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定年輕人“吃得了苦”or“吃不了苦”這個定義?

怎麼判定年輕人“吃得了苦”or“吃不了苦”這個定義?

“吃得了苦”不等於自願吃苦,也不等於放著甜不吃,專門找苦吃。吃得了苦,說白了就是忍得了這種生活,經歷了這種生活,沒死。比如假如美國人來到一個沒有空調的環境,因為沒空調吹產生了病變,那就叫“吃不了苦”;但假如她在自己家,不願意開風扇,願意開空調,這隻叫不吃苦,不叫吃不了苦。再比如假如現在爆發饑荒,我因為寧死不吃爛梨餓死掉了,那就叫“吃不了苦”;但如果食物供應充足,我選擇不吃爛梨吃好梨,你說我吃不了苦就不客觀,因為你並不能斷定我【不吃苦】是因為【沒能力吃苦】還是【沒必要吃苦(所以選擇不吃)】。

以前沒有外賣和網上超市的時候,我也去菜市場買東西,說明我吃得了這個苦。我吃得了,但我覺得沒必要,所以我就不吃。你可以說“我喜歡去菜市場,所以我覺得去菜市場不算吃苦”。你也可以說“雖然去菜市場是吃苦,但我覺得你應該吃這個苦,因為這樣可以省錢”。如果你這樣說,我絕不會強行改變你的價值觀。但如果你說“你不去菜市場,證明你沒能力去菜市場。”那你就不客觀了,因為我不去菜市場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用“吃不了苦”來道德綁架別人,這種行為跟小流氓指著人家鼻子說“我看你就是沒種,不敢從二樓窗戶往下跳”差不多。如果有人這樣對你,千萬問問你自己“我有必要吃這個苦嗎?”如果沒必要,自找苦吃,那沒什麼可光榮的,不吃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