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第一次看《小孩與鷹》(《Kes》)你無法不被那種真實質樸,幾乎不帶任何修飾的影像吸引,一如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那樣,平凡真實,卻也動人。英國礦區的小鎮,城鄉之間的差異,大片綠色的農場和灰黑的礦區層次如此分明。

這部肯·勞奇(Ken Loach)1969年的成名作只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至今仍被認為是勞奇導演生涯,甚至是20世紀英國電影的傑作。故事改編自1968年出版的小說《A Kestrel for a Knave 》,講述的是在工人階級家庭成長的小孩Billy Casper發現並訓練一隻鷹的故事。

工業區少年的成長孤獨

片名《Kes》是Billy馴養的那隻鷹的名字,中文片名被譯作《小孩與鷹》有種以為這是一部主要描述小孩與鷹的感情的兒童片,透過馴養鷹來表達少年人與動物那種天然的感情和純真。然而並非如此。

影片重點不在表達小孩與鷹之間的感情

,勞奇不矯揉造作,

恰恰相反,它會讓人有一種淡淡的傷感

。這種傷感來自青春期少年Billy的孤獨,這也是透過Billy馴養鷹來表現這種孤獨。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他出生在工人階級家庭,一個破碎的家庭。他與母親還有哥哥住在礦區小鎮的郊外。影片沒有交代這是英國的什麼地方,在原著中也只說這是英格蘭北部的小鎮。

在英格蘭的北部,重工業是主要的產業,這裡有大量的工人和勞工階層,這也成了勞奇後來許多電影故事發生的地方,比如最新的《對不起,錯過你》還有上一部金棕櫚之作《我是布萊克》,背景都是英格蘭北部城市紐卡斯爾。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成長在重工業的小鎮的少年人似乎很難看到什麼出路,Billy的哥哥Jud唸完書也只能當礦工,母親在城裡做工,為維持家庭生計忙於工作,自然不懂也疏於子女管教,Jud會欺負Billy,在缺乏照顧的環境下,Billy經常做出一些叛逆的行為,例如逃學、偷竊、打架。在學校,瘦弱的Billy也常常是被欺凌的物件,老師眼中他更是爛泥扶不上牆。

Billy的孤獨正是來自家庭與教育系統的雙重壓抑。他每天上學前都要先去幫人送報紙,送報紙有個好處,方便他追報紙上的漫畫連載。片中有一個畫面,他獨自穿過大片農場和樹林來到小山坡,山下遠處是礦區,坐在山坡上的Billy對眼前這片礦區並不陌生,它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的未來,但此刻Billy不用關心眼前這片未來,不用遭受來自學校同學和老師的欺凌和歧視,報紙上的連載漫畫可以讓他享受短暫屬於自己的快樂。

勞奇常常啟用一些非職業演員,以本色演出營造真實。飾演Billy的David Bradley當年只有14歲,在這部電影之前,他從來沒有過專業的演出經歷。Bradley瘦削的身軀,有點髒還有點雀斑的臉蛋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不難讓人聯想到特呂弗(Truffaut)傑作《四百擊》(The 400 Blows)的主角Antoine。實際上,當年就有影評把Bradley的演出與《四百擊》中讓-皮埃爾·利奧德飾演Antoine相提並論,並肯定Billy和Antoine一樣是大銀幕最偉大的少年形象。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四百擊》的Antoine

走不出工業區的工人階級下一代

就像特呂弗那樣,是電影把他從孤獨的問題少年挽救回來一樣,鷹的出現把Billy從孤獨和冷漠中拉了回來。雖說Billy未曾作奸犯科像Antoine被關進感化所,但馴養鷹令他第一次感受到精神的寄託和充實。

Billy發現了鷹,然後帶了回家馴養。他需要知道怎麼餵養,去圖書館借書需要大人的證明,他唯有在二手書店偷了一本關於馴養鷹的書。影片並沒有很詳細記錄下Billy馴養鷹的過程,勞奇僅僅通過幾場淡入淡出的畫面就交代完Billy從初次餵養到成功餵養的過程。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這種簡潔的處理手法也為後面Billy親述自己養鷹過程鋪墊,如前面用過多的畫面交代馴養過程,後面那場課堂上講述對觀眾來說吸引力就大打折扣。拍電影是一個取捨過程,不是所有內容都需要鏡頭呈現,哪些取哪些舍,它們之間如何權衡和呼應,當年才30出頭的勞奇在這方面的技藝顯然已深有認識。

課堂上那場Billy親述養鷹的過程毫無疑問是全片最重要也動人的一場戲

。他滿有自信地向同學介紹訓練鷹的技巧,獲得同學的掌聲。他的英文老師 Mr。 Farthing 亦主動地去了解他。Billy初次感到被他人認同的喜悅。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影片的結局無疑是悲傷的。但這種悲傷不煽情,而且真實,鏡頭不放大Billy的悲傷,最後的鏡頭僅以中近景的旁觀角度來記錄Billy埋葬鷹於泥土裡。Billy親手把鷹埋葬,同時也埋葬了自己短暫的快樂。後面的故事我們也許可以想象,他依然是那個孤獨的少年,仍然逃學、仍然做著白日夢,畢業他仍然逃不過像他哥哥那樣去做礦工的命運。

勞奇在影片中不僅在於描寫英國工人階級下一代真實的成長曆程,也從側面質疑英國的教育體制,這些工人下一代在這種體制下看不到希望,他們缺少向上遊的機會,生於重工業小鎮的他們似乎沒機會走出小鎮。勞奇這種左翼知識分子對勞工基層的寫實和關懷一直貫穿其創作到今天。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把自己短暫的快樂也一起埋葬

60年代的“廚房洗碗槽”現實主義

《小孩與鷹》誕生於1969年,但它的題材承接的是英國60年代初

“廚房洗碗槽”(kitchen sink)現實主義

。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英國出現一批有社會使命,內容描寫工人階級日常真實的寫實電影。“廚房洗碗槽”來自當時一些影評抱怨這些電影處理工人階級的現實生活包括包括廚房洗碗槽這種骯髒的細節。

它的源流有點類似法國新浪潮,當年英國導演林賽·安德森(Lindsay Anderson)和卡雷爾·賴茲(Karel Reisz)在牛津大學就讀時,在電影雜誌《場》(sequence)寫稿批判英國電影缺少社會性。後來兩人在50年代中推動自由電影運動(free cinema movement),實踐他們寫稿時的信念,拍了一連串反映英國工人階級不同層面的紀錄片。

《小孩與鷹》:伴隨孤獨的是看不見出路的未來

礦區是這類現實主義電影常有的背景

隨後從1958年到1963年不少英國佳作都有這種廚房洗碗槽的寫實風格,而且大致都有這些特色,比如低成本,啟用非職業演員;有強烈的社會性,帶有左翼自由知識分子觀點;主角多是年輕的工人階級;實景拍攝而且往往取景於工業區;對建制的質疑和批判。

彼時的勞奇雖未執導電影,但60年代初他已進入BBC當導演,而且深受這種寫實主義影響。他在BBC執導了電視單元劇《Cathy Come Home》,這部75分鐘的電視電影講述一對年輕新婚夫妻,以司機為業的丈夫因交通意外失業,導致債臺高築失去居所,最後小孩被福利部門強行接管。

這部作品不僅批評英國當時僵化的福利制度以及房屋問題,也讓勞奇闖出名堂。勞奇和監製Tony Garnett也因為BBC這段經歷開始合作無間,《小孩與鷹》Tony Garnett除了監製也參與編劇,兩人的合作長達13年。這篇文章寫到這裡查新聞才知道原來Tony Garnett在2020年1月剛剛去世,享年83歲。

參考資料:《閃回:電影簡史》 [美] 路易斯·賈內梯 / [美] 斯科特·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