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猶之好戰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設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後興;藥之設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後用,其道同也。”
“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
首先我們要知道疾病的病位和病性,也就是辨證的過程,兵法上叫“知彼”;同時還要知道每味藥的藥性,就像將軍瞭解自己計程車兵一樣,兵法上叫“知己”。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用藥,就能獲得良效,兵法上叫“百戰不殆”。
中醫“望、聞、問、切”收集的資訊就是症狀,症狀只是表象,如果我們只根據症狀來用藥,而不辨證,就無法瞭解疾病的病位、病性,就如用兵不知敵之確切所在,敵之數量多少,敵之勇怯如何等,勝利的可能只有一半。
辨證就像破案,症狀只是線索,線索有真有假,有全有略,好的偵探只要找到一些片斷,就能把線索一個個串聯起來,整個案件就可以告破。
辨證也一樣,面對錯綜複雜的臨床表現,好的醫生能夠從中抓住幾個要點,從而作出準確的判斷,然後,根據辨證結果譴方用藥,故能效如桴鼓。
中醫組方的基本理論叫做“君臣佐使”,就如同打仗需要調兵遣將、排兵佈陣。簡單地說,就是針對病證的主次選擇相應的方藥,根據藥物在方中的作用將其分別稱為君、臣、佐、使。
許多人知道學中醫要背湯頭歌訣,但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方劑是中醫治病的最主要手段,儘管一張處方中的藥物可能有多有少,但大多數是以“方”的形式出現的。
所以,中醫把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每一味中藥都有性味、功效、歸經等,這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劑是在單方專藥治病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是由簡到繁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藥物經過配伍,能夠增強療效,隨證合藥能夠適應病情需要,同時還可以監製藥物的烈性或毒性。
因此,相對於單藥、專藥的應用,方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方劑大多是經過歷代醫家長期應用並證明有效的,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整體辨證思維。
有人認為,中醫應用複方是因為對各個藥物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點不明確,其實不然,這是由於中醫的理論所決定的。
大家可能會發現,西醫學在藥物有效成分和作用靶點越來越明確的今天,各種藥物合用的現象卻越來越複雜。
一個朋友告訴我,他一餐要吃30顆藥片,其中降壓藥3~5顆,調脂藥2~3顆,降糖藥2~3顆,抗血小板聚集藥2~3顆……再加上保肝藥、護胃藥等。
藥是吃了,指標也都接近“正常”,但是,人整天暈乎乎的,難以堅持正常工作。他說,服藥的感覺比生病更難過!
雖然類似的病例越來越多,以至於大部分的患者和醫生都習以為常,但它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體是一個整體,靠“有效成分”並不能真正解決“人”的問題。
更何況,西藥的合用與中藥的配伍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只是根據對抗的原理進行疊加,而後者根據“理”、“法”的指導選方用藥,或選藥組方,中醫把“方”稱為“陣”。
中醫組方的基本理論叫做“君臣佐使”,就如同打仗需要調兵遣將、排兵佈陣。簡單地說,就是針對病證的主次選擇相應的方藥,根據藥物在方中的作用將其分別稱為君、臣、佐、使。
君藥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在一個方中,君藥是首要的、不可缺少的;臣藥和佐藥的作用是輔助君藥;使藥的作用是調和方中諸藥,四者各司其職。
如治療脾胃氣虛的“四君子湯”由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等4味藥組成,主要功效是補益脾氣,其中人參具有良好的補氣、健脾作用,所以是君藥。
白朮健脾燥溼但補氣力較弱,效果不如人參,所以是臣藥;茯苓滲溼同時能健脾安神,故方中佐以茯苓則健脾作用更強。
甘草能協同上藥的補氣作用,又能調和其他幾味藥的作用,就是使藥,可見同一方中不同藥物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
而同一藥物在不同方中的作用也可能不同,例如:甘草在大多數方中是使藥,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藥,但在“炙甘草湯”中它就是君藥,主要作用是甘溫益氣、緩急養心。
所以,中醫方劑發揮的是整體的功能,而非個體的作用,一個方的功效絕不是單味藥物功效的簡單疊加。
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是“調整陰陽,以平為期”,主要針對疾病發生的病因病機,也就是“證”,再根據“證”來制訂治療的法則即“治則治法”,然後根據治法選擇相應的方藥,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簡而言之,有是證用是方,有是方用是藥,講究的是法要對證,因法選方,這就叫理法方藥一致。有了方就形成了“陣”,布好“陣”還應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而調整陣容。
因此,中醫看病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處方中的藥物也要根據病情的變化不斷加減,有時還需要投石問路以觀之,這與兵家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是一樣的道理。
記得李可老中醫在治療陰寒內盛的假陽證病人時,就囑其將熬好的四逆湯放在冰箱涼了後再喝,他說實際上冰鎮的四逆湯過了中焦後就發揮熱的作用,這招不就是兵法所說的“瞞天過海”嗎?
但是,現在有些中醫師治病不講理法方藥、君臣佐使,講的是“藥理作用”、“有效成分”,什麼“抗病毒”啊、“改善微迴圈”啊,挺嚇唬人的,但那些藥已不是中藥,至少不是一個真正中醫眼中的中藥!
有一個很常用的“中成藥”,說明書上寫著的功效是“清熱解毒”,主治是“風熱感冒”,理由就是,清熱解毒藥能夠抗病毒,而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牛頭不對馬嘴,竟然能行銷全國!類似的說明書已經越來越多了,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藥物防治疾病,是以藥性之偏來糾正病性之偏,調整臟腑功能,糾正陰陽偏勝偏衰,使之恢復平衡。清初名醫徐大椿著《醫學源流論》,其中有一篇就叫“用藥如用兵”。
清代兵學家鄧廷羅在其所著《兵鏡備考》中說“救亂如救病,用兵猶用藥”,可見,中醫用藥與軍事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絡。
“用藥如用兵”與合理組方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歷代兵家無不奉為至誡。醫家治病,有如兵家打仗,用藥用兵,均同此理。
所謂用藥如用兵,意即醫家治病需通曉藥性,用之得當,則疾病立消,如兵家用兵,用之得當,則旗開得勝若醫家不諳藥性,用藥不當,則不僅病邪不祛,反傷正氣,甚者貽誤性命,而如兵家用兵不當,非但不能取勝,反而損兵折將,一敗塗地。
歷代兵家常勝者,必善用兵,歷代醫家有為者,必善用藥。
已故著名醫家施今墨先生便在用藥上頗有創新。施先生治病,常以兩藥相伍而用,名之曰“對藥”。配伍得當,常能取得奇妙的功效。
如黃芩單用可清肺胃之熱,配伍白朮則為保胎聖藥,配伍半夏則可制胃酸。一味藥經過巧妙配伍,能超出單味藥原有的功效,可見配伍用藥是很有學問的。
其他如桔梗配枳殼,一升一降,上下通達,可調理氣機;蒼朮配元參,一燥一潤,一散一收,用治消渴降血糖等,這種例子很多,不勝列舉。
對藥配伍,古代醫家亦不乏其例。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桂枝湯中,以桂枝配白芍,一陽一陰,一表一里,一散一收以調和營衛;生薑配大棗,一表一里,一辛一甘,既調營衛,又保胃氣,其擇藥之精,組方之巧,令人歎為觀止。
以上例子說明,熟知藥性合理組方之重要性,臨床醫生切切不可忽視,這是重要的基本功。
掌握了這項基本功,治療中便可駕輕就熟,有如兵家通曉兵法,胸中自有雄兵百萬,如此方能調兵遣將,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並敵一向”與用藥“效宏力專”
在戰爭中,集中兵力攻擊敵人之一部是取得勝利的有效方法。
《孫子兵法》一再強調集中兵力的好處。《孫子兵法·虛實篇》說,兩軍對峙,要使“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以眾擊寡,就能造成明顯的優勢而迅速取得勝利。
《孫子兵法·九地篇》又說:“為兵之事,在於順(通慎)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孫子在這裡指出:謹慎觀察敵人的動態,然後集中兵力攻向敵人致命的一點,就可以輕巧地成功大事。
同理,在治病過程中,當查明病情後,也要集中藥物和其他治療措施,專攻疾病的關鍵之處,造成對疾病的強大優勢。這樣“以眾擊寡”、“並敵一向”,就可以“巧能成事”,治癒疾病。
“勢險節短”與強攻快攻
為了順利地擊敗敵人,在戰爭中往往需要製造一種有利的態勢。
《孫子兵法·計篇》指出:作戰計劃確定之後,“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即根據如何對自己有利而採取適宜的措施,如調動大量的軍隊、準備充足的武器、佔領制高點、開展外交活動等。
《孫子兵法·勢篇》還指出:“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即形成的態勢要險峻,能產生強大的衝擊力;攻擊的節拍要短促,使敵人無喘息重整的機會。
在醫治疾病時,也要為之勢,並儘可能創造“勢險節短”的攻擊態勢,以便迅速治好疾病,使病人康復。不能讓邪氣深入,加重病情。
“非危不戰”與慎重用藥
《孫子兵法·火攻篇》在用兵作戰方面提出了三條原則:“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其意思是說,沒有利益可佔,不要出動軍隊;沒有得勝的把握,不要用兵動武;不到危急關頭,不要與敵交戰。
這是因為出動軍隊與敵交戰,會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所以一定要在對己有利必然得勝,或到了非戰不可的危急關頭,才採取行動。
同理,所有藥物都有一定的毒性,這也是古稱藥物為“毒藥”的原因。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才用藥物,並且在能治好疾病的原則上,儘量選擇毒性小的藥物,減低副作用。
此外,在治療疾病時,中醫也很重視心理治療的作用。
治療時要對病人指出疾病的危害性,以引起對治療的注意。告訴病人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使其與醫生配合治療,並告知具體的措施和調養方法,解除其苦惱的消極心情。
如“人之情,莫不惡死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靈樞·師傳》)
如果病人緊張慌亂、憂慮過度,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而使病情加重。只有情緒樂觀,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與疾病作鬥爭,藥物治療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使病體迅速痊癒。
軍事思想中也非常注重人的心理因素,軍隊計程車氣和決心在戰爭中能發揮非常巨大的作用,故《孫子兵法》十分強調“治氣”、“治心”。
《孫子兵法·軍爭篇》指出:“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
中醫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的古代軍事思想更是對中醫的形成和發展起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因此熟悉掌握一定的兵家思想對理解中醫理論,指導治病有很大的幫助,廣大醫務工作者能把兵家理論與中醫理論有機結合起來,能提高防治疾病的水平,為治癒疑難病證增進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