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如果牽到我們面前一匹斑馬,它身上沒有任何人為做的標記,然後將它放到一群斑馬中,我們幾乎就找不到這匹斑馬了,但是如果將一個人放到我們面前,然後再將他放入人群中,我們大機率很快會找出這個人。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從斑馬群中找一匹斑馬的難度不亞於給我一對同卵雙胞胎來區分的難度,在人類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外觀差異是比較大的,當然在世界上,我們總是可以找到與自己相似的那個人,畢竟人類的基因高度相似,這基因的組合時,偶爾出現了一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長相接近的人也是有可能的,比如馬雲和小馬雲。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但是,儘管人與人可能會相似,但是如果仔細地觀察,我們還是能夠發現一些不同的地方的,這就讓我們有了區分兩個相似的人的方法。那麼,

為什麼作為同一種動物,人類之間的長相會有很大的差異,而其他同種動物的差異就很小呢?

我們今天來聊聊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動物識別系統的差異

眾所周知,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特徵,這是基因的異同導致的,而且在自然界中,還存在著許多兩性有著較大差異的動物,比如公雞和母雞,雄獅和雌獅等等,這是第二性徵的體現,但是,如果放到同一性別中,我們就很難區分它們誰是誰了,想要弄清楚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我們首先要弄清楚

動物特徵的本質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動物特徵的本質其實就是

動物識別同類的一個標誌

,不同的動物僅僅是從外觀就能判斷對方是不是自己的同類,這有利於生殖隔離的建立,而同一種動物也能透過第二性徵來準確的判斷對方是不是同類異性。

但是,在自然界中,還存在許多沒有第二性徵的動物,比如老虎,雌雄老虎除了體型有差異外,外觀上是沒有太大差異的,此時,它們就需要更多的特徵了,而且

根據動物不同的識別系統,特徵的差異也是會存在的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首先,有許多動物是不靠外觀的差異辨認對方的,這類動物往往嗅覺都非常的敏銳,比如大多數的食肉動物,它們可以透過聞對方的排洩物、肛門處腺體的分泌物來確定諸如發情期、健康狀況等資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狗見面時,會互聞對方肛門的原因。

這類動物也有特徵,但是屬於內在特徵,是機體分泌的化學物質不同導致的內部特徵。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其次就是靠視覺了,雖然在我們眼中,同一種動物的個體差異是非常小的,但是對於這類動物來說,不同個體間的差異卻是非常明顯的,舉個例子,在我們看來斑馬幾乎都長一個樣子,但其實同一族群的斑馬可以透過條紋的細微差異(沒有一隻斑馬的條紋是完全一樣的)來分辨它是否是族群的成員。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而人類也是靠視覺來分辨對方的,畢竟人沒有狗那樣出色的嗅覺,不過,人類分辨同類的方式與其他動物也不同,因為人是“外貌協會”的動物,分辨對方主要靠的是五官,人的基因相似度雖然非常高,但是五官的差異卻非常明顯。

而大多數動物在特徵這件事上,往往體現在細節上,而不是簡單的頭部,比如內在的特徵(化學物質)、斑點或者斑紋的大小、寬窄等等,這些特徵放在“以貌取人”的人類身上就不太奏效了,況且人類對這些動物的瞭解程度也不夠,這與必要性有關,畢竟大多數人不需要對如此多的動物有更深的瞭解,這就造成了許多動物在人看來是一個樣子的。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人類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

人類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其實也決定了人不太容易分辨同一種動物的個體,而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頭部的特徵上面。

人類與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一樣曾經都被大量的毛髮所覆蓋,但是在距今約17萬年前,人類徹底退化掉了身體上大部分部位的毛髮(科學家們透過頭蝨與體蝨的研究找到了它們分化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就與人退化毛髮直接相關,因為分化就意味著停止了基因交流,而只有退化了毛髮,才能讓它們停止基因交流),其中就包括面部的毛髮,只留下了頭頂、鬍鬚、眉毛、睫毛這些在生存中起到很大作用的毛髮。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其中頭部的毛髮讓腦部的保暖能力更強,同時也能減少紫外線對面板的傷害,眉毛可以讓汗水儘可能少地流入我們的眼睛之中,睫毛超強的感知能力能讓人及時的閉上眼睛,鬍鬚則是人類的第二性徵,是女性擇偶的重要標準(如今已經發生了改變)等等。

面部大面積的裸露,使得人面部的器官更加的直觀,一些細微的差異,我們都能輕鬆地看出來,比如鼻子的挺拔與否,眼睛的大小、嘴巴的大小等等,這些特徵在人辨識對方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大多數動物就不一樣了,我們常見的動物全身要麼被毛髮覆蓋,要麼被羽毛覆蓋,整個頭部的特徵基本上被遮蓋住了,這使得我們原本用來辨識同類的這套系統失靈了,於是看到同一種動物“臉盲”就出現了。

因此,人類看大多數同種動物都長得差不多,其實是這些動物本身存在著一套屬於自己的辨識同類的系統和特徵,而在這些系統和特徵中,沒有一種是與人類辨識同類一致的,再加上人類對這些動物也沒有如此精準辨認的動機(做個編號不就行了),最終導致了這種結果。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相似度極高的基因為何能產生如此多不同長相的人?

人類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類之間的基因相似度是最高的,這不是廢話,因為即使都是黑猩猩,它們個體之間的基因差異也比人類要大,透過這一發現,科學家們對人類的基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如今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7萬年前約2000人的後代。

也就是說,如今地球上的幾十億人,其實都是經過了7萬年前那幾千人繁殖後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人和人的基因相似度才如此之高。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基因的相似度高,就意味著這種動物的變數就小,按理說,人跟人的外觀差異應該很小才對,但為何事實上人和人的外觀差異會很大呢?

在今年9月份,發表在Cell子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為我們找到了答案,科學家們在全球找到了32對沒有血緣關係但長相相似的人,對這些人進行了科學建模,然後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和分析,結果發現這32對人,每一對(相似的)都有著相近的面部基因表達。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透過進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類基因的表達上,面部的基因表達要比其他部位更加的活躍,也就是說在外觀這件事上,人類“把技能點大部分加在了面部特徵上”,而且透過對這些相似的人進行溯源,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相似度高的人,祖上曾經在同一區域生活過。

簡單的說就是人類基因的相似度使得人與人的差異比較小,但是在差異這件事上,尤其是顯性基因上,人類最明顯的還是面部,正是因為這些基因表達的差異性,有了千人千面,但同時由於基因的相似度高,所以在當下人口基數非常大的前提下,大多數人都能在世界上找到與自己相似的那個人。

同類的動物幾乎長得一樣,人類卻千人千面,這到底是為什麼?

總結

任何動物都有自己判斷同類的方法,人類靠的主要是從五官來判斷,這使得人們對那些靠細微的差異辨認同類的動物辨識度是非常差的,再加上所有動物都是與同類有必要的接觸性,所以,這也使得我們對我們不熟悉的動物,甚至是人,產生較差的辨識度,比如許多人看黑人的同性基本上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既然人主要是靠面部去辨識同類的,那麼人類基因表達傾向於面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