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不同版本的“樊勝美”,結局卻大不相同~

杭州現實版“樊勝美”——洛洛,意外溺亡後父母向其公司索賠。公司曾經拿出洛洛生前的釋出的微博截圖,斥責其父母對洛洛的壓榨。洛洛的好友也爆料:洛洛的父親經常會向她要錢,她用的手機都是媽媽淘汰下來的。在溺亡之前,洛洛曾經兩次嘗試結束生命。生前她是父母賺錢的工具,而且已經不堪重負。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不同版本的“樊勝美”,結局卻大不相同~

索賠結果:公司賠償10萬,另加6萬元的保險,共計16萬。而索賠的錢,父母要拿來給兒子買房子,網友唏噓不已:女兒一條命,兒子一套房!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不同版本的“樊勝美”,結局卻大不相同~

生活中也有很多現實版的“樊勝美”,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小時候一切好的,都是兒子的,女兒只有羨慕的份兒。

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習慣了最差的才是自己的,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說,這樣的女孩長大後她心中有一個“自卑”的內在小孩,覺得自己不好,也不配。即便是工作很出色,如果別人表揚她,把她推到臺前講話,她都會緊張得手足無措。因為她的內在小孩總是會提醒她——-“我不配,我應該靠後站”。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不同版本的“樊勝美”,結局卻大不相同~

長大後的“樊勝美”,有了自己的認知和需求,而父母仍舊不斷向女兒索取,為兒子準備未來。給女兒心理上帶來無盡的痛苦:一方面想滿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想和小時候一樣得到父母的認可,不想承認父母是不好的,是因為自己不好。

《療愈你的內心小孩》中分析,最高級別的不好是不能對外表達的,比如,“我不好”作為孩子的防禦,有的時候是為了保護父母,因為“父母認為我不好,可是我不能因為父母對我不好反對父母,就只能表現為不好”。這樣的表現出來的人物就像“蘇明玉”“房似錦”,她們都在“表現為不好”的路上與家庭分裂,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另一種表現就是,“我其實對父母是有憤怒的,我想攻擊父母,可是攻擊父母不是證明我更不好嗎?那我就攻擊自己”。比較常見攻擊自己的方式就是自殘,比如用刀片劃自己。

為什麼要劃自己?書中解釋:除了好劃、求存在感,這兩個原因外,最重要的是,這隱喻著對親密關係的一種破壞。最嚴重的結果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像洛洛,嘗試過割腕、吃安眠藥,或許是強烈的求生欲讓她放棄。然而最終,在與男友吵架後,凌晨兩點到錢塘江散心,不幸遇到漲潮,因一場意外了結自己。

很多“樊勝美”都能感同身受到,那種絕望和無助,當工作、家庭、生活壓得透不過氣來時,也會像洛洛一樣,在不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不合適的地方,用無所畏懼的方式解脫自己。但是求生的本能,又會讓她們在悲傷過後,繼續激勵自己活下去。

施琪嘉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說,如果我們在小時候得不到應有的關心、愛護和療愈,那個受傷的小孩就會停留在成長的時間點上,不再長大。即便我們成年了,內在小孩依舊是一個陰晴不定的孩子,它會變成我們失控的情緒,脆弱敏感的神經,久而久之,慢慢成為我們的性格缺陷。

現實版的“樊勝美”們,心裡都住著一個“自卑”的內在小孩,這樣的小孩都認為“我不配”“我不好”。怎麼來幫助這些人呢,書中提出三點:

首先一定要有一個環境,與父母建立新的關係。

這樣的關係會出現在,父母老了以後,性格變得溫和了,會向你認錯。例如: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與父親的和解方式。

二是新的關係也特別重要,具有滋養功能的關係能重新孵化親密關係。

我們身邊有這樣的“樊勝美”,在人生的路上會遇到治癒系的愛人,以前在父母眼裡所有的不好,在愛人看起來都是好的,在包容和讚賞的關係中,她們的內心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寧和、安全和自由。這時候她們的創傷得以療愈,內在小孩會慢慢長大。而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通常會是20年甚至更久。

更好的方式是主動去建立這種滋養關係。

少數的“樊勝美”會意識到自己有“自卑”的內在小孩,並希望能破解它,去主動尋找能幫助她們的人,比如閨蜜、治療師,在積極的評價中,會慢慢否認以前的不好,對自己的認識轉變過來。當接受的正面評價越來越多時,就會把那個不好的關係覆蓋掉。

少數的“樊勝美”是幸運的,懵懵懂懂間會遇到對的人,建立具有滋養功能的親密關係。而很多“樊勝美”一生都不曾瞭解過自己的內心,內在的創傷無法療愈,最終走向不歸處,亦如洛洛。

對於“樊勝美”和所有的女性來講,完成身份的轉換,還有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回到母親的角色,成為一個母親。而生育不僅僅是身體上遭受創傷,對產婦的心理上也是極大的考驗。最近幾年,網際網路平臺幾乎每個月都會報道,因為產後抑鬱而發生的悲慘事件。

產後媽媽發生抑鬱的原因,除了身體的生理因素外,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還追溯到幼年時期受到的創傷,那些從小遭受父母拋棄,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受到斥責的女性,更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症。

書中分析,因為這些女性在幼年時期沒有感受到被愛,她就無法獲得愛的能力,對孩子長期不耐煩。延續到下一代,她的孩子也就無法從她那裡獲得愛的感受,因此發展出挫敗的內在小孩。如此惡性迴圈,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如果自己的內在小孩不能長大,一生都會在父母的陰影下,重複父母的問題,教育出的孩子,也會存在同樣的問題。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作者施琪嘉,是我國知名心理學家,首批國家註冊心理督導師,也就是心理師的“諮詢師”。她主張在心理治療的臨床實踐中,要尊從中國人自身的特點,使被治療者回歸家庭,建立新的關係來覆蓋不好的關係。

這本書不同於其它療愈類心理書籍。與西方國家類似的書籍相比,它更切合我們的國情。與國內其它的同類書籍相比,它沒有高深晦澀的專業術語,更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書中陳述的案例就像昨天發生在你我身上的悲痛故事一般。

它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心理學書籍,用溫柔犀利的文字,這樣表達出“自我釋放的狀態”:“自我釋放是一個溫和的、自然而然的、讓人感覺如沐春風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產生某種成就感。但是個人的自我釋放不能張揚到讓別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受到傷害”。

也從專業的角度提出:在整合治療的過程中,用“新的滋養的關係治療舊的創傷性的關係”。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不僅是成年人心理療愈旅程的導航,更是父母育兒路上的一盞燈塔。

它涵蓋了孩子的5大需要,5種情緒和5個價值信念。讓我們在瞭解自己的內在小孩的同時,也看到孩子心智的成長。

書中說:“父母就像鏡子一樣,但有時它並沒有照出孩子的價值,反而照出了父母的陰影;父母把自己的陰影投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一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中”。作為父母,要成為一面積極樂觀的鏡子,照出孩子的價值,讓孩子在父母注視他的喜悅眼光中看到自己。

現實版的“樊勝美”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童年的陰影。不要讓洛洛的悲劇重演,努力活出“樊勝美”,積極瞭解自己的內在小孩,接受它,尋求新的滋養關係,開啟療愈的旅程,成為更加從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