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在大師勒·柯布西耶的設計作品中,我最愛拉·圖雷特修道院 Convent of La Tourette。修道院,顧名思義,是修行的院子,既然是院子,必然是圍合的,建築空間自身的閉環形成為厚實的牆體,脫離大地和鄰居,沒有街道巷子環繞,在遠離車馬喧囂的荒郊野嶺遺世獨立。拉圖雷特如果翻譯成今天的詞彙,應當屬於學生公寓綜合體之類的定義,甚至可以說成是一所戒毒學校也未必不可,戒什麼毒呢?戒紅塵之俗之腐之毒罷?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 拉圖雷特修道院

拉圖雷特修道院,從 1959 建成守望在里昂郊外的草甸,到今天,已經是 60 歲的老人了。

我喜歡這樣衰老的年紀這樣不老的荒原,粗糙的混凝土陪伴著無人打理的谷地,在野草瘋長的陡坡山風清冷,山丘的斜線與建築的地平線交匯,夾角的存在使得柱子與草地的銜接長短不一,底層架空的意義在重量的輕盈裡漂浮,某個瞬間修道院忽然退到遠遠的森林背景,彷彿虛幻渺小起來。

端詳房子和山丘平行著的孤獨,彷彿看見一紙靈魂的契約無需簽署。

我喜歡荒原中的野狼遠勝過居家的柴狗,儘管拉普拉多也曾是我最偏心的帥哥。然而,如果論愛人的精神氣質,我應當會挑選冷漠的獨狼,在冬天的寒風裡孑然憂鬱,眼神睥睨,瞳孔泛著善惡不明的藍色晶瑩。

“ 生而為神 ” ,朗香教堂之美似乎理所應當,作為精神之所為人崇拜而設,本應純粹而厭世,崇高而偉岸,狂野而幽冥,彷彿畫家的畫,是為了靈魂的孤獨而誕生。然而在我的認知經驗裡,當遇見朗香教堂白恍恍地戳在午後的豔陽和藍天背景裡,竟然多出了些失落,一種咀嚼過度的蠟味,遇見朗香,遠不如想象中的驚詫與狂喜。彷彿看一出電影,主角是誰,故事情節,開頭結尾創作過程分析全部瞭然在心。

相比深究,我更在乎直覺,相比熟悉,我更鐘情陌生,相比單一,我更喜歡酸甜苦辣混於一味,甚至發黴的發酵的苦澀的味覺,愈能引發我的好奇,更不必說 “ 辛辣 ” 之味,其實所謂辛辣只是舌尖的生理刺痛而非味蕾的直覺。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 拉圖雷特修道院室外

當走近拉圖雷特,是驚喜的,沿一條高高板栗樹簇擁的路山步行,接近修道院時遇見穿白色長袍的僧侶,出入的門禁是一組簡單的數字輸入。短暫的引橋將楔入草坡的建築和道路聯絡,一種古老的儀式感,讓人想起黃圖高原的村口門洞。穀倉似的一些體積將庭院隔開,光線在門洞中被 “ 穀倉 ” 阻隔也將平面的縫隙填塞。

修士的房間無比低矮沒有吊頂,混凝土表面不分青紅皂白地裸露,從室內到陽臺到室外,洞穴一般,狹窄而壓抑,簡陋而粗鄙,彷彿如今被慣壞的孩子的率真隨性,倒也不惹人嫌棄。走廊是幽閉的,只剩一條在我身高尺度眼睛之上的橫條窗,將光線匯入幽暗的長廊縱深處,投射在另一堵牆或門組成的側壁,光影的移動未必可以觸及地面的水平。

面向庭院的公共區域是另一番場景,單薄的玻璃纖細的黑色窗格條肯定滿足不了現代的熱工物理,表面凹凸不平的混凝土垂直格柵揉搓進落地窗外的草坪,音樂一般的節奏參差不齊地呈現在玻璃的分縫裡。窗格分割的寬窄和高低,開啟與不開啟,玻璃格子之間半個多世紀的木隔板,尚未生鏽的鐵藝銷子插進混凝土凹槽,尺度大得有些誇張,這教科書級別的設計在庭院的幽暗裡歷久彌新。混凝土地面磨出了反射的清幽光澤,坡道的底景一扇偏軸旋轉的大門,將走廊與禮拜堂隔開。這縱深的隔絕與開啟同在,令時光止於窒息,門背後碩大的體積藏在不知深淺的黑暗中,尺度的缺失讓黑暗愈加神秘。

是的,

柯布的手法與印記,被一再證明的寧靜與狂野,比例與平衡,明亮與暗影,哲學與詩性……一同交織在某個旅行短暫的日落裡,無處不在,處心積慮。

或許,世間有些人是 “ 生而為神 ” 的,如果世間存在真的神靈,柯布先生便是揹負使命而來的神諭。此刻,每日禱告的鐘聲敲碎周遭的迷離,每日的鐘聲啊何必響起,只需追憶?

同為院子,拉圖雷特的院子沒有花崗岩鋪砌,沒有花香鳥屋,斜坡依舊是斜坡,山谷依舊是山谷,荒草滿庭,不為人設,只為蕭瑟荒蕪的意蘊。人在修道院的存在,應當是隱匿的,消失的,輕慢的。每一縷被約束的光線,每一個無聲的壓抑場景,不為誰,不說神蹟。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 拉圖雷特修道院入口及橋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拉圖雷特修道院室內

輪迴中人 之為人,一樣的 24 小時一天,一樣的腦袋眼睛耳朵和睡眠,為何有人生而平庸有人死而不朽?午後陽光正烈,從建築西側的架空柱廊進入院子,我漫無目的地踏過齊腰高的雜草,穿過祈禱室與圖書室的邊界,手被劃傷,步履維艱,遠處林鬱郁,山風習習。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從架空柱廊進入院子

我愛拉圖雷特,因為它出身微寒,

如果說平凡的宿舍也能抵達神性的彼岸,混凝土粗野的悽美能夠超越時間的框選

被拉圖雷特證明的詞彙論

"

滄而不朽

"

,世間無誰,只有神一般的柯布

,將我們的步履引向通達心靈的歸路。

多少人遠涉重洋而來,多少人以淚灑祭,在這方庭院裡敬拜大師一生中最後的建築絕唱,枯澀靈動的絕筆。

我愛拉圖雷特,因為人生有太多情非得已,幾人敢嘗試 “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 的賭局?可是,柯布之為柯布正如你我之為你我,別無選擇?還是選擇無時不在? 30-60-90 ,當柯布寫下這些鬥志昂揚的數字,怎知葬身海洋的結局?這世間誰的命運不是賭局?冥冥之中劫數早已註定!

拉.圖雷特修道院想必是柯布的摯愛,不然,因何他靈柩運往巴黎國葬的途中,特意在此一夜徘徊?世間不再有最懂柯布的神父馬利—阿蘭·庫丟熱,是他將時空永恆之筆交付柯布的掌心,是他,將眾生的理想託付。

因為懂得,所以託付,所以任由柯布將眾僧侶的生活與神的光輝塗抹在山谷夕陽深處。

我在拉。圖雷特聖壇絕壁般悍然的混凝土牆下發呆,牆上沒有一個窗戶,屋簷纖細的荒草閃爍,鐘塔刺破蒼穹。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面無表情的混凝土比石頭更荒蕪,更冷漠,彷彿天國對塵世拒絕的理由。整整一個午後我枕著草地的清涼紋絲不動,看蒲公英絲絨一般的花瓣飄過,看天空與城池在視覺的遠方彼此消融,艾布舒爾阿布雷倫,里昂,巴黎,世界,一點點堆疊進記憶深處,彷彿時間的流逝一點點褪去事件的確鑿。光影劃過祈禱室頂部伸出屋面三個光筒的弧長,鐘聲時有,於我卻世間一切存在皆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勒·柯布西耶草圖

生之有盡學亦有涯,想來一個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無需過多,如能徹悟也不必讀太多本的書,若不是出於炫耀的目的或者冠冕堂皇的理由。聽說,才華橫溢的時尚大師伊夫 。 聖羅蘭,他的旅行常常是

足不出書房的旅行

,更多靈感出自 “ 頭腦中想象的荒野馳騁 ” ,而非用腳步丈量用眼睛捕捉的實際經歷。同是法國人,薩米耶·德梅斯特, 300 年前寫成

《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到如今都是暢銷世界的書籍。

多少萬年了,世間原本只有四個季節無休止地秋黃春綠,只有太陽和月亮二仙當值,不厭朝夕。

一不小心,我已過了急扯白臉的年紀,連別人的過失與猥瑣我也只當路過的酸棗林,刺痛便由他疼去,甚至不妨礙一同把酒言歡心無芥蒂。一不小心,我已修練得如你,只見花開花落不問何故愴然淚流。

有一天的日暮時分,走在前門大街嘈雜的地鐵隧道口,遇見一對白人夫妻,肩上巨大的旅行包壓彎了腰,皺紋遍佈的臉滿是雀斑和疲憊,二人的身材與國人相比也並非碩壯,周圍川流不息的盡是中國縣城來逛前門大街的父老鄉親,我無由地心生憐惜。

如若可以放下工作去遠行,如若不能住5星的酒店優雅而奢靡,我倒寧肯抱著本舊書躺在夕陽下的吊床裡,慵懶地任其老去,管它遠方有多少詩意的棲居,別樣風景。

當我老了

頭髮白了

當風景都成閱歷

看建築

不再為眼底所見

只為一人亦可獨享的爐火燃起

看世界

不為走得更遠

只為不再漂泊

只為不再找尋靈魂的蹤影心的歸處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大師的國葬,停靈為何選擇在這裡?

▲ 拉圖雷特修道院黑白影像

注1:

“為一百具軀體和一百顆心靈創造一個寧靜的居所。”

馬利 —阿蘭·庫丟熱 (Marie-Alain Couturier) 神父向被他視作“現今最偉大的建築師”——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提出的設計願景。

注2:

關於水平線:

“我們必須找到那根厚重的直線,那個能聯絡起很多基本規律的軸線:生物學,自然,宇宙。這條直線將如海平面一般不可超越。”——柯布

作者:何勍

文章原創,圖片自攝,部分來自網路。

歡迎分享,轉載請聯絡授權。

聯絡我們

E-mail:

chengyzd@163。com

TEL:

13552659867

QQ:

103884529

點選下方關注城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