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綠野仙蹤:“至於你,我的鐵皮朋友,你想要一顆心。你不知道你沒有一個是多麼幸運。只要心不碎,心就永遠不實用。”

鐵皮樵夫:“但我還是想要一個。”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2018年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為期8天的火人節(Burning Man Festival)如期而至。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如果鐵皮樵夫參加了這場Party,我想,他總歸是能找到一顆合適的心的。因為,2018年Burning Man就是一場我與機器人的聚會,這屆火人節的的主題是“I, ROBOT”。“I, ROBOT”首次出現是在1950年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短篇科幻小說集裡。今年的藝術主題集中於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我們像是進入了一個讓我們擺脫無意識勞動的黃金時代。我們研究如何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機器人的世界裡,我們看著機器人,機器人也看著我們。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在這個被智慧機器控制著的世界裡,誰是主人,誰是奴隸?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當你進入今年火人節的“I,Robot”場地時,你會看到一個巨大尺度的反射球體,這是BIG建築事務所為火人節設計的巨型鏡面球。“The ORB”設計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黑巖城沙漠,作為2018年火人節的入口標誌物,容易能讓人辨別方向。球的表面是反光材質,可以發射出周圍沙漠的環境,因此該作品又被稱為“地球愛好者的鏡子”。有報道稱,這個球融入了設計師對機器人的幻想,造型有可能受到一些科幻電影影響,比如《地球停轉之日》裡的外星圓球。然而,不得不說,由於當地沙塵暴太猛,鏡面的球體已經盡是塵土,就像給自己打了一層永不掉落的粉底,我在現場根本無法從球面上窺見自己。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除了“The ORB”設計感十足意外,建築師 Arthur Mamou-Mani 為火人節設計的“星河灣寺廟”(Temple of Galaxia)也是火人節亮點之一。Burning Man Journal闡述道:“Galaxia展示了人們對於未知的星際,行星,黑洞的期待,讓我們在旋轉的夢境星系中緊緊聯絡在一起。 在 Isaac Asimov 的基礎系列理論中,Gaia 是一種超越平凡的形式,Galaxia 是最終的網路,宇宙的結構,將生物連線在一起。”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和往年一樣,這是火人節最後一日燒去的主塔,整個

塔成

鏤空結構,內部擺放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悼念親人、朋友的照片、誓言和祝福。匯聚塔內,緬懷深情。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我們嚮往科技,追逐科技,但我們不忘情感,不忘初心。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火人節(Burning Man Festival)始於1986年,關於“火人節”來源最主要的一種說法是1986年拉瑞·哈維、珍瑞·吉姆斯和一些朋友在舊金山貝克海灘燃燒了一個大約2。7m的木頭人和一個木製小狗,哈維認為他燃燒木頭雕像的靈感是“激進自人們表達”的一種自發行動,火人節靈感便由此而來;另一個源起的說法是,“火人節”源自一段破裂的感情。一對離婚的夫婦,丈夫為了埋葬逝去的感情,用木頭搭了個人,然後在舊金山的海灘上一把火把她燒掉。後來,被警察驅趕,於是就找了內華達黑石沙漠的一片乾涸的湖床作為燒人的基地,火人節便由此而來。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這不是一個節日,但他比任何一個節日都要盛大,有著極強的魔力和感染力,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自發的遵守他的“十大原則”。這裡看似混亂,實則極度有規則。這種規則不是寫在紙上的條款,也不是三令五申的宣傳。規則被銘刻在每一個參與者的心中,所有的人自發的,毫無條件的遵守。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每年九月的第一個星期,在GOOGLE上會出現一座城——美國內華達黑石沙漠(Black Rock Desert)之城。沙漠腹地環境條件極其惡劣,暴曬而無遮擋,乾旱而又多塵,極其荒涼而又寸草不生,並且極易出現強烈的沙塵暴天氣。這裡缺水和蔬菜,湧入此地的幾萬人眾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靠自帶。營地裡唯一出售的只有冰和咖啡。這裡只有分享,沒有消費。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天才的藝術家創造各種各樣的表達型機器人。驚喜的是,今年,我在這裡遇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團隊,中國內蒙古藝術家陸明帶著自己的作品首次來到火人節,這件作品名叫《鋼鐵的盔甲》,是一具打造精美的15米高10噸重的中國大型盔甲。團隊負責人陳樂說,他的夢想就是把中國傳統文化透過現代化演繹的方式展現出來,火人節給了他們這個舞臺,他要把這些好的作品帶出中國,讓大家看到,中國也有好的藝術作品。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在這裡,沒有人會喜歡憤怒的機器人,我們熱愛科技,也主宰未來。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有了去年參加火人節的經驗,今年的準備工作也顯得駕輕就熟。除了常規的裝備之外,最好租輛腳踏車在城內出行;準備好一雙避免沙石接觸面板的鞋子,因為黑石城的沙漠屬鹽鹼性,長期暴露腳部面板容易出現龜裂等現象;如果自帶帳篷最好配置加長的固定樁,以防強風;進入之前最好仔細規劃一下自己要帶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活動結束還沒有消耗完的食物是需要自己帶出來的;準備足夠的水,在高溫的沙漠地區,如不持續補充水分非常容易造成身體脫水;最後,如果你實在不想吃“土”,那麼,請準備好口罩、防風鏡等物品,黑石城的沙塵暴威力很大,席捲營地時,往往1米開外就看不清任何事物,數秒之內就能渾身雪白,即使帶著風鏡和麵罩,沙子依舊無孔不入地侵襲。當然,在文中能提到的準備工作只是所有工作中的一部分,為了這個節日,每一個參與者幾乎都要認認真真的從半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不光是為了自己而準備,每一個參與者都希望自己在黑石城出現的時候,是最好的自己。這裡就像一個無比巨大的舞臺,我們把天性和熱情在這裡得到釋放。人生的每一個技能和閃光點在這裡得到認可。我們不會因為自己身材不好就不敢穿比基尼,也不會因為自己語言不好就不好意思跟別人溝通交流,更不會因為自己在現實中的身份而拘泥在火人節中的狂歡。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火人節的主題營地為數眾多,每個營地每天都固定會舉行一些主題活動,你可以在入城時拿到的那本手冊上看到每一場活動的時間和內容,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去參加就是。我忍不住將我的攝影師的角色剝離,成為了一名參與者(burnner),在烈日下盡情享受Mouth SPA、SM體驗……相較上一次的“獵奇”心理,這次我更希望成為一名合格的burnner,在這個為期8天的大社群裡,我與我的小夥伴們去共享浴室區做志願者,幫別的營地搭帳篷,去別人的營地展示自己的廚藝,做火鍋給大家吃,維持浴室秩序。等等等等。。。。。真正的融入不僅僅是參與,而是分享。每一個分享者都是快樂的,哪怕你僅僅是為別人準備了一杯礦泉水,又或是為不相識的路人洗了個腳。千萬不要以為只有我去做了這些事情,還記得文中開頭提到的BIG建築事務嗎?我第一次去採訪他們ceo的時候,他的員工告訴我:我們老闆給人洗腳去了。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Burning Man總是在冥冥中推動著什麼?看似冷漠且毫無道德的情感,卻總在喚醒你。如果你能做你想做的事,你會怎麼做?而不是為了謀生而不得不做什麼?重新喚醒這些慾望是一種變革性的體驗;重新學習如何夢想、如何玩耍、如何擁有從你自身天生產生的慾望。黑石城的一個原則就是“不留痕跡(Leave No Trace)”。8天過後,所有的居民離開,帶走所有的垃圾,並把所有裝置與藝術作品焚燒至片甲不剩。整座城市瞬間在人間蒸發,又恢復成荒無人煙的沙漠。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一場“人高於人”的技術狂歡| 2018年Burning Man

Burning Man Festival,我們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