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歷史啟示(一)

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歷史啟示(一)

在歐洲的中世紀,義大利商人為了開拓北方市場,從亞平寧半島出發穿越了阿爾卑斯山的隘口,行走在歐洲大陸的腹地,在這裡他們發現了一條水流柔緩大河,它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冰雪融水,然後受到好幾個高山湖泊的流量調節,一年四季都適合航運——這條河就是萊茵河。萊茵河又東南向西北流動,義大利商人北去時順流而下,回程時揚起風帆,常年浸潤著北歐大陸的西風就會送他們逆流而上,這樣萊茵河就變成了地中海經濟圈用來聯絡歐洲大陸的黃金水道,在這條黃金水道上孕育出了兩種迥然不同的資本主義——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萊茵蘭資本主義是一種後期的德式資本主義,是一種對領先的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追趕,但是追溯起源,會發現他們兩者都是發源於萊茵河,所謂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實際上是對荷蘭資本主義的一種模仿,而荷蘭資本主義發源於萊茵河的河口,他們一面面臨北海的遼闊世界,一面扼守萊茵河的黃金水道的入口,這樣地理位置不可謂不優越,但是在人類的生產能力非常有限的時代裡,面對大海並不是一個令人愉悅的處境,這意味著你要麼風暴、海潮和鹽鹼地的困擾。所以在中世紀晚期以前,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萊茵河中下游地區,才是工商業發達的地區,早在安特衛普和阿姆斯特丹成就自己的金融霸業之前,法蘭克福就已經是歐洲銀錢業的中心了。

由於土地的貧瘠,所以荷蘭人不得不靠海吃海,出海透過捕撈鯡魚來謀生,並且沿著萊茵河一帶販賣自己的收穫。

按照當時富裕的萊茵河中下游地區來看,悲催的河口人無非是販賣廉價食品的小商販,他們的產品也是低端的,鯡魚被稱作“窮人的牛排”,只有窮的吃不起牛肉的人才吃鯡魚。不過通過出海捕魚,荷蘭人掌握了航海的技巧,當你一面扼守這一條黃金水道的入口,一面又掌握了駕馭廣闊大海的技巧,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的好運到來。

荷蘭人最熟悉的地方是英國,因為這裡也是鯡魚的主要漁場,在英國人變成競爭者之前,荷蘭漁船獨霸海疆,他們要經常上岸補充蔬菜和飲水,還有避風、修船和晾曬搜獲的魚類。

在這裡他們發現英國的羊毛質量又好,價格又低廉,於是從英國手中購買羊毛,然後運用義大利人帶來的毛呢紡織技術,很快就把自己變成歐洲毛紡織工業的新中心。

接著他們發現自己正好處於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航運的中心點上,而地中海地區因為經濟發展多年,人口增加和環境的破壞,日益缺少糧食和木材,而這兩者正好是波羅的海盛產的,於是他們把波羅的海的糧食和木材運到地中海銷售,回程時帶回地中海的產品,在北海和波羅的海銷售,這樣荷蘭變成了連線英國和德國,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的經濟中心,工商業日益繁榮起來。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荷蘭人在河口崛起是,他們把自己變成連線北歐經濟和地中海經濟的中心,而過去萊茵河水道的作用和它是重疊的,廉價的海運戰勝了需要穿越阿爾卑斯山的舊商路,這樣導致了萊茵蘭的第一階段衰落,隨後的三十年戰爭又讓萊茵蘭陷入了第二輪衰落,接著英國人搶過了荷蘭人的海上霸權,把自己變成日不落帝國,來自英國工商業的競爭又讓萊茵蘭陷入第三輪衰落。

幸運的是,法國出了一個拿破崙,他和英國的戰爭中利用自己獨霸歐陸的地位採取了“大陸封鎖政策”,禁止英國產品在歐洲大陸銷售,這讓萊茵蘭緩過一口來,沒有被英國資本主義徹底搞死,變成了自己工商業復興的起始。

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歷史啟示(一)

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是發源於同一條河流的鄰居,不過他們風格卻迥異的。如果你在17、18世紀,問一個萊茵蘭的企業家家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可能會給你嘮嘮叨叨的講上一大堆細節的注意事項,不過如果你問一個荷蘭或者英國的成功企業家,他們只會回答你兩個秘訣,“充足的資本和冒險精神”。

向海而生的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一開始就和他的鄰居有著迥然不同的面貌。

因為海上經營有著高門檻、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他們不可能像萊茵蘭一樣從小本經營起家,一代一代的積累財富,擴大經營。一開始他們就必須玩大的,而且要不怕冒險,在英語裡“企業”(Enterprise)這個詞,本身就是帶有活躍的、冒險精神的意思。

由於門檻高,所以你必須有充足的資本才能起步,因為風險高,所以你有一次賠光的可能,為了從頭再來,你需要的還是充足的資本。

最後你重複這個過程,發現充足的資本比冒險精神更重要。但是你要如何得到充足的資本?

答案一,你掌握了投胎這門技術活,你爹隨便給你幾個小目標,就可以起步了。

答案二,你運氣太好了,在自家田裡耕地時挖到一箱黃金。

答案三,你可以去借錢,但是前提是別人願意借給你錢。然後我們就要談到了信用,這個信用可能包括了你的資產,你的家族和社會關係,但是最後非常重要的還有你個人的誠信和擔當的一攬子評估 。

但是如果是在17、18世紀的萊茵蘭,你就會發現一個坑爹的悖論,那就這裡的文化鄙視揹負債務的人,你借錢需要信用,但是如果一旦欠錢人們對你評價就一下子變低了,然後你的信用就會猛烈的縮水,這就讓你很難借到更多的錢。

而在荷蘭就不一樣,大家都在負債經營,沒人鄙視負債者,他們互相借錢,互相提供擔保,所以在萊茵蘭你想借點小錢應應急行,但是如果這裡你想要做大生意融資就只能在荷蘭。

這就形成了兩種資本主義的不同文化,在萊茵蘭資本主義裡,企業熱衷於依靠自己積累資金穩步的經營,而在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人們習慣於以來金融市場進行高槓杆操作,以小博大,空手套白狼。

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歷史啟示(一)

但是借錢做生意,尤其是借很多錢做生意是有風險的。

就像某公子一樣,他爹對他說,分先後給你兩次五個億,如果兩次都賠光就回家族企業接班,結果這位公子一下子就搞出二十個億的債務。

在高風險的生意裡,如果你失敗了怎麼辦?

你不僅賠光了自己的財產,還欠下幾輩子還不完的債務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欠下幾輩子的債沒有一個好媽幫你還債怎麼辦?

其實也挺好辦的——大海呀,裡面全是水;帆船呀,桅杆高高的,上面還有很多繩子。

不過時間長了,人們也覺得這麼發展下去實在太野蠻了,畢竟運氣這個東西是來無蹤去無影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不會有走到絕路的那一天,於是人們說不如我們制定一點遊戲規則吧。

於是就有了破產製度,有了有限責任這樣的遊戲規則。

歷史上有限責任和破產製度可能是最早產生於中世紀的威尼斯,而後在義大利的商業城邦中流行,威尼斯人也是靠航海經商的,這種遊戲規則本身就是向海而生的,在同一時期的大陸地區,甚至還在流行父債子償的習慣——在破產製度中,一個人欠債無法償還時,以處理完他的全部財產為限額結束清償義務,並且要適度的保留他維持基本生活的資料,這樣就讓野蠻的冒險遊戲變得有人情味了。

不過即便是在義大利生意破產也等同於道德破產,一個人商人只要破產一回,就等同於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而在盎格魯薩克遜的資本主義遊戲規則中,破產不揹負道德義務,這純屬是經營行為,結束了遊戲的這一局,你能找到籌碼還可以參加下一局。

正是因為有了金融市場這個放大器,同時又有了不揹負道德背書的破產和有限責任制度來兜底,讓一個人在市場上能做的事情和敢做的事情更大也更多。

至於這兩種資本主義更合理,我說兩種都有合理性。

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是誕生在舊的大陸經濟體系的邊緣,面對未來的大西洋經濟的產物,它面對的是遼闊的新世界和豐富的機遇,所以大膽經營,讓每個人都把全部的聰明才智用到開拓新的事業上,才是最好的選擇。

反過來說,在萊茵蘭的歷史上,他們面對的始終是有限的資源,有限的市場,這種環境決定了他們小心謹慎,兢兢業業和注重技術的特點。

當時的人對比曾經對比一個18世紀英國的鍊鐵工業和德國的鍊鐵工業,發現英國工廠把會買下旁邊的耕地,然後把鍊鐵的爐渣隨意的堆積在上面,而德國卻開發出了把爐渣當做燒磚的原材料使用的方法,由於裡面富含焦油和金屬,所以這種磚比普通的磚還要更結實。

這樣德國人不僅將廢物利用,降低了鍊鐵成本,而且節約了耕地,節約了黏土礦,還得到比英國更好的磚。

所以在萊茵蘭,人們做事更精細,更注意節約資源,控制好成本,當然這種控制成本不是降低質量,因為市場有限,他們願意在產品質量上做出提升,以儲存自己的老客戶的滿意度。

萊茵蘭資本主義和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歷史啟示(一)

一旦這個世界可以開發的邊緣世界已經不存在了,那麼一個相對靜止的市場裡,萊茵蘭的資本主義會比盎格魯薩克遜的資本主義表現出更強勁的競爭力,就像在19世紀中後期那樣,當大量德國廉價貨出現在英國市場上,英國議會中產業實力的代表通過了所有德國商品都必須標明“德國製造”的標籤,但是很快英國的消費者不僅發現這德國貨不僅在價格上比英國貨更低廉,而且也並不像英國製造商們宣傳的質量低劣,很快“德國製造”這個詞就從故意的打壓,變成質優價廉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