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抖音、快手的重度使用者嗎?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手機刷不停

很多人一刷起短影片來就控制不住自己,看短影片的時候,腦中釋放的多巴胺讓自己很是快樂。

雖然多數影片並沒有什麼價值,只為博得觀眾的一笑,但也有的讓人看完後仍回味無窮。面對這樣的作品,我們不禁會發生這樣的感慨:人家是怎麼想的,能創作出這樣的影片來?

其實在工作和生活中,好想法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只是很多人每天一復一日地重複著相同的事情,新的想法對他們來說彷彿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

怎樣才能想出好想法?按照套路能想出好點子嗎?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對於這些問題,《人工智慧時代的超思考法》給予了回答,併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思考的大門。

《人工智慧時代的超思考法》的作者是日本的野口悠紀雄。他1940年生於東京,工科男出身的他進入日本的大藏省(相當於中國的財政部)工作。之後可能是政府財政經濟的工作經歷讓他對經濟學產生興趣,於是到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最終獲得博士學位。此後便躋身學界,在多所大學任教,併成為日本知名的經濟學家。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作者照片

作為一名學術界人士,他始終保持著對時代最新趨勢的關注。不時有新的作品問世。比如《資訊經濟理論》《泡沫經濟學》《超級整理法》《區塊鏈革命》《超級AI整理法》《比特幣和區塊鏈入門》等。他的作品曾獲日經經濟圖書文化獎、三得利學藝獎、吉野作造獎等獎項。即便已逾古稀,他仍然有著旺盛的創造力。年近八十的他就出版了這本關於思考方法的書。

在日本,有一種型別的書很受人們歡迎:文庫本。這種型別的書開本較小,便於攜帶,定價也很便宜,內容多以普及為目的,很多人在地鐵、電車上閱讀這樣的書。本書也是這種型別的書。

雖然作者是著作等身的經濟學家,但他的視野並不侷限於經濟學,時下火熱的比特幣、區塊鏈他都曾涉獵。為什麼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這本書可以算作是他的回答。

作為一本“文庫本”的書,本書的內容和結構看上去還是比較簡單、輕鬆的,主要圍繞“如何產生新的想法”進行闡述,引用了大量科學家、藝術家的例子。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作者提出的一些觀點頗讓人耳目一新。如以下幾個:

不管什麼樣的想法,其實

質是

已有元素的特定排列組合。

雖然我們不能窮盡所有排列組合的,但我們的大腦卻有一種直觀判斷的判斷能力,藉助這種能力能夠排除一些無用的組合。

不斷思考是前提。

其實這一點並新鮮。我國有句俗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詩經·關雎》可以作為這一觀點的真實寫照:寤寐思服,輾轉反側。

“抄襲”是產生想法的重要途徑。

當然這裡的抄襲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抄襲,而是藉助“模型”將現實加以抽象。

學會利用AI時代的工具進行思考。

語音識別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用語音輸入做筆記方便而快捷。製作自用資料庫作為輸入的資料庫可以用想出想法提供子彈。

避開錯誤的思考方法和想法的敵人。

有些所謂的思考方法輕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其實很難發揮出作用。而想法的敵人更多,拒絕思考、逃避思考的人,扼殺想法的機構。要想有想法,就要離他們遠一些。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模仿”是產生想法的重要途徑

這些觀點並不是作者的異想天開,是有著其理論基礎的。

想法孕育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沉浸期、潛伏期和啟示期。那些看似偶然的發現,如阿基米德發現浮力,並非偶然。只有經過不斷思考的沉浸期,才能經由偶發事件的觸發,產生重大的發現。而所謂模仿就沒有創造,則是建立在套用已知的模型解決新問題的基礎之上。

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思考方法。如為思考而進行對話和討論,包括頭腦風暴、與書籍展開對話等,再如逆向思考的步驟,還比如如何讓走路產生想法等。

如果一下子記不住書中的內容,不妨記住作者總結的關於思考的五個基本法則:

一、創造並非獨創,而是來源於模仿——看你會“抄”不會“抄”。

二、不要遵從“指南式思考”方法——按所謂套路思考是行不通的。

三、頭腦中裝入必要知識——保持足夠輸入。

四、創造益於思考的環境——排除干擾,尋求外腦。

五、有強大的動力——好奇心是思考的最大原動力。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

如果還是對想出想法沒有概念,每一章的後面都附有一個思維訓練的小遊戲,開動腦筋試一試吧。比如,改變上下班的通勤路線,搞搞無傷大雅的惡作劇等等。

這本書不是教你直接拿來用的思考“套路”,正如中國俗話說的: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遵循作者的五條基本法則,並不能保證你立刻就能取得想要的結果,但它可以提高想法出現的機率。只有不斷去實踐,才會有好想法的湧現。

最後吐槽一下這本書的書名。作者用了“超思考法”(超発想法)的說法,但並沒有對其進行解釋,我覺得這個“超”字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涵義,只是在AI時代多了幾個基於AI技術的工具,這個“超”更像網際網路剛興起時流行的“超連結”中的“超”。

順便說一句,看抖音、刷快手打發時間可以,但並非一個好的激發想法的方法。

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開動腦筋,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想出好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