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去哪裡了?

那個“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去哪裡了?

圖源網路

即將逝去的2018對於雷軍和小米來說可謂悲喜交加,喜的是成立8年的小米,終於在7月9日於港交所IPO,隨後股價短期衝高,7月18日,小米盤中一度漲至22。2港元的歷史高位,市值達4866億港元。

然而、此後小米股價持續走低,截至11月9日,小米股價收13。04港元/股,市值2980。25億港元,已縮水逾1500億港元。雷軍“市值翻倍”的承諾依舊遙遙無期,而小米為了實現“網際網路企業”的願景,卻在倔強而無奈地畫地為牢,人們不禁要問,那個當初以“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去哪裡了?

一、小米手機,為發燒而生

2010年4月小米公司正式成立,秉持“為發燒而生”的產品理念,將客戶年齡界定在25-35這個區間。在小米公司成立一年半以後,小米手機橫空出世。搭載定製的MIUI系統以及最新版本的高通處理器讓小米手機效能強悍,以強大的處理器、超高配置、時尚的外觀、超低價格等優勢,迅速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小米的殺招不僅是產品本身,親民的價格是小米成功的關鍵。當時的iPhone4價格仍在5000人民幣左右,但作為安卓手機的佼佼者,小米1售價僅1999元。價格為iPhone4的40%,被譽為中國的蘋果,一時間萬人空巷哄搶小米手機,小米神話就此拉開序幕。

小米1的巨大成功讓雷軍更加堅定,此後小米手機青春版、小米手機1S、小米手機1S青春版、小米手機2小米手機2S等不斷推出,發燒成了小米的代名詞。

二、紅米手機,“屌絲”的代名詞

2013年7月31日,當小米風頭正盛之際,小米戰略下行,推出了紅米手機,售價僅799元,紅米手機在年輕者、低收入人群中一炮而紅,一時間風頭無兩,讓盜版手機紛紛倒下。

購買紅米的手機人群,大多為工廠打工仔、打工妹、農村年輕人等,他們收入低,很多人普遍月收入兩三千元,學歷偏低,這部分人收入低,上升空間有限,也就制約了他們對MINU的消費能力,而紅米由於售價千元內,靠硬體賺錢幾乎不太現實,如果軟體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收入,自然會影響到小米的長久發展。

紅米作為千元內機型,在前期為小米市場份額的掠奪立下汗馬功勞。但無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紅米Note 2手機虛假宣傳一事、紅米Pro幾乎是小米有史以來差評最多的手機,三大賣點全部淪為槽點……紅米在人們心目中形象大跌,也自然影響了小米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昔日的強悍“戰將”紅米,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停止增長的局面下,逐漸成為小米品牌走向中高階的障礙。雖然網際網路有“得屌絲者得天下”的說法,但對進入換機市場的手機廠商間的競爭而言,“屌絲”的作用正在極具地被邊緣化,如今“屌絲”形象也成為小米走向中高階的累贅。

三、小米生態圈,遠見OR短視?

自2013年,小米啟動了生態鏈計劃伊始,到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4家“獨角獸”公司(市值或估值超過10億美元),16家總資產過億的企業和90家專注於發展智慧硬體以及生活消費產品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可以說,小米生態圈成績斐然,藍圖漸成。

小米的生態圈,主要圍繞著硬體生態圈進行佈局,網際網路服務和軟體服務進行掩護。硬體生態圈又包含了:手機、電腦、智慧家居、可穿戴裝置等。小米手環、插線板、移動電源、耳機音箱、空氣清淨機、淨水器、平衡車、小米掃地機器人……小米生態圈的產品越來越多,彷彿一夜間,小米已經無所不能,無所不包。

那個“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去哪裡了?

圖源網路

有投資人曾指出,生態鏈上的公司即便產品很好,一旦離不開小米的流量,也會發現原來的定價全部偏低根本繃不住。而不管小米模式如何先進,如果作為入口的硬體業務崩盤,後面的各種故事都煙消雲散。

相較於小米生態圈的快速發展,小米的專注心越來越弱,小米產品的質量也失去了當初的發燒特性,失去了讓人驚豔的表現,由於小米生態鏈的急於求進,在頻頻製造“獨角獸”的同時,小米的品牌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其中小米淨化器風波已經讓小米多次處於輿論漩渦之中,小米床墊有大量的負面評價與投訴。

如果這些負面資訊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影響到小米生態圈的發展壯大,甚至會危擊到小米生態圈。

樂視網從一家影片網站起家,藉助資本市場,擴張為擁有三大體系、橫跨七個行業,涉及上百家公司和附屬實體的大型集團,曾經樂視生態圈盛極一時,然而一夜之間轟然倒塌,欲速則不達,希望,激進的小米生態圈能循序漸進,健康發展,避免樂視生態圈曾經的失誤,笑到最後。

四、缺乏核心技術,小米還能走多遠?

董明珠曾說過一句震驚業內的名言:“我說雷軍是小偷,他不敢告我。”這句話的意思是諷刺小米沒有核心技術。

首先,小米目前未能掌握自己的核心科技,從晶片、螢幕到系統,仍是外國企業的專利。今年中美貿易戰中興事件不得不令人利劍高懸,誠惶誠恐,如果小米不能在核心晶片等領域實現突破,前景不妙。

另外,雷軍號稱小米今後的硬體利潤率不得超過5%,而作為硬體入口的小米手機和紅米手機今年銷量並不如人意,以硬體起家的小米如果不能很好保證其未來“網際網路產業”的利潤,可能很難支撐它的高估值。

雖然小米如今已經成長為巨型獨角獸利率,也已登陸資本市場,市值達2980。25億港元,但缺乏核心技術的小米能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別忘了為什麼出發,別忘了最初的夢想,8年時間,小米從0開始,如今已經長成參天大樹。然而8年來,小米腳步匆匆,忙著趕路,以至於忘記了“為發燒而生”的最初誓言,一味求大求全,追求使用者規模、追求大而全的生態圈,卻忽視了以產品為核心的理念,忽視了核心技術的打造,希望未來小米重拾“為發燒而生”的初心,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夯實生態圈、提升品牌力,重新讓人們為之瘋狂!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