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

良醫是指醫道高明的醫生。

《左傳 定公三十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漢王充《論衡 率性》:古貴良醫者,能知篤劇之病所從生起,而以針藥治而已之。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來源於宋·吳曾《能改齋漫錄》 卷十三記事

文正公願為良醫

范文正公微時,嘗詣靈祠求禱,曰:“他時得位相乎?”不許。

復禱之曰:“不然,願為良醫。”亦不許。

既而嘆曰:“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他日,有人謂公曰:“大丈夫之志於相,理則當然。良醫之技,君何願焉?無乃失於卑耶?”

公曰:“嗟乎,豈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且大丈夫之於學也,固欲遇神聖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婦有不被其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果能為良醫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民之厄,中以保身長全。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醫,則未之有也。

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

文正公願為良醫

范文正公 時嘗詣靈祠求禱曰:他時得位相乎?不許。復禱之曰:不然願為良醫。亦不許。既而嘆曰: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

他日,有人謂公曰:大丈夫之志於相,理則當然。良醫之技,君何願焉?無乃失於卑耶?公曰:嗟乎,豈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且大丈夫之於學也,固欲遇神聖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婦有不被其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果能為良醫也,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民之厄,中以保身長全。

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

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捨夫良醫則未之有也。

范仲淹(989-1052) :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家貧,刻苦學習。仁宗時任西溪鹽官,修建捍海堰,世稱范公堤。1040年任陝州經略副使,防禦西夏進攻。1043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政。後遭保守派反對,被罷去執政。工詩文,晚年作品《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傳誦千古的名句。著有《范文正公集》。

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

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

不為良相 變為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