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授權管理

美麗的街道繁花簇錦,魚尾獅每天都會噴出水柱,很多人在享受新加坡音樂噴泉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噴泉有水 不代表不缺水

(圖片來自wikipedia@Erwin Soo)

熱帶雨林氣候主宰著赤道附近的東南亞地區,這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地區。但新加坡就是這裡不一樣的煙火,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裡,新加坡連最基本的水資源都要靠進口,自來水的來源是國際談判。

在這彈丸之地上,保證水管不被人掐斷可以說關乎國運了。

都怪領土太小

馬六甲海峽附近被熱帶雨林氣候區支配,全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高達2350mm。

赤道就在旁邊,降水和高溫是永遠不缺的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但對於新加坡來說,這麼多降水卻只是個過客。國土面積僅有697平方千米的新加坡,境內沒有主權完整的獨流大河,也缺乏體量足夠的湖泊,每年雨季從天而降的淡水只能變成積水白白流走,無法收集和利用。

新加坡與馬來以柔佛海峽為界

新加坡海峽以南的島嶼則屬於印度尼西亞

可以說是個非常小的無所謂腹地的島國

(圖片來自google map)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更糟糕的是,新加坡的城市建設密度過高,地質條件也脆弱,全國都有沉降問題,海水經常倒灌。好不容易存下來點淡水,也經常被海侵汙染,難以利用。

其實還是有河流的

不過都是規模很小的城市河流(比如加冷河)

(影象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天上下的留不住,地上流的喝不了,外表光鮮亮麗的新加坡人均水資源量僅211立方米,全世界倒數第二,遠低於已經算是缺水的中國的2100立方米,更別提和隔壁馬來西亞2萬多立方米相比了。

比較出傷害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以前新加坡人還能勉強靠打井來獲取淡水,但是隨著戰後人口的增加,打井也滿足不了這麼多人的喝水問題。新加坡人實在沒辦法,還是找隔壁老大哥馬來西亞買水吧。

相比島內的小河流

北面馬來的柔佛河才是真正取之不盡的水源

(圖片來自google map)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1961年和1962年,新加坡自治政府和馬來西亞分別簽訂兩份供水協議,約定柔佛州每天向新加坡輸送3。5億加侖的生水,價格是每1000加侖3分錢,解決了一半左右的水資源缺口。第二年,新加坡乾脆加入了馬來西亞,水就可以免費暢飲了。

李光耀宣佈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聯邦由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洲和沙撈越組成

(圖片來自wikipedia@Anonymous)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可是好景不長。1965年,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關係破裂,從聯邦國家裡剔除了這個小兄弟,新加坡正式獨立。供水問題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國際關係問題。

新加坡被從馬來西亞中“剔出”

砂勞越和沙巴則留在了聯邦內

無論在安全方面還是資源方面

此時的新加坡可以說是危如累卵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一開始,馬來西亞還是很大方的,即使聯姻關係沒有了,但英殖民時代以來的交情還在,保障供水不成問題,全當接濟一個一窮二白的鄰居。可誰知道獨立之後沒多久,新加坡經濟開始高速增長,一夜暴富。兩岸的心裡不平衡開始出現了。

從人均GDP來看,兩者的差距迅速拉大

而在亞洲金融危機後,兩者的差距又再次拉大

(參考wikipedia)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馬來西亞指責兩份協議都是在英國殖民者影響下籤署的,太過於偏袒新加坡。比如在簽訂協議時,柔佛州沒有水廠,無法處理生水,只能出口原料,待新加坡把這些生水處理完了之後,再回購引用。

而柔佛州生水的售價是每1000加侖3分錢,從新加坡買水的回購價是每1000加侖50分。有媒體爆料,每年這自來水來回之間,新加坡淨賺6億美元,工業附加值全讓新加坡佔了,越發挑動了馬來西亞人的神經。

就這麼經新加坡加工一番

水就變得值錢起來了?

(圖片來自google map)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但新加坡不為所動,一口咬定協議就是協議,而且柔佛州缺乏淨水技術是馬來西亞自己的責任,新加坡出了人力電力幫忙淨水賺點辛苦錢,不存在欺詐馬來西亞的問題。

兩邊相持不下,口水仗漫天,一直打到了80年代末,修約的時機才終於出現了。

自己的水才是最好喝的

80年代新加坡GDP以7。7%的速度增長,到了80年代末已經聚集了500萬左右人口,並持續以1。9%速度增長。人要喝水,工廠也要喝水,新加坡買水的需求愈發膨脹。而兩份供水協議將分別在2011年和2061年到期,並給雙方留了最後20多年的議價期。

獅城要爭當發達國家,水的供給一定要保障好

(圖片來自wikipedia@fad3away)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馬來西亞人找到了獅子大開口的機會,依然拿淨水差價的問題說事,要求新加坡多花錢少賺錢。新加坡方面則辯解,隨著島內工業成本上升,當年定下每1000加侖50分錢早就已經是倒貼了,不接受馬來西亞的提案。供水續約問題就暫時被擱置了。

眼看著新加坡經濟蓬勃發展

他們可能會缺水,但怎麼可能會缺錢呢?

(影象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十年後,亞洲金融風暴來臨,馬來西亞深陷危機,急需用錢。貨幣被做空,國家信用破產的馬來西亞找不到國際市場的錢,能在眼前幫上忙的也只有新加坡了。1998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跟新加坡吳作棟總理會談之後,曾經對媒體坦言,希望新加坡提供資金援助,而馬來西亞可以考慮滿足新加坡淡水需求。

來自馬來西亞的供水管道

柔佛-伍德蘭茲堤道

供應新加坡40%的供水

(圖片來自wikipedia@穆罕默德沙阿)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這就是拿水龍頭威脅新加坡了,給錢一切好說,不給錢就渴死你。

李光耀對此簡直忍無可忍,為了以防萬一,他甚至曾經設想過派新加坡軍隊強行登陸馬來,攻佔淡水供應設施,保障新加坡安全。

李光耀表示希望能夠減輕對馬來西亞的依賴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戰爭很遙遠,但是小國無外交的現狀很現實。90年代末跟馬來西亞在供水協議上面屢次發生爭執,讓新加坡不得不重新重視非常規水資源獲取。李國父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新加坡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實現供水自給。

看來唯一可行的辦法可能就是海水淡化了。

1998年,新加坡建立第一座淡水淡化廠,開始探索海水淡化。同年,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和環境部門開始探索利用二級汙水進行水回收處理,並且決定在勿洛建廠,探索如何把每天排出去的水再迴圈回來。

新加坡一座海水淡化廠

(圖片來自youtube@hk01)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正式啟動再生水計劃,並將這些經過二級汙水處理而來的水命名為再生水NEWater。沒想到的是,在斷水危機的逼迫下,新加坡科學家真的讓再生水的水質達到了歐洲和美國的飲用水標準。

2002年,新加坡37週年國慶,吳作棟總理第一個飲用再生水,並宣佈以後新加坡人的飲用水都是新生水和自來水的混合水,轟動世界。而在此前,把廢棄過的水迴圈改造成飲用水,都是隻有宇宙空間站的宇航員才幹的事。如今在地上,新加坡人要全民享受“太空級待遇”了。

新加坡國內的汙水處理和再利用系統已經不錯了

分佈全島的處理廠和迴圈系統減少了水的浪費

(影象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此後新加坡人持續加碼,接連蓋再生水水廠。2004年,新加坡又有兩座再生水水廠Bedok和Krani運營,2007年之前第三座新生水廠Seletar也正式運營,NEWater的供水量提升到新加坡總供水量的10%左右。

北控水務新生水廠

(影象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2010年開始,第五座新生水水廠“樟宜”也逐漸投入使用。到2060年也就是跟馬來簽訂供水合同結束前一年,再生水將佔新加坡全國用水量的50%-55%。

新加坡一個再生水水廠內部

(圖片來自youtube@hk01)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還有一半怎麼辦

為了改變人們對這種再生水的恐懼,新加坡政府拋棄了汙水、廢水和回收水這種名稱,而選用再生水NEWater來命名經過處理之後的飲用水。但是並不是誰都敢克服心理陰影來喝下這種水的。所以新加坡就利用多次國際會議,讓世界各國領導人當著電視機的面,喝下這種水,充分發揮領導帶頭的作用。

但領導人們喝得再多,再生水也只能滿足一半的供水量。所以跟再生水計劃同步,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提出“四大國家水龍頭(Four National Taps)”計劃,決定靈活利用本地雨水、馬來西亞外購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來作為新加坡未來的四大水源。

四大水龍頭網站的四大水龍頭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2006,新加坡也提出“ABC”全民共享共享水源計劃,這個計劃的一期工程就是要開發全新加坡17座蓄水池,32條主要河道,同時興建溼地公園等設施來涵養水源。除了製造再生水,新加坡大力發展淡化海水,預計2060年淡化海水和再生水加起來將達到新加坡供水量的80%。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在不斷提高居民節水意識,號召居民每天節水10升。為了降低居民用水,新加坡還特地開發出一套高效的自來水傳輸和計算系統,不斷壓低居民用水量,並且計劃到2030年新加坡人均用水量降低到每人每天140升。

水寶寶教你節水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多管齊下,新加坡打算在2060年前逐步實現供水基本自給自足。

在新加坡人如火如荼在解決自己喝水問題時,新加坡淡水主要“供應商”——馬來西亞也沒“閒著”。

馬來西亞之前因為沒有淡水處理能力只能向新加坡購買處理後的水。到了2002年,柔佛政府宣佈建立自己的淡水處理廠,並將停止從新加坡買水。原本一來一回的生意關係變成了新加坡對馬來西亞完全依附的關係,馬來西亞更是肆無忌憚,動輒威脅漲水價,一旦新加坡有個什麼不滿,馬來西亞立刻威脅斷水。

馬來西亞掌管了水龍頭

新加坡可敢不從?

(圖片來自 Youtube)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面對這麼坑的供應商,新加坡兩手準備,一邊跟馬來西亞談判儘量安撫好馬來西亞;另一邊新加坡與印尼多有接觸,時刻準備轉而從印尼買水。

隨著新加坡對馬來西亞的水資源依賴關係有所降低,兩國在水資源問題上的猜疑和摩擦減少,這反而讓兩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馬來西亞也不再敢隨便輕視新加坡。

新加坡人民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

(圖片來源 facebook @gov。sg)

領導帶頭喝下水道水,新加坡為何被逼至此

無論對於大國還是小國,當關鍵資源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時候,要想拋開依賴關係空談國際平等友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去寄希望於他國的慷慨,在關鍵領域自給自足,才能更有利於維護自身地位和國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