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度持續3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紀錄,對比中國技術還有差距

1億度持續3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紀錄,對比中國技術還有差距

文/BU 稽核/張子揚 校正/知秋

如今,全球正在攻克核聚變難題,希望能打造自己的“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成研究熱點

在太陽的內部時刻都在進行著核聚變,並由此迸發出強大的能力。氘和氚是核聚變的主要燃料,這兩種物質在海水之中的儲量相當豐厚,不用為燃料枯竭而擔憂,並且燃料的獲取成本不算高。

而且,核聚變的過程的清潔、無汙染,其產生的核輻射也遠低於核電。

因此,多國科學家打造“人造太陽”裝置,希望能透過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穩定且持續的能源供應,解決人類能源危機。韓國便是其中之一。

1億度持續3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紀錄,對比中國技術還有差距

據瞭解,韓國在2007年便建成了自己的“人造太陽”——超導託卡馬克高階研究所(KSTAR)反應堆。在多年的不斷鑽研之下,韓國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2020年12月,韓國“人造太陽”創下了1億攝氏度執行20秒的成績,創造了世界紀錄。

而在如今,韓國又傳來新的重大突破。據Business Korea報道,韓國核聚變能源研究所創造了超1億攝氏度之下,等離子體超30秒的新成績,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這一成績表示,韓國在“人造太陽”領域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令人矚目。

1億度持續3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紀錄,對比中國技術還有差距

而根據報道,韓國團隊制定了新的目標,希望到2026年時能透過升級電源與透過鎢分流器,實現等離子體維持300秒的時間。能夠看出,韓國的發展野心很大。

較中國還有差距

不過,韓國的這一成績與我國相比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沒錯,其實我國也在攻堅“人造太陽”難題,並在這一領域成績斐然。

中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因此,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打下了頗為深厚的基礎。

1994年,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國家。在2006年時,我國自己的“人造太陽”——“東方超環”更是誕生,代表著我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研究邁上了新的高度。

1億度持續3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紀錄,對比中國技術還有差距

在今年的5月份,中國“人造太陽”打破了此前韓國創造的世界紀錄,做到了實現可重複的1.2億攝氏度101秒與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執行。

韓國雖然日前創造了自身新的紀錄,但仍離打破我國的這一成績有著不小的距離。能夠看出,我國核聚變的溫度與時間長度,都比韓國的成績更為優異。

這無疑令國人驕傲。

還需繼續努力

不過也要看到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韓國的成績,離真正實現可控核聚變都有著不小的距離。畢竟,模擬太陽內部的變化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僅核聚變產生所需的近3000億個標準大氣壓,就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1億度持續30秒,韓國人造太陽打破紀錄,對比中國技術還有差距

但是,面對日漸枯竭的化石能源,我國必須要攻克可控核聚變這一難題,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如今已有有物理學家分析,在2050年時,人類有望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到時結果究竟會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