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窮人誰更信佛?

1.何謂富人、窮人?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本文提到的富人,狹義上指富人階層,這個屬於絕對富有。廣義上指生活水平相對富裕的人群,這個屬於相對富有,比如在小縣城和三四線城市,可支配資產過百萬,或者是有著同地區較高收入水平的人群,就算相對富有了。那何謂窮人?簡單來說沒有資產的打工家庭可以算的上相對貧窮,遭遇變故的破產家庭算是絕對貧窮。錢不夠用,生活不富足,都是窮人。

富人和窮人誰更信佛?

富與窮的相對概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不過,不論是富有,還是貧窮,都不乏信佛之人(本文特指佛學,而非佛教,兩者區別很大)。但兩者誰更信佛,或者信佛的比例更大?

2.窮人信的是什麼?富人信的又是什麼?

有句俗語叫:“窮人越拜佛越窮,富人越燒香越富。”

試想窮人家庭,首要問題是什麼?是賺錢,上有老下有小,各個地方都在伸手要錢,經濟基礎尚且不穩,何談上層建築?並非沒有心靈困惑,並非沒有精神危機,只是物質困境和經濟危機更緊迫。

且不說不去寺廟,即便偶然去了寺廟,拜佛也只求三件事。第一,發財,第二,家人健康,是謂不破財,第三,兒女學業有成,是謂後代能積財。

所以,窮人越拜佛越窮是為何?因為窮人本來就窮,如果不專心賺錢,而是想要靠拜佛求財,那隻會更窮。而富人燒香,求的是知足、是心安,這會讓本就有錢的富人,心態平和,良好的心態加上本就在賺錢的資產和能力,自然是越賺越穩,越穩越富。

馬斯洛需求理論講人有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大需求,從物質到精神次第上升。

因此,窮人物質需求尚未滿足,跨級去實現更高需求,無可厚非但很難。相反,對於富人來說,信佛是順其自然的事情,賺錢的門檻已經邁過,有著大量精神需求,於是總會有富人信佛。

那這些富人們信佛信的是什麼,是修行?還是因果?亦或只是求更大的財?

富人和窮人誰更信佛?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我們先來看看有名的富人都是怎麼說的。

著名功夫影星李連杰:“我深信輪迴,所以即使我知道大限將至也不會怕,也不會有任何後悔或遺憾,因為我已經做到好好照顧老婆、家庭並善待別人,絕對沒有任何事放不下。”

玖龍紙業張茵:“創業多年,如何能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態呢?因為我是一個佛教徒,相信以善為本。當然作為一個企業家,不能完全以佛教來衡量具體的工作,但它在精神上給了我一個好的心態。”

福耀玻璃曹德旺:“佛祖不是幫著你做什麼,而是教你怎麼為人處世。”

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說法五花八門,但所有說法都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心”。不管是求財的貪心,還是積德的善心,或者面對事物的佛心,都是圍繞“心”,也就是精神做文章。

富人和窮人誰更信佛?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3.佛學的根源

大家都知道佛學起源於釋迦牟尼。相傳釋迦牟尼幼時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29歲(一說是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加上釋迦族姓面臨滅族的戰爭威脅,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在其35歲(一說30歲)時達到覺悟。

可以發現,佛學其實是因世間苦惱而生,是為了解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思想、心理或精神問題,是一門針對“心”的大學問。

其中《華嚴經》就有寫道:“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富人和窮人誰更信佛?

《華嚴經》,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帶著這個認知,你再去一一對照身邊人或者富人、名人等說的話,你會明白,信佛可以解決或暫時解決他們的種種困惑、苦惱亦或精神危機。

人生在世,如一葉浮萍於汪洋之中,無論你的財富、影響力如何,都少不了困惑與迷惘。這也是直到今日,即便科學主義盛行,宗教依舊勢大的緣故。

畢竟科學無法解決人生困惑。

富人和窮人誰更信佛?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當然,佛學只是其一,也有人通道家,有人信基督,這些學問或衍生出的宗教信仰,某種意義上都為人類提供了一定的精神庇護。

4.窮人就真不信佛嗎?

這樣說,佛學只是富人的學問?

不盡然,不止佛學、所有現如今形成宗教的大學問,對所有人都是適用的。開悟之人不論貴富,自古安貧樂道之人也不少見。

但生活富足之後,自然而然去探索精神需求更容易,還是硬抗所有現實問題,直面精神世界更容易?正是這個難易程度,正是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次序,導致富人信佛者多於窮人信佛這一結果。

那窮人就真不信佛嗎?自然有真信者。

精神實現雖然在物質實現之後,但精神困惑不會等物質實現之後才出現,是人就有生老病死之困惑,就有順逆靜亂之心境。只不過窮人信佛論心不論跡,忙於應付生活之際,一句阿彌陀佛即可,逢年過節,在家燒香拜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