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蔣旭峰(資深金融人士)

“人貨場”的概念通常用於零售行業中。人是消費者,貨是各種商品,場是賣場。銀行零售金融亦是如此,金融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而已。

不管技術如何進步、商業模式如何變革,終究是圍繞著人、貨、場三要素搭建不同的服務模式。

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貨場人

最初銀行服務以“貨”取勝。金融作為稀缺商品,不同銀行賦予不同的市場服務定位。譬如最初工商銀行的定位主要是針對企事業單位發放貸款;建設銀行的定位系對全國各地的基建專案進行貸款;農業銀行則主要是扶持和支援三農事業;中國銀行則負責我國的涉外業務(外匯)。因此百姓只能在特定銀行得到特定的業務產品。

場貨人

隨著時代變遷,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金融產品市場開放化也帶來了彼此間的同質化,“場”逐步成為三者中的核心。誰的網點多,誰的位置好,誰就可以在零售大戰中脫穎而出。網點圈人,全民營銷,以量取勝,終究造成了市場上銀行網點多於米店的現狀。

人場貨

網際網路時代下,隨著科技進一步的發展,銀行線下交易逐步往線上遷移,往日銀行線下網點的優勢逐步褪去,“人”成為了新一輪競爭中的核心要素。以人為本,金融迴歸中介本質,以最有效的方式觸達客戶,以最方便的方式滿足客戶的內心需求,贏人先贏心。

人場互動與帶貨

新業態下,人場貨進一步演變,人場互動越來越密切,貨的本身屬性在逐步降低。

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人:帶有強個性化標籤

客戶的數字化由多維度採集的各型別標籤來完成,不斷側寫客戶的每個角度,不斷更好地瞭解客戶。新形態下,人的個性化標籤越來越顯著。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個地區,同樣的年齡層,同一種性別,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公司工作,他們也不一定會有同樣的價值。他們有的願意為體驗買單、有的願意為好服務買單、有的願意為參與買單、有的願意為非標品買單,他們對於個性化的需求只會增,不會減。這要求銀行使用者的人群標籤要不斷豐富,動態運營,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位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對客戶所謂的全方位畫像,不僅是簡單地按年齡、性別、地區做的低維度聚合分析,而是應更多建立在使用者的行為交易、關係圖譜、社交屬性等新維度上的綜合分析應用。

貨:從標品到定製化

金融產品是低頻交易產品,因此需要在不同場景和人群下搭建專屬、特殊、定製化產品,解決某一特定場景、人群下的單一痛點。譬如都是信用卡,一個使用者可以在一個銀行申請多張,在賣場使用賣場聯名卡,在加油站使用汽車聯名卡,雖然本質是一個信用卡大產品,但是在不同消費場景有著不同專屬的子產品。金融產品一定會趨於個性化去面對更細的目標客群甚至面對使用者個體,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零售銀行的產品也將不僅侷限於金融產品,產品組合會越來越豐富,圍繞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場景,可包含更多非金融服務和產品在其中。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享受流程也會趨於彈性,用來應對不同的使用者場景。

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場:無處不在,創造新的場

金融機構的“場”,不應該被狹義的理解為手機銀行、網點櫃檯等實現銷售或交易的場所,而是更加廣泛意義的“場景”——即一切能夠和客戶建立連線,和客戶互動的地方。銀行觸達使用者不僅僅線上下線上。使用者在哪裡,體驗在哪裡,場就在哪裡。

這些年盛行的短影片、直播帶來了更多的內容經濟,形成了新的場。內容覆蓋了公共場(微信微博)、平臺場(電商)、娛樂場(抖音B站)以及垂直場。內容的流行性和創造力,內容是否能迎合使用者喜好成為了新的場入口。人們帶著意圖滿足進入場,在場中參與捲入,獲得價值增長。價值增長不僅僅強調人使用場後對於人自身的價值增長,還應看到對於場而言,人的捲入參與對於場本身也構成價值增長,形成場的品牌資產。場提出唯一銷售主張並且進行擴散。人在場中被識別,形成使用者畫像,同時人對場的內容進行識別。場為人匹配合適的內容,人對內容加以比選,最後人需要重訪場才能構成場的閉環。

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人在場中已然能夠自娛自樂,大量場中的原生內容搶奪了人的時間和注意力,這場原本為人貨場三方共同參與的遊戲似乎已經拋下了“貨”,人和場雙方的互動密集而且明顯,貨真的只是變成了人場互動下的帶貨。

人、貨、場的不同排列組合:銀行死而復生的機會所在?

目前,很多銀行零售業務都面臨著喪失最後一公里的危機。網點的人流越來越小,電子渠道雖都有建設,但是大多數銀行有科技實力,缺網際網路化運營的能力。銀行都在呼喊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各司其職各就其位,與各類商戶夥伴合作,賦能B端,共建生態將是一種出路。結合商戶品牌資源、產品資源和使用者資源,圍繞使用者的生活圈聯手打造小場景,再以支付等各項金融服務為切入點,依託智慧技術,利用內容、娛樂、公益等一切手段培養使用者習慣,建立符合使用者意志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搭建新形態下人場貨。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頭條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