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悲觀比樂觀更重要

有這麼一個實驗:拿出半杯水放在實驗物件面前,然後詢問:“請問你會怎麼描述眼前所見?”

有人說:“這杯子裡只剩半杯水。”

另外有人說:“再倒半杯水,這杯子就滿了。”

還有一部分人說:“這是半杯水啊。”

我們根據實驗結果做一個簡單的劃分:認為“杯子半空”的人就是“悲觀者”,認為“杯子半滿”的人則是“樂觀者”。那麼,只是單純看到“半杯水”的這部分人,又該怎麼稱呼呢?賽格斯特倫博士在《打破墨菲定律》一書中,將這個我們容易忽略的群體稱為“驗光師”。

簡單來說,“驗光師”往往無悲無喜。他們只是看到了“半杯水”本身,積極的和消極的都沒有想。所以他們既不悲觀,也不樂觀。

透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大概能夠定義樂觀了。可是要想說明白樂觀到底是什麼,還是不太容易。

有人說,樂觀通常表現為外向並且善於交際。比如,公司同事在週末時組織去唱歌,你也參加了。那你的行為算是外向善交際嗎?還真不一定。如果你一向是參與此類活動的積極分子,當然沒的說。可如果你平時並不喜歡聚會活動,這次是因為有領匯出席才勉強參加,那肯定不算;

還有人說,樂觀的人積極上進,家中一般都很整潔。那麼,週末你把家中打掃得乾乾淨淨,算是嗎?還是不一定。如果你平時就勤於打掃,可以這麼定義。但如果你是因為相親物件第一次上門,為了給對方一個好印象而去打掃,這並不算。

看吧,其實我們一直在說的,並不是某種單一的行為,而是一種行為模式。不管是參加活動,還是打掃房間,如果只是偶然為之,代表不了真實的內心。只有形成慣性的特定行為,才能展現某種特定的人格特徵。

而樂觀性格,或者說樂觀主義,正是人格特徵的一種。

就像上面的半杯水實驗,樂觀的人很容易想象自己能夠獲得一整杯水。即使暫時沒有得到,他們也會認為事情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所有的機會都對自己有利;非常悲觀的人則完全相反。

而“驗光師”的心思則非常微妙,他們不希望遭遇不幸,也不期待天上會掉下餡餅。

不悲觀比樂觀更重要

這種人看上去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但總比遭遇大喜之後再遭遇大悲要好很多。

“驗光師”的心態在生活中很實用。比如,照顧患阿爾茲海默、癲癇、帕金森等慢性疾病的親友時,如果能保持這種心態,對自己和患者都有極大的好處。

因為基礎治療只能延緩病症惡化,卻不能治癒。如果照顧者更關注患者的病情有無惡化,而不是徒勞地想著如何根治,心態會平穩許多。患者也不會因為照顧者憂心忡忡而心情沉重。這正是“驗光師”心態的合理運用,也就是:接受現實、關注現象本身。

有意思的是,同為患者親友,那些沒有親身照顧病患的人,更容易悲觀、焦慮。這是因為他們不清楚患者的病情,並且生活和情緒更加複雜。

因此,他們會遭遇更多的情緒對沖,不論是焦慮還是快樂,都要複雜的多。比如,家人的病情固然讓人鬱鬱寡歡,但順利完成工作也讓人振奮,給妻子舉辦生日宴會也能感受到溫馨浪漫。

因此我們也能得出另一個結論,那就是一個人擁有對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的抗性,並不等同於樂觀主義,他的生活也不一定順風順水。

於是,雖然把事情往最壞打算,卻又不期待它發生,這種不悲觀的態度,比樂觀的態度更有積極意義。

聽起來有點繞,那我們來舉例說明:

兩個原始人正蹲在山洞中,啃著甘甜的果子。突然,山洞外傳來了劍齒虎的低吼。樂觀的原始人心很大,他想:“洞裡有火,劍齒虎不敢進來,我只要不出去,它一會就走了。”另一個原始人腦洞更大,他先是擔心劍齒虎會不會餓極了衝進來,又擔心這猛獸會不會等在山洞外偷襲。於是他坐不住了,拿起武器出去檢視。他小心翼翼地轉了一大圈,並沒有看到劍齒虎的蹤影。但他還是放心不下,又在山洞周圍佈置了一圈陷阱,才安心回去休息。

講到這裡,是不是大家都覺得,把事情想得很糟糕的原始人,也太小題大做了呢?

不悲觀比樂觀更重要

實際情況是,很多時候,樂觀的程度並不是越高越好。

劍齒虎當然會有不顧一切衝進山洞,或者在山洞外埋伏的可能。如果原始人都過於樂觀,很可能就得葬身虎口。

可是把事情想得很糟糕,並不意味著悲觀地認為這件事一定會發生。相反,另一位原始人以主動出擊和防禦來應對突發事件,充分展現了積極的心理預期。

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這個案例。

假設原始人出洞查探劍齒虎會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像上文說的那樣探查成功,另一種是剛走到洞口,又在猶豫後放棄了探查。

其實,不管探查是成功還是失敗,他所面臨的壓力和恐懼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如果他折返回山洞中,壓力來自於退縮和顧慮。最終,他會由於沒能鼓足勇氣而後悔羞愧,還會被劍齒虎隨時可能出現的恐懼支配。

可是,如果他成功出去查探一番,那他面對的壓力,則是克服恐懼和化解危險所做的努力。最終,他得到了個體滿足和回報。

不難看出,這兩個選擇一個是積極的,一個是消極的。積極的期望預期,會使人更加樂觀,這種樂觀會增強動機和個體付出努力的程度。反之,消極的期望預期,會使人相對更悲觀些,這種悲觀會削弱動機,甚至會讓個體退縮。

綜合來看這個案例揭示的結論:樂觀不一定總有益,可是有益的行動卻要靠積極和樂觀來驅動。這該怎麼理解呢?

是要我們關注預期和動機。當我們面對壓力時,如果不被難度嚇倒,只考慮這件事情是否能夠解決,就算是有了積極的預期。知道事情能做成,決定付諸實踐的動機就會變得強烈,自然也就願意努力。

也就是說,遇事做悲觀的打算,是為了端正應對壓力的態度。

至於要有樂觀積極的預期,則是在促成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

總體來說,這當然要比單純的樂觀更具有實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