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禁售應作為系統工程逐步推進|九派時評

文/張帆

近日,包括四川營山、浙江義烏等多地在內要求商戶下架檳榔,並禁止以食品名義銷售檳榔,網上一片熱議。對此,已有浙江官方工作人員迴應,當地檳榔是不得以食品的名義銷售,而非“禁售”。

檳榔禁售應作為系統工程逐步推進|九派時評

這並不是第一次針對食用檳榔的“禁令”,早在1996年,廈門市就頒佈了《廈門市禁止生產、銷售和食用檳榔規定》,廈門也因此成為了我國第一座“禁止檳榔”的城市,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禁止檳榔”的城市。2017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檳榔果列入了一級致癌物。可以說,從國家到地方,對食用檳榔的限制一直在陸陸續續出臺。

這也不是檳榔禁售第一次上熱搜並引發熱議。就在不久前,36歲的歌手傅松因患上口腔癌去世,傅松生前就在影片平臺上表示他的病痛是檳榔所致,影片中傅松的面部因癌症和手術變得畸形,給予了公眾極大的衝擊。實際上,檳榔早就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了一級致癌物,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發病密切相關是口腔醫學界的共識。可以說,禁售食用檳榔有著較強的科學和民意基礎。

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了檳榔嚼食的危害性之後,從公眾到媒體,對食用檳榔在全國範圍內禁售的呼籲一直不絕於耳。“檳榔致癌,容易成癮,希望禁止”有網友直言道。

輿論上,禁售檳榔已經有了越來越強的民意共識,但需要指出的是,檳榔進入我國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其種植、銷售已經有了很深的文化、經濟基礎。要認識到的是,一方面,檳榔產業是千億產值的行業,不僅是部分地方的重要產業,也是重要的納稅產業,利益牽扯極廣,且上下游關聯大量就業,大量農戶、工人依附於此,一刀切直接禁絕需要多方努力。

以美國禁酒令為例,1920年1月,美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禁酒令正式生效,其規定:製造、售賣、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酒精飲料皆屬違法,但這樣一個嚴格的禁酒法案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因為禁酒令無法消除人們喝酒的需求,在正規市場被禁的同時,地下黑市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帶來一些其他嚴重社會問題。

因此,檳榔禁售不僅僅是一紙法律條文這麼簡單,有關方面應該將其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對待,合法妥當地逐步推進,逐步根除人們對食用檳榔的需求,消滅食用檳榔在市場上發展的土壤。比如,要加大對食用檳榔危害性的宣傳教育力度,幫助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儘量減少人們對檳榔的消費需求。

同時,以更大力度壓縮其宣傳推廣和營銷渠道,有媒體報道,雖然在2019年,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就要求湖南檳榔生產企業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但檳榔企業卻逐步走出了另一條“無害化”的宣傳道路,從“味道”轉向了功能性的“健康”“提神”“養生”等,這一過程,使得檳榔的危害性被淡化,其市場還不斷擴大,所以必須採取相應措施如加強對檳榔廣告的監測監督,限制檳榔企業宣傳營銷行為。

總之,透過採取多方且綜合的手段,以系統的方式逐步加強對檳榔產業的監管,從而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