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專家解讀,長QT綜合徵的風險評估和治療

心內專家解讀,長QT綜合徵的風險評估和治療

長QT綜合徵(LQTS)是一種潛在的致命性心臟病,其主要特徵為QT間期延長,易於發生尖端扭轉型室速、室顫等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導致患者發生暈厥和猝死。在臨床中必需謹慎處理,如不重視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在第33屆長城心臟病學大會(GW-ICC 2022)上,來自清華大學附屬清華長庚醫院的張萍教授進行了題為“長QT綜合徵的危險分層與評估”的精彩講座,對LQTS的風險評估和治療進行了闡述

風險評估

對明確診斷的LQTS進行危險分層至關重要,可在以下幾方面進行評估。

1

臨床特點

心內專家解讀,長QT綜合徵的風險評估和治療

(1)猝死生還和既往暈厥史提示猝死風險較高

➤預測猝死最強的因素,超過QT間期延長的程度和基因型;

➤5-15歲兒童最常見,首次事件常發生於12歲,到40歲時高達90%的患者出現過症狀;

➤有症狀未治療的LQTS患者的10年心臟性猝死風險高達50%;

➤Moss等的研究表明:

•即使充分應用β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猝死生還的LQTS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遠低於暈厥史患者,

•暈厥史患者的猝死風險遠高於無症狀者;

(2)Jervell-Lange-Nielsen綜合徵

➤臨床研究顯示,不同年齡的Jervell-Lange-Nielsen綜合徵患者的猝死風險高於Romano-Ward綜合徵。

(3)性別

➤青春期後女性的QT間期延長,與男性存在顯著差異;

➤隨年齡增加差異減少,在>60歲時不同性別之間無顯著差異;

➤不同LQTS分型之間存在差異:

•性別對LQT-2的影響最大,

•女性LQT1及LQT2患者的心臟事件風險較高。

2

心電特徵

(1)QTc間期越長患者的心臟事件風險越高

QTc間期是預測心臟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在LQTS患者中,約70%的患者QT間期明顯延長,約30%的患者QTc為臨界值(0。45s-0。46s);在基因攜帶者中,12%的患者QTc正常(<0。44s)。

(2)T波形態可影響LQT2患者的預後

異常T波包括T波寬大、切跡、低平、倒置和雙相。

(3)巨大T-U波

➤巨大T-U波在Tdp發生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心電圖記錄到Tdp發生者T-U波振幅增加3倍

(4)微伏T波電交替(TWA)可預測LQTS患者Tdp的發生

眾所眾知,顯性TWA患者的風險較高,但微伏TWA患者的風險同樣升高。雖然肉眼無法看到微伏TWA,但可透過動態心電圖的內設軟體等進行測量。

➤峰值TWA常見於胸前導聯(93。8%),且V2導聯最常見,其次為V3導聯。

➤LQT1患者的峰值TWA多出現於日間,而LQT3患者峰值TWA多見於夜間睡眠時。

➤V2導聯微伏TWA > 42μV對TdP的敏感性為63。6%,特異性為100%。

(5)早復極與LQT1、LQT2心律失常事件發生有關

(6)心率變異性(HRV)與LQT1、LQT2心律失常事件發生有關

HRV與自主神經功能受損相關,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則與LQT1和LQT2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相關。

(7)心率變化值(∆HRR1)增加,心律失常事件增加

➤恢復階段1min內∆HRR1增加,指平板運動試驗恢復階段第1min內心率減慢值;

➤∆HRR1增加可能與基因突變引起自主神經紊亂有關;

➤在LQT1患者中,∆HRR1增大者室性心律失常負荷、心臟事件發生增加5倍。

(8)平板運動試驗恢復階段的QTc間期

➤平板運動試驗恢復階段的QTC間期在診斷LQTS時有較高的價值,但尚未將其納入風險評估中。

3

影像學特徵

(1)電機械視窗(EMW)與心律失常事件發生有關

➤EMW=QAoC-QT;

•QAoC:應用連續多普勒測量從QRS波起始至主動脈瓣關閉的時間間期;

•QT間期:同一心跳下測量。

➤界值:<-62ms;

➤預測價值:預測心律失常發生能力可達72%;

•LQTS患者的EMW更負,

•發生過心臟事件的LQTs患者負值更大,

•EMW可作為心律失常事件的預測因子,

➤有助於評測心律失常風險,指導抗心律失常治療,把握LQTs急性期干預時機。

4

遺傳學特點

(1)基因檢測對評估患者病情和預後判斷有重要價值

➤KCNQ1突變攜帶者97%的心臟事件發生在體力增加或精神應激時;

➤HERG和SCN5A突變攜帶者約50%的心臟事件發生在休息時;

➤KCNQ1羧基末端的突變大多數與輕度的臨床表型相關;

➤C-loop突變患者心臟事件風險較高,但是對β受體阻滯劑反應良好。

(2)多基因、多位點突變LQTS患者風險更高

•LQT1和LQT2重疊,患者可在運動或鈴聲的誘發下發生暈厥或猝死;

•研究顯示,具有多基因突變的患者,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放電治療室速/室顫的機率顯著增高。

多項危險因素並存時,LQTS患者的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更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際上提出了幾種LQTS危險分層的預測模型,但都沒有對遺傳性和心電因素進行評估,因此對於LQTS患者的風險評估而言可能遠遠不夠。

LQTS治療

1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是LQTS治療的基石藥物。β受體阻滯劑可使各亞型LQTS患者的心臟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

心內專家解讀,長QT綜合徵的風險評估和治療

對於β受體阻滯劑的選擇,從2017年開始大家便公認為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或更為合適。2017年指南推薦,β受體阻滯劑是LQTS治療的一線藥物,推薦優選納多洛爾(非選擇性)、普萘洛爾(非選擇性)、阿替洛爾(選擇性β1)。

然而,儘管β受體阻滯劑是基石藥物,但其有效性仍有限,需聯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2

鈉離子通道阻滯劑

Ⅰb類鈉離子通道阻滯劑是LQTS患者進行強化治療的選擇。《2017 AHA室性心律失常指南》推薦,LQTS患者在室速或室顫發作時,可應用利多卡因(iv)和美西律(po)進行治療。

美西律是Ⅰb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可阻斷晚期鈉電流,患者應用美西律後可顯著縮短QT間期,改善患者症狀。

3

其他晚鈉電流阻滯劑

由於美西律使LQTS患者獲益的最大原因是其對晚鈉電流的阻滯,那麼其他晚鈉電流阻滯劑是否有效呢?

研究顯示,LQT3患者服用氟卡胺後QTc間期顯著縮短,且基礎QTc間期越長,縮短程度越大;提示氟卡胺可安全有效的治療LQT3。

4

KCNQ1抗體治療LQT1-2

➤KCNQ1抗體可活化KCNQ1通道,增加慢速啟用延遲整流鉀電流(IKs),縮短動作電位時程(APD)、2相平臺期,縮短QTc間期,治療LQT1。

➤最新研究表明,LQT2患者快速啟用延遲整流鉀電流(IKr)降低,KCNQ1抗體治療後可縮短QTc間期,治療LQT2。

5

左心交感神經切除術(LCSD)和ICD

➤LCSD包括左側星狀神經節下1/3及T2-T4交感神經鏈。

➤不耐受或β受體阻滯劑無效的高危LQTS患者,建議根據LQTS分型加用其他藥物,行LCSD術和/或ICD植入。

•高危LQTS包括:QTc > 500 ms,2型和3型LQTS,女性2型LQTS,初發年齡<10歲,年齡<40歲,既往心臟驟停或反覆暈厥史(Ⅰ類推薦)。

➤口服最大耐受劑量的LQTS患者植入ICD後反覆發生放電,需加強藥物治療、根據分型加

用其他藥物,或進行LCSD(Ⅰ類推薦)。

➤無症狀LQTS、口服β受體阻滯劑後靜息心電圖QTc> 500ms,可以考慮加用其他藥物、進行LCSD或植入ICD(Ⅱb類推薦)。

結語

➤基於臨床、心電和遺傳學特徵的風險評估有助於對LQTS患者進行危險分層。

➤β受體阻滯劑是LQTS治療的基石藥物,可聯合應用鈉離子通道阻滯劑。

➤基於遺傳學特徵和風險評估的治療策略可增加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