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還是“是人”,古人未必對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目前爭論不休。

人教社說歷來課本都是“是人”,而不是“斯人”,又例舉漢,宋,明清古籍都是“是人”,而非“斯人”。

可很多網友記憶就是“斯人”,定義為集體性錯記。

“斯人”還是“是人”,古人未必對

到底該“是人”,還是“斯人”?其實,不那麼簡單,不是僅僅看歷史古籍和集體性錯記就能說明白的。

我們首先得從看整體句子的意思來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意思不難懂,在此不贅述,這裡的不管“是人”還是“斯人”,是特指“一個人”或者“這個人”,或者“這人”是專有性,不應該是泛指,聯絡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那麼,就可以看出“斯人”更具“個體化”,而不是“泛泛化”。

這種個體化用在古文裡,比比皆是,比如“斯人已逝,生者如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岳陽樓記》,其中有一句“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些句子裡的“斯人”和“斯”都是特指,個體化的專屬名詞。

“斯人”還是“是人”,古人未必對

可如果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改成“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第一,聽上去語句不通,這裡的“是人”,很難歸類到“一個人”或“這個人”。因為,“是人”不能專指,可要是泛指就會成為語病,意思就成了“天將降大任於這些人也”,那何必要加個“是”呢?直接就寫成“天將降大任於人也”不好嗎?加個“是”不但囉嗦,還語句不通。而“斯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那有些朋友會說,宋,明,清古籍記錄的都是“是人”而不是“斯人”,甚至漢代的古籍也是這樣記載,這怎麼說?

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汪啟明說:“現代教材一般用‘是’,但也有不少讀物用‘斯’。在古代文獻中,這兩個字都有。現任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舒大剛也提到,文獻中兩種寫法都有。

那就說明古人也有兩種記錄,肯定有一個是錯的,那誰的機率大呢?

漢代的,宋,明,清古人當然也會犯錯誤,再有,宋,明,清距離孟子時代已經過去了多少年了?他們採用的孔孟經典,就沒有演變過程中的錯繆之處嗎?

而漢代趙歧著《十三經注疏》裡面用的是“是人”,如果說錯,那趙歧應該是最先錯的,然後以訛傳訛,一直傳到了後世。

“斯人”還是“是人”,古人未必對

我們再來看看“斯”的含義,“斯”有“這”,“盡”,“乃”等含義。無論如何,都趨向或者連帶趨向特指,專指。

再有,“斯”古同“廝”,比如“這廝”,也是專指,從來沒聽說過,“是”作為專指,總不能說“是人”作為“一個人”,“這個人”的說法吧。即便說“是人”一般也是指“作為人”的意思,或者“所有人”的意思,很難查到作為“一個人”“這個人”的意思的古籍記錄。

更奇怪的是,除了漢,宋,明,清古籍記載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裡面的“是人”連詞,其他古籍很少用到“是人”這個詞,如果是特指,專指,應該是用到很多地方才對啊,可你查查古籍,有沒有?不能說沒有,是極少,你不覺得奇怪嗎?怎麼就只有在“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句話裡用,其他地方很少用呢?

“斯人”還是“是人”,古人未必對

又有人指出,中學課本諸多版本,中華書局裡面等用的都是“是人”,而不是“斯人”,這有什麼奇怪的,如果古籍裡錯了,那延續採用自然就都錯。

關於“是人”,“斯人”,還涉及到南北方語音發音的問題,現在我們讀來,都不容易聽清,古人當然也不例外,把“斯人”讀成“是人”,難道不是很容易嗎?尤其是南方的朋友,不僅僅是容易,而是難以發出正確的音吧。而朱熹就是南方人,宋代朱熹《四書章句》用的是“是人”,可能其採用的是《十三經注疏》(漢代趙岐注),而趙歧是陝西人咸陽人,對於“斯”和“是”更是分不清,導致錯誤也是難免。

“斯人”還是“是人”,古人未必對

所以,關於,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不能僅僅參考漢,宋,明,清古籍,還要綜合整體句意,聯絡其他古籍綜合判斷才能給出客觀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