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最近,頂流明星吳亦凡和女網紅都美竹的事天天上熱搜,無論開啟哪個社交平臺,吳亦凡的私生活紊亂的話題都穩據榜首。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18歲的女大學生都美竹和吳亦凡談戀愛,談了一段時間,吳亦凡突然失聯玩冷暴力,總說忙,但卻被媒體曝料和網紅小怡同學去包場看電影。

本來這種屬於娛樂圈的事,大家就當吃瓜,茶餘飯後笑笑就算了,誰知都竹美后來爆出更強勁的內幕,指出有團隊專門幫吳亦凡選妃,還專挑粉絲裡乖乖的美貌未成年女孩出手。

至於她自己,則是在粉絲聚會後被“迷姦”,並且指稱吳亦凡此前還有姦淫其他幼女的行為。

空口無憑,都美竹還附上了吳亦凡方面向她轉賬“封口”的記錄。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懂點法律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事情已經不是一般的男女八卦,也不屬於簡單的私德範疇,而是具有公開的刑事指控的意味了。

如果上述指控屬實,吳亦凡註定難逃法律的懲罰。

在知乎上,除了一片罵聲外,有一條高贊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

作者說:

吳亦凡背後的資本其實真的挺龐大的。

其次,做這種事兒的,大機率不止吳亦凡一個人。

原因很簡單,都美竹,不可能單方面聯絡吳亦凡的。

大機率是有老鴇子介入的。

那麼眾所周知,一個老鴇子,服務一個吳亦凡,不太現實。

往深了說,這很有可能是一個產業。

有著完整的鏈條。

如果你們讀大學的時候,有“好大哥” “好姐姐”

帶你們“長見識”,去所謂的“高階場合”玩

注意了,男生大機率被騙去做貸款,老鴇。傳說,帥的會被安排個30歲左右的“有錢姐姐”

女生嘛,還不就那一套~

我從這句話抓到重點是:

1。選妃是一個產業鏈。

2。這個產業鏈的物件主要是大學生。而且是熟人轉介紹的那種,報案機率低。

3。大學生們是半被騙半自願的。因為學生們智商都不低,被騙去了以後,做不做接下來的事還是可以選擇的,如果想來錢快,這就是一條快速致富之路。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從警方給出的通報看,都某並不無辜

在《為何善意會傷人》中說道:抨擊他人的人是為了指出"惡之所在",但實際上其攻擊行為早就超出了善惡的範疇,攻擊他人這件事本身就成了快感的來源。

在這個事件中,網友們都對吳的所做所為口誅筆伐,大家沉浸在攻擊的快感中,有沒有想過,我們其實是在被善意支配著。

我們可憐受害者,為受害者打抱不平,想把那些憑著自己有錢就胡作非為的人渣踩得從此不得翻身。這些都是千萬個有正義感的網友們想做的事。也是我想做的事。

但是我認為,大家要清醒一點,別光顧著罵了,應該把視角稍微放大一點,看一下作為受害者的都美竹,她做了些什麼。

她能去這些場所,能接觸到這個團體,不管是不是被騙,說明她在這場鬧劇裡,也並不是完全無辜的,而且後來也確實和吳亦凡談了一段時間戀愛。

為什麼分手後才報案,這是否牽涉到金錢,如分手費,我們很快可從警方口中得知。

我們作為吃瓜群眾,看著就好了,有些事,並不象表面看上去的那樣。有些人,會利用網友們的善意。

7月20日,吳亦凡的前女友林西婭髮長文迴應吳亦凡事件,否認自曝床照:七年終於等到正義。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據林西婭稱七年前被爆光的床照是被一個女性朋友蓄意接近和盜取並傳播的,並不是想假吳亦凡的流量來帶紅自己,當時網友撲天蓋地辱罵詆譭她不擇手段,導致她出門被戳脊梁骨,朋友遠離,喝下午茶被割破腳腕。

抑鬱一段時間後想重返舞臺,但還是被之前的事影響,更導致家人傷心離世,無奈遠走他國,至此不敢在外人面前提之前的名字。

事實證明,是網友們的善意被有心人利用來打壓林西婭了。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善意也有邊界,善意也有限度,過分的共情,雖然迎合了人們的想法,卻會影響人的理性判斷,導致我們好心辦壞事,有時候善意也會給人帶來傷害

網友們看上去是沒錯的,我們是站在吳亦凡的立場上想林西婭爆光床照的目的,出發點是想遣責這種不擇手段,借人上位的惡行。但這種不是建立在事實上的共情,導致我們傷害了無辜的人。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為何善意會傷人》對善意進行了重新解讀和討論。它的作者是日本的社會學博士堀內進之介,他透過這本書,深刻揭示了我們身邊種種以善意為名的暴力,從個人心理及社會層面深入探討了產生這種暴力的原因,並給我們提供了抵制暴力的“良藥”。

這本書說了這樣一個道理:你既不能以善之名傷害身邊的朋友家人,也不要讓別人以善之名傷害你。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心理成長平臺創始人◎潘幸知評價這本書說:

“共情陷阱”雖然迎合了他人的想法,但在那些根本停不下來的自以為是的“善”和別有用心的“善”之中,往往隱藏著最無聲的暴力。

只有當我們可以真正理性地內觀,思考行為的動機和結果時,才能真正抵制暴力!閱讀這本書,別再讓你的善失控,也別再讓別人以愛之名傷害你!

現在,讓我們來一步步瞭解一下,什麼是善意的支配,善意是如何支配我們的。

什麼是善意的支配?

堀內進之介說:

善意的支配就是用道德的名義賦予你某種選項,同時用理性的名義限制你挑戰它的可能性。

比如過分的共情。

網友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想當然地認為都美竹作為未成年人被騙上床,吳亦凡居然不認賬。這種社會人渣必須社會性死亡,這是我們作為正義之士舉起的道德旗幟。

正是在這樣的旗幟下,我們不會去追究都美竹到底有什麼問題,都美竹作為大學生,不把精

力放在學業上,而是去參加這種有目的的聚會(不管他的目的是選主持還想見明星)是出於

什麼心態?她選擇曝光這件事後面有助推手嗎?(把20幾個受害者聯合起來是需要相當大的

時間精力和組織能力的)。有金錢糾葛嗎?還是僅是單純的洩憤?

我們是如何被善意支配的?

1、誇大共情的作用

我們經常把"我們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掛在嘴邊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小父母也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太自私,要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

但是這個觀點有兩個bug。

第一,每個人都是無法取代的個體,人無法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也無法真正體會別人

的心情。所以不管一個人多麼愛對方,也會因為不懂對方的心情而痛苦。

第二,對一些做事不顧後果的人來說,比如自殺式襲擊的恐怖分子而言,自己被怎麼樣已經

無所謂了,哪裡還有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裡,以梵高為原型的男主人公,在四十多歲的某一天突然拋妻棄

子,捨去所有家財,遠走他鄉,只為追求一個縹緲的畫家夢。這種人也不知道什麼叫"站在

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而且道德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葉公對孔子說:"在我的家鄉有一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了自己的父

親。"孔子說:"在我的家鄉,正直的人和你講的不一樣,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

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裡,女主角斯庫特小時上學的第一天,碰到了很多倒黴事,還被

老師卡羅琳小姐批評了一頓,不許她以後跟著爸爸讀書認字。因為老師認為這是自己的工

作。斯庫特討厭老師的這個想法,甚至說再也不想上學了。但父親阿迪克斯告訴她,你要學

會一個跟人打交道的技巧,因為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瞭解一個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慮

問題。

站在別人家的角度考慮問題,又叫換位思考,是做人的教養,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但是理解並不是等於認同。人性是複雜的,很多時候我們幹一件事情原因有很多,內在的,

外在的,全域性的,私人的,真正的原因除了本人,誰也無法理解。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2、將對比賽規則的解釋強加給他人。

它以基於對委託人的善意、強行控制委託人的選擇的形式出現。

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京東淘寶無時無刻在研究你的喜好,只要你一開啟購物平臺,便有

無數符合你偏好的東西推薦給你。

比如你在淘寶上搜索了下華為手機,接下來你會發現拼多多,百度,微博,京東的廣告中展

示的都是華為及相關產品的廣告。

再比如,無論是搜尋引擎、社交網路還是音樂影片網站都有類似於猜你喜歡的功能,透過收

集你的使用習慣等資料,智慧判斷然後進行關聯,給出你喜歡的內容。

你在省時省力的同時,也被平臺支配了你的購物意識,因為你買什麼?在哪兒買?看上去仿

佛是你自己選擇的,其實都在它提供給你的購物選項裡。

整個社會就好像這個網際網路系統,讓我們一直以為已經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其實只不過是選

擇了一個,社會根據我們的偏好配給的某一個選項而已。

TED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演講,網路組織者先驅Eli Pariser,談網路的『過濾泡沫』——簡言

之,越來越智慧、個性化、聯想和相關性的網路,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會縮小我們

的世界觀,把我們困在一個『網路泡沫』之中。

但是,一個好的網路,除了投其所好,也需要它為我們介紹新觀念,新角度,以及新的人們

和不同觀點,而不是把我們全都孤立在一個個人網路過濾泡沫之中。

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有時候,我們也應該跳出自己熟悉的圈子、或者是智慧網路給

我們造就的『過濾氣泡』的桎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吳亦凡事件後面的深思:網友們的善意不該被利用

3、以"我是為你好"的名義,施恩即支配。

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利他主義,即從自身立場出發,非限定性、半強制性地讓對方接受自己特定的善意。

善意強化了管理,恩惠使支配被正當化——這是利他主義思維中強權性善意的最大特徵。

小時候,我們明明很飽了,還被大人說,吃這麼點怎麼行,吃多點。

長大後,被父母催婚,年紀這麼大了,還不結婚,我是為你好呀,不趕緊結婚生子,以後可怎麼辦呢?

離婚了,被父母數落,

你性格太要強了,當初不該找個一樣要強的;

可憐了兩個孩子,那麼小就沒有完整的家庭,要是能忍一忍就好了;

這些來自親人發自肺腑地分析和勸說,本意是好的,但是這些好意對當事人來說,是煩心

的,沒有幫助的,是粗魯的控制,根本不是溝通。

想充當救世主的親人的內心有一種聲音:我需要點醒你,你才能不會誤入歧途,才能被挽

救。我既然都對你施恩了,你還不乖乖聽話。

他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以自己的想法為中心,揭穿問題所在、告訴你錯在哪、提供建議的解

決方案,要你接受他們的建議。

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忽視了對方的感受和需求,好心地做了很多讓人不適的事情。讓對方感到被支配。

如何抵制善意的暴力

堀內進之介說:

人原本是自由的,沒有必要一定從給定的選項中進行選擇。只要稍稍“移動視角”,我們就可

以讓無意識中佔領我們社會的“知識”顯露出來,可以“讓人們經常注視著卻不曾看到的、漏

看的東西清晰地顯現出來”。接下來,我們只要根據需要做出改變就可以了。

社會和家庭經常有意無意地告訴我們:"你應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但作為獨立的個體,請

你多多思考事情和人生的可能性,不要把自己侷限在別人給你的選項裡。

四 結 語

我們每天都有可能被“善意支配”。這並不是異想天開,實際上我們每天都會受到網路平臺推薦功能的影響。

李方舟在《圓桌派》上說

一個不讀書的人,三觀只能由他的親戚朋友來決定,因為他沒有其他的收入渠道。

我們除了每天到網路平臺收集資訊以外,一定要多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瞭解各種各樣的

觀點,對人對事,對行為動機才能有更準確的判斷。才能真正地抵制披著"善意"外衣的暴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