙新組合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冰壺混雙新組合是怎樣煉成的?

2月3日晚,冬奧會混雙冰壺第四輪,中國隊凌智與範蘇圓在與瑞典隊的比賽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郭劍)今晚範蘇圓/凌智對瑞典隊的比賽在第三道進行,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的中國冰壺混雙新組合欠缺了一些運氣,他們最後一局被瑞典隊3分絕殺,最終6:7惜敗,未能達成三連勝。賽後範蘇圓/凌智都表示“我們的信心不會受打擊,我們還處於一個相對興奮的比賽狀態”——2勝1負的開局不算完美,接下來的賽程也不輕鬆,但對範蘇圓/凌智而言,挫折才是成功的基石。

這是範蘇圓/凌智今天的第二場比賽,也是24小時之內的第三場鏖戰:前兩戰都是1分險勝,這一場1分惜敗,戰況的焦灼狀態可想而知。一天兩賽甚至三賽的強度本來不小,但冬奧備戰期間,兩人經歷的選拔賽強度超過實戰,且“體能訓練”效果甚佳——願意秀出健壯身材的凌智不到半年時間減重20斤——中國組合的體能不是障礙,“沒覺得累,體能夠用”,凌智說:“我們很適應這種比賽強度,今天中間有一段幾次投壺我的力量都偏大,主要是因為經驗不足,有點兒興奮,連續投大了3個壺,這就是教訓吧,以後再碰到這種情況就知道怎麼處理了。”針對這場比賽中途幾次失誤的投壺,兩人沒有任何埋怨,“我們也研究過對手,雖然比賽很難,但我們信心很足,會認認真真打好每一場比賽”,範蘇圓說。

中國冰壺混雙新組合是怎樣煉成的?

2月3日晚,冬奧會混雙冰壺第四輪,中國隊凌智與範蘇圓在與瑞典隊的比賽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冰壺賽場“小字輩”

和“成名趁早”、有人不到20歲就可以勇奪奧運冠軍的專案(全紅嬋14歲獲得冠軍的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相比,冰壺專案要更“成熟”一些,26歲(範蘇圓)和28歲(凌智),只是冰壺賽場上的“小字輩”。

事實上這對中國混雙組合也是所有10對參賽選手中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一對,但他倆無所畏懼的精神狀態、清醒的頭腦、紮實的基本技術,以及對壺和賽道極快的適應力、良好的溝通技巧,都讓人眼前一亮。

“男一配女二”

範蘇圓/凌智配對還不到3個月,這才是他們第一次大賽之旅。

冬奧備戰衝刺階段的選拔賽,國家隊有兩對混雙組合,凌智是第一對的(簡稱男一),範蘇圓是第二對的(簡稱女二),在打完兩站選拔賽後(總共6站),根據新的選拔原則(從選“對”到選“人”)和精準的大資料技術分析,國家隊果斷決定嘗試“男一配女二”,這樣的搭配,讓範蘇圓/凌智成為國內水平最高(投壺成功率最高)的“全新組合”。

冰壺“挖”人 射擊領隊“跨界跨項”

在備戰衝刺階段,中國冰壺隊從中國射擊隊“挖”來領隊於海娟。

去年中國射擊隊在東京奧運會創下隊伍海外參賽最近成績(4金1銀6銅),隊伍備戰階段公開公正的選拔機制和心理激勵,值得大範圍推廣。冬奧備戰衝刺階段,於海娟由中國射擊隊領隊“跨界跨項”成為中國冰壺隊領隊,帶來了射擊隊的寶貴經驗。

選拔賽的“玄機”

“公開、公正”的選拔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運動員的潛能——中國冰壺隊備戰冬奧選拔賽強度完全對標實戰,且全新的選拔制度在徵求運動員意見的基礎上,減少“指定”的人為因素,換以“國家隊”和“挑戰隊”形式進行實戰對抗,並聯系電視臺進行直播。“挑戰隊”開放式報名,按排名選人,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將,而就算沒有選拔上的老隊員,也會向國家隊的“小將”傳授大賽經驗。

下一輪,更嚴峻的考驗

本屆北京冬奧會總共10支隊伍參加冰壺混雙比賽,比賽第一階段為大迴圈賽制,各隊9場比賽積分排名前四者晉級半決賽進行交叉淘汰。按照中國冰壺隊賽前預測,進入前四至少要贏下9場中的6場比賽。

2月4日下午13時35分範蘇圓/凌智對陣衛冕冠軍加拿大隊,這是開賽至今兩人需要面對的最強對手——無論勝負如何,中國冰壺混雙組合至少已經帶來了這個專案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