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遙遠的救世主》,2005年出版,作者豆豆,豆瓣評分8.7。

由其改編的電視劇《天道》,2008年上映,豆瓣評分高達9.2。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對《遙遠的救世主》這部作品的評價,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該書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

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

”。這是一本用愛情、商業、父母、職業、社會的故事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

人生、愛情、商業、父母、職業、社會的故事後面,透著深深的禪意。

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跟《西遊記》一樣的佛經

(《西遊記》個人把它歸到佛經,當做佛經看)。

效力於德國一傢俬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將從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後來又良心發現,退出了公司。

回到古城“隱居”時,認識了從小在法蘭克福長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隊任職的女刑警隊員芮小丹。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一對音響發燒友演變成了一對愛情發燒友,同時因音響開啟了對王廟村的扶貧。

看了電視劇,讀了小說,靈魂受到了洗禮,

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一、誰是救世主

丁元英是一個對商業市場規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入理解的“明白人”,更像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中間人,是一個能破譯文化密碼的人,是一個事情還沒有發生就能知道結果的人,源於他對文化的悟道和人性的洞察。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丁元英和韓楚風說過:中國為什麼窮?就窮在幼稚的思想上,窮在期望救世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種依賴心理,是一種弱勢文化表現。

1、依賴他人,靠不住

音響發燒友馮世傑在曉明的店裡,遇到了前來看音響的丁元英,故意找茬認識了丁元英,千方百計打起了丁元英的主意,請他指點王廟村的出路,讓村裡的日子迅速富起來。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丁元英對王廟村的扶貧,是送給女友芮小丹的禮物。也是一種破譯文化密碼的舉動。

王廟村扶貧計劃開始,馮世傑等人就把丁元英當成了改變命運的救世主,以為有了丁元英,一切都得救了。

丁元英對馮世傑等人說:“扶貧的本質在一個扶字上,如果你根本沒有打算站起來,老天爺來了都沒用。

丁元英想做的是,

造血式扶貧。

馮世傑等人要的卻是,

輸血式服務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最終,在和樂聖因摩擦現場調解不成,馮世傑等人相繼退出股份,不願意承擔損失。也就無法享受公司度過難關後帶來的分紅。

高人只能指路,至於路怎麼走,遇到困難怎麼解決,還得靠自己的心靈、大腦和雙腳。

2、投機貪婪,靠不住

格律詩公司的勝訴,把劉冰在精神上拋進了痛苦的深淵,僅僅一個錯誤的判斷,就讓他與那個盡在咫尺的錦繡前程插肩而過。那是一種煎熬、巨痛。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在絕望的邊緣,丁元英給了劉冰一個檔案袋,告訴劉冰只能用來保住工作,不能用來成為要挾公司的籌碼。可是劉冰卻是欣喜若狂,使他看到了一線曙光,似乎抓住了命運的主宰,劉冰把這個檔案袋當成了新的救世主,將飛黃騰達的機會寄託在檔案袋上。

在格律詩和樂聖合作的簽約儀式上,他用這個檔案袋做籌碼,要挾公司董事長歐陽雪,歧途換取巨大利益。

劉冰的請求被歐陽丹拒絕後,劉冰打開了檔案袋,發現裡面卻是白紙。絕望的劉冰,選擇了跳樓自殺。

踏踏實實做事,才是正道;投機貪婪,靠不住。

3、燒香拜佛,靠不住

樂聖公司的老闆去找他的好友幫忙出謀劃策,弔詭的是他去佛像下面拿出了一隻搶,他拜佛是一種交易,向佛求財產、求安全,是一種赤裸裸的交易。拜佛,是向佛感恩感謝佛帶領自己找回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成為一種交易,求佛保佑。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丁元英和芮小丹,去耶路撒冷旅遊,當時巴以衝突還在繼續,信徒們來來往往祈禱和平,期待救世主的降臨。

兩次世界大戰大了十年,而巴以衝突就打了50年,什麼樣的民族能承受這樣的苦難?面對這樣的耶路撒冷,上帝只能哭泣。哪裡有什麼上帝,不過是弱勢群體毫無辦法的臆想罷了。和平,從來都不是靠祈禱得來的。

4、社會面子,靠不住

樂聖公司的董事長,在看到樂聖打官司要輸的時候,無法忍受面子問題,選擇了自殺。過度把自己看得太重,挫折是常有的事,面子也都是社會關係給的,樂聖倒了,林雨峰頂多會成為人們暫時的談資,沒有人會把他刻在心裡。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5、踏踏實實,靠自己

相反,小說中,三個女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得非常精彩。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歐陽雪,從小父母離異,12歲就輟學,給別人打工,擺過混沌攤,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走著,最後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酒店。

肖雅文,公司白領,丁元英的前秘書,發現丁元英能力出眾,但是並沒有賴著臉皮去抱大腿。

後來格律詩出了問題,遭遇官司,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公司打贏了官司,使公司轉危為安,自己也成功逆襲,從一個白領成為公司負責人。

芮小丹,她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規劃,並一步步堅定的走下去,從來不曾想過依靠外在的力量。向父親借錢,主動加上利息;和丁元英談戀愛,也沒有要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是一個完全人格獨立的女人,絲毫沒有給“從屬”與“依賴”的空間。

二、救自己本質在心上用功

致良知四合院,在學習陽明心學的過程中,總結出了“心-道-德-事”四部曲。身之主宰便是心。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業的根源,厚德才能載物。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用蘋果樹來說明其中的道理,比如一個人現在有的事業、家庭、金錢等是“事”層面的狀況,相當於蘋果。企業家的“德”相當於樹幹枝葉,企業家的“道”相當於樹根,企業家的“心”相當於蘋果樹的土地、種子、水分、陽光和肥料等。

如果在“事”上努力,就相當於在“蘋果”上下功夫。

無論花了多少功夫,蘋果的好壞、大小、多少都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因為土地、種子、陽光、水分、樹根、樹幹枝葉等決定性因素沒有變化,在果實上花費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無益的。

如果在“德”上努力,企業家提升自己的德,相當於在“樹幹枝葉”上下功夫。

比如在樹幹枝葉上噴灑肥料,蘋果會長得好一些,甚至會多結一些果,但成效終歸有限。這樣的事業會取得一定的進展,但發展根基不穩,一旦遇到大風大浪,就可能倒閉。

如果在“道”上努力,企業家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相當於在“樹根”上下功夫,當然就會有根深葉茂,本固枝榮,必定是果實累累。

但是一顆蘋果樹不可能結出數顆樹的蘋果,蘋果再好再多,也是有侷限的,到了一定的樹齡,果樹就不能開花結果了。

如果在“心”上用功,也就是在土地、種子、水分、眼光、肥料、耕耘等等方面努力,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我們不僅可以種一顆蘋果樹,還可以種多顆蘋果樹,選擇基因更好的種子,進行更合理的施肥、更科學的耕耘。我們一定可以年復一年在豐收時節為自己和身邊人乃至社會呈現一份驚喜。

丁元英,曾效力於德國一傢俬募公司,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將從德國募集的資金投進中國股市,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後來又良心發現,退出了公司。這是一種心上的自覺。人只有心真正的成長了,才是一個人格獨立的人。

宋瑞,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的一名處級幹部。2012年10月,我受總隊黨組委派,到息縣彎柳樹村駐村扶貧。2015年8月第一輪駐村扶貧到期時,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動要求留下繼續駐村。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五年來,和彎柳樹村的鄉親們一起,學習傳統文化,改變人心,帶動產業,脫貧致富,整個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髒亂差的省級貧困村,華麗轉身成為河南省第一個、全國第十七個“中華孝心示範村”“弘揚中華孝道示範基地”“河南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範村”“信陽市美麗鄉村”“信陽市文明村”。

五年前,宋瑞來到彎柳樹村時,村裡很亂,打麻將成風,垃圾圍村,更令人痛心的是孝道缺失,很多上年紀的老人住在村頭河邊的小棚子裡,兒女不聞不問。當宋瑞為村裡爭取到第一筆扶貧專案資金時,村民的反應更是讓我始料不及——一個月都沒有人去領這筆錢。因為這筆資金要求貧困戶種植或者養殖,可村民嫌麻煩,不肯幹。宋瑞一下子就蒙了,給錢都不要,這貧可咋扶啊?

宋瑞深刻意識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的,是心靈的貧瘠和麻木,是價值觀的混亂。如果貧困戶長期形成的“等、靠、要、懶”思想不改變,價值觀不導正的話,再好的扶貧政策也扶不了根子上的貧。

宋瑞動員愛心企業家捐資30萬元,在村頭建起了一個簡易板房,可坐200多人聽課,開啟了息縣第一個村級道德講堂。我們開始了“幸福人生講座”,講孝道、做人之道,講核心價值觀。

一開始村民不願意去聽課,都在觀望。慢慢地,開始把“天理、良知、人心”作為村裡評判是非對錯的標準,形成“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氛圍。村民從開始的觀望、不聽課,到後來的佔座聽課,不知不覺中,村民不打麻將了,把老人接回家贍養了。對不斷出現的好現象,就在村裡的喇叭中表揚。

透過“開講堂、講孝道,樹孝風、定孝制”,開展了彎柳樹村“好婆婆”“好媳婦”“好村民”“十大孝子”的評選活動,村民都積極參與。全村的正能量被激發出來了,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升起了,村民由過去被動的“要我富”,轉變成了主動的“我要富”。

宋瑞深刻意識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的,是心靈的貧瘠和麻木,是價值觀的混亂。如果貧困戶長期形成的“等、靠、要、懶”思想不改變,價值觀不導正的話,再好的扶貧政策也扶不了根子上的貧。

三、明心、淨心,找回自己

“心”,體現在起心動念上,起心動念決定了我們的意識、語言和行為,意識、語言和行為決定了我們的事業,彙集起來就是我們的人生。心原本擁有無盡的寶藏,但被不明和貪慾遮蔽。建設心靈品質即是去除不明和貪慾,開發心靈寶藏。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本質上就是心靈品質高低的差別。

明心

,就是要深深地明白和體證關於心的兩個真理。

第一,每個人心中原本都有無盡的寶藏。例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但被不明和慾望所遮蔽。

第二,由起心動念至言語行動,直至世間永珍,始終遵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法則,亙古不變。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我們每一個念頭都有能量,我們就是透過一個又一個的起心動念建立起與這個世界的連結。無論儒家還是道家,在學問的最深邃處,都是在探尋心的奧秘。

天地萬物一體,是聖賢最高的智慧,也是宇宙最大的秘密。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傷害他人就是傷害自己。

淨心,

就是在心靈深處建設心靈品質,就是在起心動念處下功夫,淨化心靈中的汙垢。觀照自己的念頭,是心靈品質建設的基礎;反省不好的念頭,是心靈品質建設的關鍵;引導自己產生好的念頭,是心靈品質建設的根本。觀照、反省、引導,迴圈往復,週而復始,淨化心靈。

《遙遠的救世主》:世界本沒有救世主,只能自救

最後,世界本沒有救世主,人只能靠自己。

正如囧媽的結尾,徐崢說的,每個人都只能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