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我朋友自認為是那種熟人極多的人。

從孩子上學到老人看病,我朋友總有渠道找到熟人,辦成難成之事。人在河邊走,總有溼鞋時。在人情圈子裡摸爬滾打,我朋友當然也少不了應對

“殺熟”與“救熟”。

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救熟”

無須思量,手中的便利與人情,送給熟人朋友的回報,肯定高於陌生人,差別無非是能力與人情的大小;而

“救熟”

的另一面

“殺熟”

,則每每是一局感情與理智的微妙博弈。

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就像這一次,朋友的一位醫生朋友請他幫忙找幾箱市面上緊俏的波爾多拉菲古堡紅酒。平時滴酒不沾的醫學專家突然對酒如此上心,我朋友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這是要派大用場的。

想到朋友多次為老母親的病情奔忙,朋友反而決定這次不

“救熟”

,要

“殺熟”

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朋友想,朋友既然求到自己,一定是信任自己人脈廣,能找到靠譜的酒商,買到真貨。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人家奔著保真來的,價格上自然也有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預期,你為了友情一味殺價,賣酒的朋友不高興,要酒的朋友說不定也不買賬,以為你用假酒忽悠他。

所以,朋友給醫生朋友的價格,比市場均價高出至少15%。當然,為了體現高有高15%。當然,為了體現高有高的價值,J先生專門向酒商朋友要來海關的檢驗檢疫證書,還精心準備了酒莊的歷史、釀酒年份、酒評介紹和飲用說明,洋洋灑灑做了10多頁PPT。

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果不其然,看到我朋友專程送來的酒和打印出的PPT介紹,醫生朋友感受到遠超預期的情誼,只看了一眼發票的總額就如數轉賬。

陶醉於精確捕捉人性的喜悅沒幾天,朋友就接到另一個朋友的求助一—設計並預訂一趟去安徽黃山的旅遊線路。憑藉自己某旅遊網站鑽石貴賓的級別,朋友不到半小時就訂好了機票和酒店,把行程和價格發給了對方,還附上了自己的推薦理由。

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沒想到10分鐘後,電話打來,朋友開口就問,怎麼你找的酒店和機票價格,都比我自己查得要高?是不是想

“殺熟”

?我朋友頓感冤枉,我堂堂鑽石級貴賓,下單隻能更便宜,哪裡會貴呢?

結果幾天後,媒體接連曝光一些電商平臺憑藉對使用者購買記錄、消費偏好的大資料分析,專挑高頻次、大額消費使用者

“殺熟”

。這一切做得毫無痕跡,讓人在挨宰的同時,還暢想著這就是“貴賓待遇”。

你被大資料“殺熟”了嗎?

如此高段位的

“殺熟”

,這讓我朋友深感震驚,原來自己那點小小的人性分析的伎倆,在龐大的資料面前渺小得猶如一粒塵埃。

懂你,卻不是為了愛你;幫你,卻是為了騙你。這也許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獨有的“塑膠友情”吧,在

“救熟”

“殺熟”

之間,我朋友感覺自己幾十年的修煉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