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科斯交易成本學習筆記)

1

科斯——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科斯最重要的研究是1937年發表的《企業的本質》,以及1960年發表的《社會成本的問題》,這兩篇文章最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基於“交易成本大於零”這一假設的經濟分析。這兩篇文章使得科斯於1991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科斯交易成本學習筆記)

科斯在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典禮的演講中, 提到了一箇中國人的名字———斯蒂芬· 瓊, 他就是張五常先生。據說 1967 年張五常在芝加哥大學做研究工作時, 有機會與科斯一起討論交易成本和產權制度問題。一天,他對科斯說, 社會成本 (交易成本) 的關鍵是合約的約束條件, 科斯聞言拍案而起, 終於有人明白我的理論了!

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科斯交易成本學習筆記)

科斯在以 「生產的體制結構」為題的獲獎演說中曾提到:「我並不想表明它是我一個人的成果。和其他人一樣, 奧利弗· 威廉姆森、哈羅德· 戴姆西斯和張五常對這一課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沒有他們和其他許多人的工作, 我懷疑我的著作不會得到人們的認可。」他還說他的經典之作 《社會成本問題》的部分內容 「是我在 20 世紀 60 年代與張五常的幾次談話的結果」。在 1991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典禮上, 科斯特別邀請了張五常參加。

科斯創立交易成本和產權制度的理論幾乎可以與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的 「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相媲美, 他對古典經濟學的偉大貢獻是當之無愧的。然而,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論得到社會承認卻經歷了相當曲折的過程。從他對古典經濟學中有關價格機制的基本假定前提的質疑, 到自己的理論遭人質疑, 再到質疑者自己認錯及得到權威的承認, 並最後獲得諾貝爾獎, 其間經歷了整整 60 年, 跨越了半個多世紀。

2

企業為什麼存在?

什麼是“交易成本”?

在《企業的性質》這篇論文中,科斯研究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企業為什麼會存在?哲學家總是研究這樣根本的問題,而我們需要學習的,正是這樣的思維方式。如果你經營一家企業,思考過這世界上為什麼會有企業,可能就更能理解這世界上為什麼會有你這家企業,你就能找到基業長青之道。

科斯的結論很簡單: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降低了社會的交易成本。比如日本最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他自己的設計師品牌非常昂貴,但你今天只要花200元去優衣庫買個設計師聯名款,也可以擁有他設計的服裝。比如海南的水果釋迦,你只要去水果超市,就可以買到,而不用專程飛去海南。

交易成本,顧名思義,就是“由交易行為帶來的成本”,但這其實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含義。

威廉姆森有一個形象的比喻,交易成本就像物理學中的摩擦力。或者,簡單理解,“麻煩”就是交易成本。

想吃飯,要找一個合適的飯館;想理髮,也要找到一家心怡的理髮店。無論是購買商品還是服務,交易是兩方或多方的事,所以交易的第一件麻煩就是找到交易的物件。然而,可選的交易物件往往有很多,比尋找更麻煩的是比較——可以到現場看,但要承擔“磨鞋底成本”;也可以找朋友推薦,要承擔“電話費成本”。此外,交易要見面的話還有交通成本,商品要郵寄的話還有物流成本等等。以上都屬於第一類交易成本。

第一類交易成本的存在,讓“依然能達成的交易”總剩餘減少,讓“總剩餘過小的交易”無法達成。

比如,甲有一樣商品要出售,心中的底價為10元,而乙對願意購買該商品,對它的評價是15元。如果雙方見面交易的成本是3元,則交易依然能達成,但雙方因為交易得到的總剩餘只有2元;但如果見面交易的成本是6元,則雙方根本不會交易,因為總剩餘還不足以彌補交易成本。

首先,單個人和單個人之間的交易,交易成本可能不那麼大,但不難想象,如果是很多人和很多人之間的交易,產生的“連線”數是指數增長的,那麼總的交易成本將非常大。因此,這些交易成本給了企業存在的空間——透過集中的生產、宣傳、交易,一家擁有1000個工人的企業,大大降低了1000個工人分別生產並尋求銷售的交易成本,而且細緻的分工和生產裝置的引進,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當然,企業的規模也不會趨於無限大,因為企業在組織工人生產時,管理成本也會隨著規模的增加而上升,當企業的組織成本上升到跟工人自由交易時的交易成本持平時,企業的規模也就達到了最大。

在企業內部,實際上是用了一種區別於“價格機制”的機制來配置資源——由企業家決定工人的分工和產品的生產——之所以這樣,可以理解為,當滿足一些特定條件下,企業內配置資源的方式,有著比價格機制更低的成本,即所謂的“制度性成本”。

其次,在上面的例子中,企業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也因為引入了分工和機械裝置,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但還有一些企業,單純透過提供“降低交易成本的服務”存在在市場上,比如推出“美團外賣”等一類軟體的公司。他們透過最佳化點餐體驗,降低買賣雙方交易成本的方式,輔以推廣初期的大規模補貼,以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等到競爭對手的資金難以為繼,佔有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吃飯者和餐廳的“不可替代性”,亦即“議價能力”,可以因此分得雙方交易總剩餘的一部分——只要這部分剩餘不超過它所降低的交易成本。

綜上,如果在交易中感到“麻煩”,那往往就是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存在,給了企業存在的空間。

另外,“合同”也是交易成本。

比尋找、比較、交通、物流等交易成本更隱晦一些的,是類似“合同”的一類交易成本。

“合同”在這裡是一個泛泛的表述,為求簡單但也失於準確,更仔細地說,它有兩層含義:第一是經過討價還價,規定交易的執行方式;第二是保證交易的執行效力。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說,比如甲將自己的技術專利出售給乙,這實質上是一個複雜的權力轉移——甲可能完全出售自己專利的所有權;或者只允許乙在一段時間內運用自己的專利牟利,之後會收回;或者對專利使用方式作出更細緻的界定,等等。那麼,為了按照自己的意願將合同寫得足夠清楚,雙方需要經歷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並可能需要諮詢相關專家,一來檢查合同的嚴謹性,二來保證合同與現行法律沒有衝突。此外,等到合同簽訂完畢,如果出現了一方違約,另一方可能動用公安、法院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以上整個過程中,討價還價、諮詢專家、公安、法院,其實跟交易本身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為了保證合同清楚、有效力,也帶來了一定的成本,這便是所謂的“合同”交易成本。而如專家、公安、法院等等,也可以理解為因交易成本存在而存在的社會角色。

另一個相似的例子,在房屋交易、二手車交易等市場中,因為交易雙方可能存在著“資訊不對稱”,需要中間方來作品質檢驗和擔保,也會帶來交易成本。此外,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需要了解企業的運營情況以做出投資決策,企業財報所蘊含的會計、審計成本,也是交易成本。沿著這個思路考慮下去你會發現,為了保障經濟活動中“合同”清晰、有效力,整個社會其實承擔了巨大的交易成本。

以上如尋找、比較、交通、物流,合同等交易成本,就好像經濟活動中的“摩擦力”,看似無關痛癢,但實際上對經濟活動的組織有著深遠的影響。

張五常在他的《經濟解釋》中提到了諸多有關交易成本的內容,但他並不滿意“交易成本”這個翻譯(英文是Transaction cost),因為他認為交易成本有更廣泛和深入的含義。

尋找、比較、交通、物流等交易成本和因為“合同”產生的交易成本——這兩類,張五常傾向稱其為“交易費用”。在此之外,還有第三類——因為“資源配置機制”產生的交易成本——張五常傾向稱其為“制度費用”。

關於“制度費用”,張五常認為,任何一種配置資源的機制,無論是價格機制還是非價格機制,都必然對應著一種“制度費用”,而人們到底會選用哪種機制,取決於在具體的現實條件下,“制度費用”最低的是哪一個。

比如,人們用價格機制來配置生活中大部分商品,但教室中的座位往往採用“誰到得早誰先挑”的非價格機制——因為採用價格機制帶來的“制度費用”太高了,超過了其配置結果所增加的收益。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也採用的是非價格機制,因為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由企業家來安排生產計劃和人員薪酬,“制度費用”也會大大降低。

如果把國家當作一個巨大的企業,在國家內部雖然大部分資源配置還是採用價格機制來完成的,但如政府公務員、公安局、法院、檢察院、軍隊等等,其職務和薪酬往往並沒有那麼“市場化”,而他們又是維持整個國家內“價格機制”運轉的重要角色。所以,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薪酬可以視為配置其他資源的價格機制的交易成本——這部分薪酬很大比例上來源於稅收,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其價格機制的制度費用多少,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為稅收的多少。

另一方面,除了稅收這個顯性的表現以外,

因為機制不健全、激勵不準確或不足,導致的“價值耗散”,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隱性的“制度費用”。

比如中國過去在農村採用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的幹勁兒更足,產量增加,也意味著在那之前的機制導致了大量“本應產出的價值被耗散”,這其實也是“制度費用”。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回到還嚴重依靠皇帝及整個官僚系統配置資源的封建時代,因為商業落後,缺少價格機制配置資源,大量本應產出的價值被耗散。而且,封建官僚系統的管理成本隨著人口的增加不斷上升,為了維持統治,稅負越來越嚴重,直至最終無法維持而走向崩潰、戰爭與改朝換代。

所以,

從理論上講,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越“大”,因為其管理成本是隨國家規模呈指數增長的,也就面對著更大的制度費用——體現為更高的稅收,以及更多不準確、不足激勵導致的價值耗散。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儘可能全面、深入地引用價格機制,首先,可以大大降低維持整個機制運轉的成本(政府只是作為“守夜人”);其次,價格機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持激勵的準確和充分,減少價值耗散,使得整個國家的總產出提高,讓國民能夠享受更多的財富。

小結:“交易成本”是個廣泛的概念,有多個層面上的體現:

單次交易中的尋找、比較、交通、物流等成本

討價還價、訂立合同並保證效力的成本

維持一種制度執行的成本

一種制度因為不健全、激勵不準確或不足導致的價值耗散

以上,統統都可以理解為交易成本。

事實上,

交易成本在最後這一層面上的體現,是其最本質的特徵,正如張五常在《經濟解釋》中指出的:雖然叫“交易成本”,但它並不侷限於“交易”和“價格機制”,其本質是一種價值耗散。

沿著這個思路想,購買食物是為了得到維持生命的能量,那麼走路、排隊結算花的時間等是交易成本,甚至連做飯、吃飯的時間都是交易成本;看網路公開課是為了得到知識,那麼如果影片拖沓不如看文章得到乾貨的速度快,多花的時間也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無處不在,因為價值的耗散無處不在——對於實現一個目標,所有不與實現目標直接相關的環節都是價值耗散,都是交易成本,這豈不是讓人難過?那麼,我們如何能儘可能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對耗散價值的“打撈”呢?

首先是“專注”,儘可能省掉不必要的環節,直奔目標而去,所謂的“少做無用功”;

其次,不要“太專注”,不要忘了抱著一個享受過程的心態,吃飯的時間可能是被耗散的價值,但如果考慮到品位美食的幸福感,它便不是了;

第三,妥善利用被耗散的價值,比如在網路公開課影片的頁面中插入廣告,便是平臺方在打撈耗散的價值。

張五常說,凡是一個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因為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不需要“配置資源”,哪怕是兩個人,因為人的慾望無限與資源的差異性,資源便是稀缺的,也就需要配置,這時,不管是透過什麼機制,都會有交易成本。理解好了交易成本,也就多了一個看待世界的視角。

3

為什麼存在那麼多企業?

什麼是企業的邊界?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既然企業能夠降低交易成本,那全世界有一個企業不就行了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企業呢?人類有沒有進行過只有一個企業的社會試驗呢?有啊,就是計劃經濟。結果發現不行。不行在哪裡呢?

科斯提出第二個結論: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會上升,當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超過了外部的交易成本,企業的規模就停止擴張了。

擴張和合並,都是企業的本能衝動,但為什麼企業合併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呢?商學院的課程分析了很多企業文化融合衝突的問題,究其根本原理,還是內部交易成本的上升。我們只看到外部的業務協同效應,只想著做大做強,甚至希望透過合併來建立壟斷。但是,內部交易成本的上升,會侵蝕所有合併帶來的利益。否則,一路發展下去,豈不是又走向全世界只有一家企業最好?

有了交易成本這個概念,科斯對企業的邊界做出了回答,他認為,

企業的邊界在這裡:企業的規模會擴張到這樣一個程度,企業內部再組織一個交易所需的成本正好等於透過公開市場交易,或者在另一家企業組織這項交易的成本。

科斯認為,之所以會有企業,是因為一些交易無法透過市場機制完成,或者說,透過市場機制完成的成本很高

,這個成本叫交易成本。舉個例子,一家汽車製造公司不會自己生產車窗的玻璃,因為很明顯他在市場上購買玻璃的成本低於他自己生產的成本。這樣的供應商很多,一家倒閉了或者不合作了他還有另一家,不擔心自己會買不到車窗玻璃。也就是說,公司不會自己專門組建一個分公司或者部分來專門生產車窗玻璃,那麼這裡就是這家公司的邊界了,他的邊界不會把生產車窗玻璃囊括在內。

但是另外一些零部件,例如車身,如果這家公司不生產而是從外面買,他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供應商可能隨時提價,因為這東西專業性比較強,本專門為車廠生產的車身,除了這一家其他地方未必買得到,並且交易成本很高,你可能會被這家供應商要挾,會被臨時加價,或者修改合同,或者在其他方面對這家供應商讓步,因為他覺得他吃定你了。如果你搜尋其他相似的供應商,費時費力,這些都是交易成本。既然這樣,企業就不會把發動機,車身等從市場上購買,而是選擇自己生產。這裡也體現了企業的邊界,對於這家企業來說, 發動機,車身在邊界內,而車窗玻璃在邊界外,其他零部件同理。

這就回答了企業的起源與邊界問題,

因為有些活動在市場上交易成本太高,所以要自己生產,自己生產,就是公司的意義,也是公司的邊界。

還是以剛才的汽車製造商為例。如果有一天他發現有的零件本來是從外部購買的,但是後來因為一些原因發現這樣交易成本太高,他就會考慮收購這樣的企業,或者成立子公司生產這個零件,企業的邊界擴張了。這樣的例子比較多,典型就是市場上的兼併與收購(Merger and Acquisition)。同樣的,如果企業發現獲取一個自己生產的零件的交易成本很低,那麼企業就可能捨棄自己生產,轉而從市場上買,企業的邊界收縮了。

科斯的交易成本原理(科斯交易成本學習筆記)

威廉姆森詳細分析了交易成本的三個影響因素:

(1)交易的不確定性。

這個好理解,如果你要買一個零件,結果經常今年買得到明年買不到,買不到就要搜尋其他廠商,然後重新考察簽約等,這些都會增加交易成本。

(2)頻率。頻率越高交易成本越高,

一個零件一年採購一次和一個月採購一次,交易成本必然是不一樣的。

(3)資產專用性。

如果某項資產只對於特定關係有價值,例如專用裝置,那麼其專用性就高,資產專用性越高,交易成本也越高。不確定性和頻率不一定導致企業把這項交易納入企業邊界,但資產專用性會。就像前面汽車製造商的例子,車身是專用性較高的零件,例如,給雪弗蘭用的車身就不能給通用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會選擇自己生產車身,而不是從外面買。

用交易成本理論可以解釋很多問題。

(1) 造還是買?

從交易成本的角度,資產專用性越高的零件越應該自己造,越低的零件越應該從外面買。資產專用性低的零件市場上到處都是,購買的交易成本不高,自己生產反而生產成本高。

(2) 為什麼要事業部制?

現代很多公司為什麼要搞事業部制度?以前的單一制度,如果要完成一項任務,各部門資訊不通,各自為戰,完成一項任務的交易成本很高。但是事業部制下,每個事業部有獨立的生產,銷售,人力,財務等部門,這時,為了完成一個任務,這些功能性部門之間的交易成本就明顯降低了。

(3) 收購還是不收購?

企業為什麼要收購一些公司,特別是收購一些上游廠商?因為企業發現如果不收購,購買這類零件的交易成本太高,收購了就有個專門的子公司生產這類零件。總體來看收購後的生產成本低於從外面買的交易成本。

即使交易成本理論回答了企業的存在原因與邊界問題,但這個視角依然受到許多學者的質疑。

(1) 交易成本理論建立在理性人基礎上,認為人只追求效益最大化,只考慮經濟因素,其他的因素都不考慮,例如政治因素,人的社會網路。企業收否收購一家公司,有時不是因為交易成本高,不是為了增加利潤,而是企業非經濟因素。比如,額外增加商譽,掏空公司資產等政治行為,或者為了消除潛在對手,例如Facebook收購WhatsApp等社交軟體,收購不是為了增加利潤,而是消滅潛在對手。

(2) 交易成本定義不清晰。雖然至今許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對交易成本的定義,但交易成本始終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因此也不可測量。

(3) 交易成本的作用被誇大。威廉姆森認為節約交易成本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目的與作用。許多理論的提出者與擁護者都會誇大某一理論的作用,無可厚非。

4

交易成本原理與企業運營

交易成本原理可以解釋和指導企業的一切工作。企業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降低內部交易成本的工作。內部交易成本主要是整合和協同,是複雜利益機制和人際關係,整合與協同的背後是交換、妥協、忍讓和包容。設計組織架構、經營管理制度、獎懲機制,或者搞組織變革、合夥人制、股權激勵,是為了降低內部交易成本。

第二類,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工作。所有的品牌營銷工作,都是為了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包括STP, 4P,BRAND,CRM。

科斯交易成本定律告訴我們:企業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降低社會的交易成本。企業只有保持內部交易成本低於外部交易成本,才有增長潛力,內部交易成本較外部交易成本越低,企業活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