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旅」D3:最終遇見的,還有一個飽含熱淚的自己

語言就像是“煤礦坑裡的金絲雀”,一種語言絕對不僅是一組文法或詞彙,它還蘊含了人類靈光一現的智慧,是“特定文化的靈魂與物質世界接觸的媒介”,且“每種語言都是心靈的古老森林、思想的分水嶺、精神潛能的生態系統”。

最終遇見的,還有一個飽含熱淚的自己

文/斯索以

我以為,時間嘚瑟了下,可能也沒嘚瑟。但在我這裡,它肯定嘚瑟了的。

時間總是鮮活且古老,無論放在怎樣犀利的一雙眼睛前,都是看不透的。

我正在讀一部非常神奇的書,它會帶你穿梭於時間深處,見證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隔膜與交匯,尋訪遍佈世界各個角落的遠古部族,解讀那些正在消逝卻依然鮮活無比的人類文明。是的,透過韋德·戴維斯的《生命的尋路人》,你將跨越幾千年,將現代的生活方式拋諸腦後,接受一場“落後”的、“野蠻”的洗禮,

遇見驚奇,發現隱秘,體驗歷史。

而在此過程中,一切驚喜和震撼都將變得妙不可言,逐步演化為靈魂深處的悸動。

全書共5章,分別是:棕鬣狗的季節、尋路人、巨蟒之族、神聖地理學、風的世紀。書中內容,顯示出高超的敘述技巧和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透過觀察與記錄,作者藝術性地再現了一個個古老部族在時間之河上的優雅、彷徨、無奈和掙扎。

它所探尋的,正是“為何古老智慧對現代社會很重要”這一話題。作者透過實地考察和記錄,向我們介紹了不同民族古老智慧的風貌,展示了眾多神秘、鮮活、充滿族群色彩的文化,它們包括藏族和閃族、阿爾瓦科族、韋瓦族和高基族、基奧瓦族、巴拉薩那族、馬庫那族、本南族、朗迪耶族、塔爾坦族、吉特克桑族、威特蘇威登族、海達族、因紐特族和波利尼西亞的所有民族。他們的文化,正被現代文明所遮蔽,但他們的智慧卻觸及了生命的一些根本問題,喚醒了我們追溯與尋找的渴望,點燃了工業社會環境下沉睡的靈性。

「閱讀之旅」D3:最終遇見的,還有一個飽含熱淚的自己

閱讀此書,我看到了現代文明到來前我們人類曾共有的世界,見證了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的親切迴應。曾經,“那是一個未受外界染指、轉動緩慢的世界”。

可現在,這樣的世界正在萎縮、崩塌,為歷史所遺忘,被另一種文明強勢取代。而我們,正站在這樣的文明的交匯點上,尚有機會用濃烈的現代意識去感受靈魂深處山與火的脈動,大地與海洋的交融。我們的祖先都曾從那蠻荒中一步步走來,把血液與山川河湖的關係遺傳給我們,乃至今天,在現代化席捲全球的時刻,我們在心靈深處依然可以聽到來自遠古的迴音。那不僅僅是一座覆雪的高山、一片太陽沐浴下的向日葵田園、一灘沒有盡頭的河谷在人類血脈裡種下的浪漫,那是曾經真實生長在我們生命裡的景觀。

可現代與古代兩片時間的疆域,又確實被以二元對立的形式在詞彙世界裡安插著。現代與古代的分水嶺是什麼?有人說是工業革命。但社會的程序真的等同於人(生命)的程序?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表面上在古代與現代之間築起了一道高牆,但人類的發展實質上是一個模糊演進的過程。可以肯定的是,在某個歷史節點上,這個社會開始飛速發展,便有了古代與現代涇渭分明的一道時間坎。在時間坎的這一面,一個曾經熊熊燃燒的世界,即將被新的文明以迅猛發展的姿勢瞬間撲滅。

在戴維斯的筆下,這個曾經熊熊燃燒的世界的原住民,正是一群“生命的尋路人”,他們世世代代關注人的存在和生命的本質,生活在自然和意義的世界裡,他們以自身的存在不斷教導我們,“世上還有別的選項、別的可能,也還有另一種思考地球並與之互動的方式”。

一切古老、傳統的,在其發展、演變的程序中都要經歷“現代”的考驗,舊質的剝落是一個慘痛的過程。在“棕鬣狗的季節”這一章,作者向我們展示了“生物圈”(生物的生命母體)因棲地破壞及動植物物種滅絕而受到嚴重侵蝕。同樣地,族群文化圈也面臨威脅,並且速度更快,其中語言的失傳便是關鍵指標——

語言就像是“煤礦坑裡的金絲雀”,一種語言絕對不僅是一組文法或詞彙,它還蘊含了人類靈光一現的智慧,是“特定文化的靈魂與物質世界接觸的媒介”,且“每種語言都是心靈的古老森林、思想的分水嶺、精神潛能的生態系統”。

不可否認的是,語言是種族得以存續的重要根基。對於一個個生活在語言生態中的個體來說,語言彰顯了自我的另一種存在——“我沒辦法想象一個不能說英語的世界,原因不在於英語是多美的語言,而是因為英語是我的語言,英語完整展現了我這個人”——戴維斯以自己的真切感受充分說明,一個人在他的母語裡可以找到對自我的確認,一個置身於陌生語言環境中的人則往往會遇到身份的焦慮,這對在任何一個語種下生存的人來說都是一樣的。

「閱讀之旅」D3:最終遇見的,還有一個飽含熱淚的自己

語言的消逝,意味著心靈故鄉的毀滅。

“每一種文化都是家族樹形圖的重要分支,都是知識與經驗的寶庫”,“當你失去一種語言,就等於失去一種文化、一項智慧遺產、一件藝術品”。語言裡所涵納的是我們的精神遺產,是一個種族耕耘已久的智慧田園,因此,它才關涉到生存,直抵我們靈魂深處。在這個正走向多元的時代,成就多樣性的某些文化卻消亡了,與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背道而馳,這種古老社會形態的滅亡、語言的消逝、智慧的失傳,“是我們這個時代看不見的真相”。

現代文明的碾壓式前進讓少數者滅絕,體現在以語言為代表的文化領域,尤為觸目驚心。但多數者就能旁觀麼?未必。“每種文化都是人類想象力與心靈的獨特展現,都是一個基本問題的獨特答案:人生而在世究竟有什麼意義?”文化的價值其實遠不止於此,關於這一話題先哲們還有更多的回答。某種特定的文化也許是孤立存在的,且文化與文化尚有著隔膜,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在整個世界文化的版圖上並不是能夠輕易割裂的——

“事實上我們都是兄弟姐妹,大家全是從同一塊基因布料上裁剪下來的”

, “我們共享同樣的神聖天賦,骨子裡也寫著共同的歷史”。作為一種超血緣、跨階層的紐帶,文化能夠將整個社會準則或情緒粘合的在一起,在理性和情感、時間和空間的疆域架起溝通的橋樑。是文化讓這個世界綻放出光輝,如果沒有各種文化的相互粘合,連人性都是支離破碎的。戴維斯寫道:

“我們所處的世界,並非存在於某種絕對的意義中,而是現實的一種模式,是我們的特定文化譜系在許多世代之前做的一連串智性與心靈抉擇的結果,成功與否則另當別論。”

戴維斯這樣來理解文化。“我們透過觀察及研究語言、宗教、經濟組織、裝飾藝術、故事、神話、儀式、信仰,以及許多因環境而生的特質與特徵後,認知到每支民族都是獨特而不斷變化的星群。文化的完整範疇還包括族群行動和夢想,以及賦予他們生命意義的寓言。

家鄉則是一族的生態與地理母體,他們決定要在此活出自己的命運。

描述一支民族就要提及他們的家鄉特色,否則便不是完整的描述。景觀地貌決定了一地的特質,而文化就從該地的精神中湧出。”“地球真的是活的,有脈動,能夠用上千種方式與人類的精神互動。”

波利尼西亞人的世界就是海洋。書中以馬塢為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的民族:“馬塢一歲便被選為祖先智慧的繼承者,還在嬰兒期就被放在波動的池子裡幾小時,以感受並掌握大海的韻律。他在八歲展開首次海洋之旅,在洶湧的海浪中暈船,老師的解決之道是將他綁在繩索上,拖在獨木舟後方,直到他不再反胃……馬塢不止學會駕船,也瞭解大海的秘密,包括波浪的物理學與形而上學。

據說他光在腦海中想象島的畫面,就能把島嶼從海中召喚出來。

”他們的天賦正如波利尼西亞人奈諾亞所說的,“你不用仰頭看星星就知道自己在哪裡。你得記住你是從何處航行過來,知道自己來自何方”。馬塢曾經告訴奈諾亞,

“如果你讀懂了海,如果你能在心中看見島嶼,就永遠不會迷航”。

關於印第安人的起源,有一則關於巨蟒的神話——是巨蟒將坐滿人類的獨木舟從東方帶到米爾克河:“大蛇一抵達世界中心便橫臥在地,伸展成河,強而有力的蛇頭變成河口,蛇尾則蜿蜒至遙遠的源頭,蛇皮上的紋路噴出急流與瀑布。”因此,“對沃佩斯流域的印第安人來說,河流不止是交流渠道,更是地球的血脈、生者與死者的連結、祖先自創世以來所跋涉過的路徑”。

但這樣的世界,無論在精神、文化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難以進入它的核心——“森林太浩瀚,距離太遙遠,黑色河流美得驚人,但被無盡的激流和瀑布切成碎片”。

「閱讀之旅」D3:最終遇見的,還有一個飽含熱淚的自己

我們所看到的每一種文化的起源幾乎都伴隨著神話。作者認為,這樣多元、豐富的文化,在追求科學精神的時代越來越站不住腳。

但這些文化是否科學,森林裡是否藏著靈魂,河流的曲線是否為巨蟒的化身,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一個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念的方式”。 “這些文化已經歷經了時間與宗教儀式的淬鍊,建立與地球的某種關係。這種關係不僅來自跟土地的深厚連結,更來自敏銳的直覺” ,那些無法測量、也不能眼見為憑的東西,“真實”地存在於這樣的文化中,且往往被賦予了一種抽象的意義——人與自然的種種,都是神聖的造物,而且彼此聲息相通,“一條藤蔓也是一條蛇,群山就是宇宙的雛型”。

而在這樣的宇宙體系中,最為核心與關鍵的是人——“因為大地之母唯有透過人心和想象方能成形顯現”,並且,在一些文化裡,“人並非生命的問題,而是生命的解答”。

在安第斯山脈下高基族、阿爾瓦科族、韋瓦族的古老世界裡,一切物事同樣也是一如既往地充滿了隱喻和象徵。正如波德萊爾所言,這是一個“象徵的森林”。

你看,風是大地之母的呼吸,朝聖者純潔的思想就像種子,大花高山菊從遠處看會被誤以為是男人的剪影,是“一個迷失在捲雲迷霧裡的漂泊修士”

……那是一個個充滿了想象、被想象力所粉飾的“夢之國”,那些原住民“既是獵人也是採集者,更是他們世界的守護者”,他們一直沒想過要去改善自然世界,或去馴服野生世界,而是“接受生命最初的原貌,接受整個宇宙世界,接受創世以來始終不變的萬物。”

書中提出了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憂慮,即我們的世界正在形成一個看似溫和、多樣,實則單調一致且橫掃全球的現代文明,人類的想象力可能會萎縮在單一的智慧和心靈模式的窠臼裡。在現代性的世界裡,我們要學會成其他文化之美,我們所真正追求的,“不是把人們凍結在時間裡”,因為“沒人能夠造出心靈的雨林公園,文化也不是博物館的藏品,每個文化的成員都是活生生的個體,有實實在在的生活需求”。那麼,文化的價值何在?古老文化的未來出路在哪裡?現代文明並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是作者依然動情地描述:

“文化不是裝飾或藝術品,也不是我們唱的歌,或我們吟誦的祈禱文。文化是一張舒適的毛毯,賦予生命意義,也是一套完整的知識,讓個人能夠從無窮盡的生命經驗中尋找價值,並在不具意義與秩序的宇宙中創造屬於自身的意義與秩序。”

其價值或許誠如林肯所言,單憑文化,就能使我們觸及天性較美好的那一面。

本書是重讀的,儘管是重讀,但依然是每個字都捨不得錯過。在這場閱讀中,我隨同作者穿梭於時間的河流,領略這些古老民族豐富而精彩的人性,最終遇見的,還有一個飽含熱淚的自己!

2021。8。13於北京既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