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導語: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值此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之際,開幕式上公佈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下面走進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地理位置

石家河遺址位於湖北省

天門市石家河鎮

北郊,分屬石家河鎮土城村,蘆嶺、唐李村、東橋村轄地,

位於大洪山南麓與江漢平原結合部的丘陵地帶,地處長江中游腹地、

江漢平原

北部與

大洪山

南麓結合處的山前地帶。遺址區東南距天門市區約11千米(

240國道里程

),由40處遺址組合而成。

石龍乾渠的第二次大發現

68年前的1954年,京山和天門縣按照計劃開挖石龍乾渠,石家河鎮和屈家嶺一樣位於石龍乾渠工程線上,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鎮發現大量古遺址,在保護遺址的同時將考古情況上報上級部門。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翻看上一篇關於屈家嶺遺址的文章—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五: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

經過考證,

1955年2月--8月,石龍過江水庫指揮部文物工作隊在石家河配合工程對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考古工作隊先後對羅家柏嶺、楊家灣(貫平堰)、石板衝、三房灣四處遺址進行了發掘,其中羅家柏嶺的發掘面積最大,達到近1400平方米。

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這是江漢地區相當重要的一次考古發掘,但由於種種原因,以上考古資料沒有及時發表,因而其學術價值也就長期未能被認識。從這時一直到七十年代後期,石家河遺址群再未進行新的考古發掘。

七十年代後期,石家河遺址群的考古工作重新起步。1978年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試掘了鄧家灣遺址,1982年

湖北省博物館

試掘了譚家嶺、土城遺址。1987年春季,荊州博物館和

北京大學

考古系聯合發掘了鄧家灣遺址。

從1988年開始,荊州博物館、

湖北省考古所、北京大學考古系、

荊門市博物館

湯學鋒

、宜昌

市文管會許發喜,湖南嶽陽市文物隊歐繼凡等單位和專家學者對石家河遺址又進行了6次考古,在遺址的功能分佈、墓葬習俗等方面取得了眾多發現。

2014年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決定重啟石家河遺址考古,考古工作者對石家河遺址進行常態化發掘。

原始農業的發展

石家河聚落背倚

大洪山

餘脈,周圍有河流環繞,加之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這樣就形成了以原始稻作農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格局。

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透過對出土遺蹟和文物的分析表明稻作農業佔絕對優勢,人們開始注重對水稻品種的最佳化,稻穀產量也因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農業的發展,使得人們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多餘的糧食

用來釀酒、飼養家畜,飼養的家畜有豬、狗、羊、雞等。為了進一步滿足肉食來源,石家河先民製造了石鏃、石矛、骨鏃、骨魚鏢用來捕魚。

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手工業的分離促進了玉文化製作工藝的巔峰

為了更好地發展生產,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這使得手工業獲得了很快的發展。

在石家河文化早期,就有了冶銅手工業,到晚期更加發展。製陶工藝已經進入專業化生產,普遍使用了輪制技術,有專門的製陶作坊,而且有些作坊專門生產一種產品。如陶塑人、紅陶杯、小動物等。

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白陶罐

但是石家河遺址文化成就最高的是玉器製作手工業,其製作過程主要有開料、製坯成形、雕琢紋飾、鑽孔、拋光等工序。玉器的藝術風格,吸納了山東龍山文化和浙江

良渚文化

的因素,改造成鮮明的地域特色,並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譚家嶺遺址東部新發現了5座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甕棺,出土雙人連體頭像玉玦、虎座雙鷹玉飾、玉牌飾、虎形玉冠飾、玉虎、玉鷹、玉蟬等240餘件玉器。這些玉器型別豐富、形態優美、造型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最具代表性的是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玉鳳。

出土於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鎮羅家柏領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鳳”。

該玉鳳直徑4。7釐米,厚0。6-0。7釐米,通體牙白。鳳鳥首尾相銜,生動雅緻。遠古匠人創造性地嘗試鏤空透雕、減地凸起陽線等玉雕技法,使器物上的修飾線條更加流暢和精準。

百年考古百大發現系列二十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鳳鳥造型極富美感——頭頂有冠,肩連雙翼,尾部修長、尾翎輕卷;鳳鳥的肩翅和尾部均用陽線琢出翎羽線條;鳳尾中部琢一圓孔,單面鑽,孔內填實;器物的雙面紋飾相同。玉鳳的造型與《說文解字》中對鳳字的解讀十分吻合,由於石家河文化年代較早,可以說該玉鳳的造型是後世對鳳形象瞭解的主要來源。

石家河遺址群是長江中游地區發現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等級最高的史前聚落遺址群 ,距今6500年開始有人類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達到鼎盛時期 ,是距今5000年至4000年千餘年間長江中游地區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最高文明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