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dCS對HIFI發燒友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相信不管你是隨身玩家、頭戴玩家、還是音箱玩家,應該多多少少都耳聞過,提到數字、解碼,dCS始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品牌,而下週dCS官方也會正式釋出自家的“LINA”系列針對耳機系統的Hi-End套裝。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在LINA之前,其實Bartók也算是一個面向耳機玩家的型號,有純解碼版和帶耳放版,後者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直推耳機的版本,差價萬把塊的樣子。關於耳放版,我這裡也蒐集到了非常多的反饋,有人告訴我“你就當這個耳放口不存在”,有人說是“刀子聲”,也有人對它的耳機口的聲音頗為著迷,剛好我WB交流群裡也有一位使用者寫了篇小作文來讚賞它的耳放口表現,。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而對我來說,Bartók其實借來的有些不是時候,訂的Allnic HPA-5000HL還沒到,手頭雖然有滿血版而且換了電源線的鈺龍DA1,但和Bartók一樣都是屬於解碼效能比較強的東西,同時從“鄙視鏈”的角度來說,我也並不打算用個便宜的國產型號來給Bartók做搭配。我這兩天的使用體驗主要是兩方面,那就是讓Bartók作為前級去接駁我的紐曼KH80有源音箱,以及使用它的耳機口來直推耳機。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我知道很多人對Bartók的耳放部分並不感興趣,事實上dCS在模擬部分也並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積累,但LINA系列作為面向耳機系統的使用者自然是會引來這部分玩家的青睞的,同時從LINA三件套的硬體配比(數播+解碼、獨立時鐘、耳放)也能看出LINA系列依然是一個在數字部分下狠功夫的東西,畢竟有一整臺裝置是用作專門的時鐘處理。至於這臺Bartók上被戲稱為“附贈品”的耳機口表現如何,我認為也許對於種草LINA的使用者有一定參考意義。

在分享我的聽感之前,一些外在的部分我儘量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清楚。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整個機身是用航空鋁打造的,極其的重,一個成年男性如果對它的重量沒有提前預知的話,搬的第一下大機率搬不起來的那種。在機身設計方面沒有自家的

Rossini、

Vivaldi那麼有辨識度,方正簡潔,沒有什麼曲線的修飾。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背面的介面分佈上,除了模擬輸出的XLR、RCA,許多數字介面都配備了雙口,比如AES、SDPIF、網線口、時鐘介面等,除此以外還有一個USB-B來作為USB輸入和能夠掛載外接硬碟的USB-A口。雙AES也算是dCS家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配置了,在雙線接駁的前提下其解碼能力可以從24Bit/192Khz及DSD64升級到24Bit/384Khz及DSD128(DoP封包)。不得不說,隨身圈就是很容易出現一個怪相,那就是現在“人均”支援硬解DSD512,只支援到256的還可能被噴,在臺機系統的圈子裡這卻並不算什麼明顯的槽點。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耳機輸出口在正面,一個6。35、一個卡農平衡,同時正面還有一些操作按鈕,這裡就要提到一個槽點了,那就是按鍵的質感做的稍微有些鬆垮,和精緻的外觀匹配起來會存在點落差感。而因為需要支援遙控的關係,Bartók肯定得用數字電位器,但它的手感卻做的有點像是阻尼感比較小的模擬電位器,還挺有意思。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各位如果不想給自己添堵的話,還是不要去用正面的選單按鈕了,就連單獨的返回鍵都沒有,返回需要在選單的最右側自己手動選擇,使用起來的整個邏輯有些混亂、非常規,不支援觸屏,也沒有顯示封面什麼的功能。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他家的APP倒是可以給個好評,目前已經支援iPhone、ipad、安卓版本,但這裡的好評僅限於“基礎功能”和美觀度上,也就是說他家的APP如果你不去動什麼設定的話,在聽歌的層面上比較好用,選單的一些使用邏輯有Roon的痕跡——但是涉及到功能設定的東西就沒那麼優秀了。Bartók本身可以調節的功能非常之多,但有些我個人覺得非常實用的功能卻藏在比較深的選單層級裡,比如DSD/DXD升頻、輸出電平、耳機口增益等,我覺得完全可以在主播放介面上給出調整入口。其他的一些設定也做的非常繁雜,有些讓使用者不知道該怎麼選擇,PCM和DSD加起來有十種濾波模式、五種時鐘模式、兩種USB模式,確實是給使用者提供了很多選擇,但在選單層級的最佳化上還是有不少進步空間的。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作為一臺具備網播功能的機器,你們能想到的對於網路流媒體的支援,Bartók基本上都能實現,包括蘋果的AirPlay、以及在Roon內具備完整的MQA支援。對於本地硬碟讀取的體驗給個好評,我1T裝滿了資源、資料夾很複雜的SSD,基本上插進去以後就秒讀,不需要等待資料夾載入。我對Bartók的試聽以接駁了享聲PA1的USB輸出、Spotify Connect、以及本地硬碟讀取為主。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作為前級去接上紐曼KH80時,我感受到了相比DA1這種萬元檔機器的“碾壓級”優勢,尤其是結像的表現已經真的有了栩栩如生的形體感凝聚力,在那之前的KH80顯得是那麼的平面和散糊,聲場直接外擴了一大圈、延展度和空氣感一下子就起來了,就連低頻的部分都有了很好的能量釋放,脫離了我對這個小尺寸音箱的想象——這種大馬拉小車的搭配其實在耳機中也是成立的,見過無數人搭配幾十萬的系統只為推好一副HD800或者Susvara,我也是親耳聽過以後才意識到他們的潛力。作為一個深諳玩HIFI必定遵循邊際效應遞減的玩家來說,Bartók給KH80帶來的提升完全超出我的預期。

而在音色層面,此時的Bartók我倒不覺得有過於出挑的味道,但如果有的話,那也不是dCS了,畢竟作為英國聲的代表,他們傳遞的就是一種安定平穩且富有修養的聲音。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在耳機搭配上,我很早就有了心理建設,沒有對Bartók有太高的心理預期,但接上我最愛的頭版HD580時的表現卻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我對HD580的認知是,下限很高、難出惡聲、但也鮮有能讓我感到驚豔的搭配,它具備一個很好的素質底子和基礎的鮮活度、能夠把它的音色進一步加強的話,前端必須有極強的音樂性和控制力才行。Bartók驅動HD580的表現讓我對它的聲音底子有了一個基礎的認知,或者說讓我感受到了強悍的解碼能夠帶來何樣的提升。給我感受對直觀的還是在空間感的表達上,HD580的結像和整個的空間感被等比例放大了很多,而非去把結像拉的細而銳來營造一種假象的層次感,而HD580能夠讓它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另一點在於它具備“現代”的透明度和動瞬態表現,

Bartók加持下的HD580聲音甚至出現了許多新頭戴都展現不了的高頻張力、弱音細節的層次感,如果說大部分時候HD580的資訊量是“綿裡針”,那在Bartók就是“充分且有控制力的撲面而來”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從驅動力引數來說,Bartók的輸出功率在頂級機器裡可能是吊車尾的那個,甚至也就比一些頂級隨身大那麼一丟丟,所以應付一些難推的硬茬雖然能夠表現出其一個基本的素質框架,但缺乏大開大合的能力、或者說“爆發力”有限。

以Timsok 1024為例,它在推不開的情況下就連基礎的低頻透明度都會有問題,但驅動上限並不高的Bartók卻把1024的聲音能量感給控制住了,低頻的那種蓬鬆感有所呈現、雖然在超大動態下的殘響釋放比大功率型的機器稍弱,卻不用擔心高頻過於纖細或者人聲乾巴的問題——Bartók的人聲是非常真水無香的那類、甚至有些“監聽”感,這也許是有些人評價它偏數碼味的來源。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如果是碰上ZMF的Vérité Closed、Meze的Empyrean這種厚聲型頭戴,那剛好是戳到了Bartók的強項上,

尤其是Empyrean這種在臺機和隨身上差距不大的、潛力較小的型號,更考驗的是解碼素質和調音修養、而非耳放部分的推力表現

,我甚至想說此時Empyrean的表現比代理商在展會上費盡心思搭起來的系統甚至都要好聽一些,安定感強、透明度高,人聲部分那種略蒙層紗的醇厚感增加了一些亮度和氣息部分的延展度。Vérité Closed的聲場有很好的規模、但並不適合一些粗線條的機器,

Bartók這種精緻而不銳利的結像表達和剋制的人聲厚度能夠在發揮Vérité Closed的韻味的同時、把聲場和透明度拉得更為極致,削弱聽感上的“封閉感”

,這樣的聽感搭配我在之前的任何機器上都沒有感受過。但短板也還是有的,Vérité Closed的密度部分沒有相比滿血版DA1的驅動來說讓我感覺到明顯的增強,當然了,這一點也剛好撞上了DA1的強項。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Bartók驅動我手頭的絕大部分動圈耳機都有很好的素質底子和控制力表現,除了上圖以外,還有奧產K701、SR60等,但我發現它驅動一些吃潛力的平板耳機時,對於密度的表達會顯得有些“死”,不能很從容地把寬鬆度和密度平衡好,除了之前提過的Timsok1024外,還包括和聲力的G200這種高密度、極低頻和大動態極為充足的型號。而對於耳塞玩家來說,它的單端就足夠帶來廣闊無垠的聲場、而且音色堪比一把“尺子”的同時還有很好的音樂修養。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你如果單純問我Bartók好在哪?我一定會回答的是解碼。但如果你要問我更推薦買什麼版本,我認為耳放版是更實用的,

在我看來它的耳放部分有一個基礎的推力、沒有在調音上“作妖”,已經算是滿足了那萬把塊差價的預期,但你若拿它去對比一個十萬檔的完整系統,那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我當然知道如果把耳放部分的電力分配給解碼能夠把聲音發揮的更極限,但在我眼裡耳放版的解碼已經相當極致、平衡、好聽,而且目前市場行情下二者的成交價似乎是沒有什麼太大區別的,能擁有一臺“All in One”的機器確實未嘗不可。

Bartók·印象——寫在dCS LINA釋出會之前

文末還是感謝品牌方能夠提供一個試聽機會,這份作業交的並不算完善,我這淺薄的臺機把玩經驗也不敢在文中把結論說太滿,就如標題寫的一樣,只是一個“印象”而已,我相信LINA系列的表現才是未來真正值得耳機系統的玩家期待的,歡迎關注後續的釋出會報道、包括LINA套裝我也會盡力加入下半年的評測清單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