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底為啥被罵幾千年?

秦始皇作為公認的千古一帝,為何被罵了幾千年?用現在的視角來看,秦始皇堪稱爽文小說的男主角,有著高貴的出身和不幸的童年,家庭破碎,經歷離奇,然後一步步逆襲。

故事要從商人呂不韋的一次投機說起。呂不韋年輕時遊走於列國之間經商,偶然結識了在趙國作為政治人質的子衣。出於商人的直覺,呂國韋敏銳的察覺到了子衣的價值,也就是純正的王室血統,認為他奇貨可居,於是決定做子衣的投資人,把自己能歌善舞的小妾趙姬送給了子衣,換了個未來官位的承諾,博一個子衣發展可期。也是因為這樣,嬴政的生父就成了一個謎題。

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記載,姬,字逆,有身,至大70生子政,所以嬴政是呂不韋的私生子。但根據《史記·呂不韋列傳》的集解,趙姬嫁給子衣這個冤大頭,12個月後才生下娃來。現在醫學認定妊娠四十四周是人類的極限,要不就是趙姬生了個哪吒。所以針對秦始皇的身世,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是時機有誤,就是時機有誤。

在嬴政九個月大的時候,秦趙兩國開戰,一人也是個渣男,拋妻棄子,趁亂跑回來秦國,於是趙國便開始了對嬴政、趙姬母子二人長達六年的追殺。所以嬴政的童年是在追殺中度過的,當然他肯定也想不到被追殺了,童年陰影會伴隨他一生,多年以後,會因為一個名叫荊軻的刺客繞樹而走而名垂青史。九歲那年,歷盡千辛萬苦的嬴政終於回到秦國,四年後,在呂不韋扶持下成為莊襄王的子嗣去世,嬴政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秦王,那年他13歲,然後嬴政遇到了人生。

第二次危機,也就是繼父的叛亂。嬴政繼位時,趙姬也才30出頭,身為太后,但孤身一人難免寂寞,自然想到了老情人呂不韋。如今的呂不韋以為相父也佔有秦國不少份量,當初的投資價值一路飆升。呂不韋很清醒,現在的趙姬已不是當初的舞女了,如果出了么蛾子,自己的前途就毀了。

於是給太后找了一個身懷特長的男寵嫪毐。嫪毐進宮後不僅和太后生了兩個小孩,而且傍富婆傍出幻象來了,逢人便說自己是嬴政繼父,之後又假借太后名義造反。但嫪毐實力有限,畢竟經營範圍不一樣,嬴政不費吹灰之力就平定叛亂,然後將嫪毐車裂,五馬分屍,兩個同母一父的弟弟也被秦始皇親手摔死,接著軟禁趙姬,流放呂不韋,一氣呵成,順手還把秦國政權分散的問題給解決了,一舉掃平了自己執政道路上的所有障礙。

而此時清政時的嬴政不過21歲,在21歲。這個我們即將大學畢業,還沒有經歷社會的毒打,也沒體會到生活殘酷的年齡,秦始皇已經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平亂播政。因為他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學到的基本生存技巧。

當然,親政也不算啥,秦國曆來國君都有一個統一天下的夢,秦始皇也有,並且他是個行動派,不到十年就橫掃了六國,效率極高。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軍事實力大幅提升,六國的統一必然基於先王為秦國打下的強大基礎,但也離不開秦始皇個人的管理才能。

一個皇帝可能自己在某些方面並不牛逼,但一個牛逼的皇帝必備的能力就是讓牛逼的人心甘情願的為你打工。秦國打算出兵滅時,老將王翦說非60萬人不可,而少將李信則說不過用20萬人。李信年紀小,也想衝點績效。嬴政一算,李信比王翦少了足足兩倍預算,於是決定給新人一個機會。結果李信大敗而歸,但秦始皇也沒有對李信嚴厲懲罰,而是給了個戴罪立功的機會,然後又親自請回王翦。

兩年後,王翦攻楚,楚國滅亡,而李信也在後來幫助秦始皇消滅了燕國和齊國。歷史上不少皇帝為了除後患,都會殺掉功臣,比如劉邦和朱元璋。而統一六國時候,秦始皇沒有殺過一個功臣,王翦公楚的時候,嬴政也並不是不擔心60萬大軍跟著王翦跑了,王翦也害怕秦王不放心自己,把自己給滅了,所以王翦天天找秦王索要金錢和土地,以表忠誠,秦皇看到王翦要錢也就放心了,至少不是權。秦始皇能統一天下,在人才管理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除了用人,秦始皇自己也是個工作狂魔,並且非常自律,雖然麾下有一眾得力人手,但在統一天下創業成功之後,也沒想著夜夜笙歌,玩物喪志,還是天天996。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與上。上至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始皇要求自己一天看120斤奏章,不看完不休息,堪稱秦國第一勞模。

當然工作是工作,秦始皇也不是不喜歡享受和虛榮,打下天下後,第一個大問題就是自己的名號叫什麼,後來他給自己想了個牛逼的名號叫皇帝,所謂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而且秦始皇叛逆又大膽的以黑色為尊,身穿一襲黑袍在身,因為從風水學角度上來說,秦朝本性是五行中的水德對應黑色,所以不像其他皇帝都喜歡黃色。

除此以外,秦始皇還把朕這個自稱變成了自己的私人專享,在此之前,朕還是一個比較正式的自稱,跟吾一樣,誰都可以自稱朕。然後因為秦始皇的原因,朕開始變得高貴,所以從秦朝開始,誰在亂用朕就是會掉腦袋的事。秦始皇也是透過種種方式讓世人明白,時代變了,已經不是過去的王道舊治,皇帝在上最重要。

皇帝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如果淨想著怎麼裝逼,那秦始皇的統一夢想可能就此窒息。而秦始皇並不是要為夢想窒息,他要讓夢想落地,他想做的也不僅只是創新,而是比創新更進一步,他要做的是顛覆,首先下手的就是費分封行進線的制度。

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如今這種中央統一地方的制度可能是理所當然的,但當時的人是不理解的,畢竟周朝的制度用了800多年,周朝的分封制度建立於宗法血緣之上,簡單來說,幾個兒子各管一國,一片祥和。但無論天子還是公卿大夫士,500年前,咱都是親戚,500年後。不如隔壁鄰居,因為血緣會越撇越遠。各個諸侯都有自己的財力、人力和武力,因為利益產生的家庭內鬥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時的歐洲也實行分封制,雖然是建立在契約之上,但古代歐洲也一直很亂。在某種程度上,分封制是一種文明的必然,那郡縣制則是一種文明的進步。孔子一生的夢想就是恢復周禮,也就是分封制度,大多數統治者也都信奉聖人的真理。而秦始皇在2000多年前就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始顛覆過去。如果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可能存在六國博弈的偶然,那郡縣制的推出則讓統一的持續成為必然。不管統治者是誰,後世各朝的治國框架也都是在秦始皇制定的框架裡修改。即使朝代更迭,分分合合,但打來打去都是中國,這是秦始皇為什麼牛逼,不像差不多同時和秦始皇進入歷史舞臺的愷撒大帝,退場時只留下一個稱號,散落在歐洲各地,或許如果,以前非歐大陸上有帝王,和秦始皇一樣,那世界上的主權國家可能只有現在的一半。

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裡是這樣評價的,秦始皇統一中國,用這樣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這樣精道的手腕完成,何不讓人仰慕?另一方面,秦始皇除了制度方面的頂層設計,還實現了經濟和文化上的高度統一。古代世界上不乏很多龐大的帝國,但真正做到文字統一的其實沒幾個,而秦始皇做到了車同軌,書同文。

我們之所以有強大的民族認同感,也是因為我們說同一種語言,寫同一種文字,語言不通則是啥也幹不了。紙幣上印有17種語言的印度,也只是貌合神離的人一起住在一個區域,叫印度。而將六國文化進行統一,是秦始皇真正統一中國的第二部。如果沒有在文化上實現統一,那這樣的一個集體哪怕聚在一起也只是表面兄弟。與之類似的還有度量衡,它不僅有利於經濟,還有利於聯姻。正是有了這些統一,我們才有了對彼此真正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覺得自己屬於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不像隔壁的印度,至今沒有統一的度量衡和語言文字,每年都會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導致衝突,死傷無數,給孩子量體重還得用板磚。

再說一下秦始皇備受爭議的事情。秦始皇是中華大地上的基建狂魔初代,那時候,他就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富,先修路。秦時到橫穿今天的陝西、內蒙和甘肅,長7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最快只要三天就能從咸陽出兵蒙古,四通八達的赤道能以最快的速度抵禦匈奴,而。道路的開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秦國的方法也是簡單粗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硬生生的開闢出了秦直道。

一方面,道路在後世裨益眾生,無論是軍事上快速支援馬踏匈奴,還是連線西域和中原,形成草原絲綢之路。另一方面,工具和技術的落後也讓修路變得無比殘酷。大興基建的選擇往往是功不在當代而利在千秋。修路是一個投入大、建效慢的工程,前人栽樹,後然乘涼是基建的屬性,修地鐵滿城挖,必然造成短期擁堵,而在2000年前付出的代價則更為痛苦。

與修路一樣的還有修建長城,為了抵禦北方匈奴侵略,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鎮守國界。秦始皇最大的爭議之一就在於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小時候我奶奶就老聽孟姜女哭長城,年幼的我耳濡目染,也覺得秦始皇就是個強搶民男的暴君。後來才知道,孟姜女的故事跟秦始皇沒有半毛錢關係,那會兒秦始皇甚至還沒出生,經過古人的腦洞開啟和不懈努力,故事從春秋戰國變到了秦朝,到了明朝。

徵兵修長城,百姓苦不堪言,就開始找秦始皇背鍋。左傳中齊莊公到臨淄啟梁妻家裡弔唁的故事,便徹底變成了孟姜女哭長城。但是故事能這麼編,也確實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修長城確實勞民傷財。

從戰爭成本和收益的角度來看,投入軍事是一個經濟賬。修長城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不修長城,匈奴入侵,百姓還是苦不堪言,怨稱載道。跟俄羅斯發展軍事一樣,要麼犧牲經濟,要麼被人入侵。而且在古代交通極為不發達的情況下,想要運輸,一旦糧食到前線,最起碼要消耗幾十擔,人要吃飯,馬也要吃飯,成本實在太高。

秦始皇認為修築長城是最經濟的選擇,抵禦匈奴的入侵也減少邊境的其他軍事投入,只不過匈奴的鐵騎遠沒有孟姜女哭長城來得生動,秦二世王后,歷史只能交給。後人書寫,後人往往會批判前朝來借股諷京,所以秦始皇的風評也就差了。但這事兒也確實是勞民傷財了,至少是去扶徭役的人。在這種矛盾下,你們覺得應該修長城嗎?

然後除了大搞基建,還有一個爭議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同樣出自史記記載,秦始皇在兩年間焚師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背後是批判為任刑法以為治,任意刑法搞思想專制。在這一點上,魯迅先生認為秦始皇實在是冤枉的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般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思想的。

關於這一點,其實涉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矛盾。魯迅批判儒家批判的最多,在批評秦始皇的著名人物裡,多數又是儒生,而秦始皇崇尚法。法家強調的是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秦朝18律中情律非常詳細系統,對秦朝公務員公車私用、民間放高利貸、男女婚外情等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這也是秦始皇當時全面構建法治社會的一種超前眼光。秦始皇是個有爭議的人,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他們看見更多的是秦王朝的苛政,或許他們離歷史太近。

2000多年後,我們再去回看秦始皇,或許會看得更清晰一些。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近現代社會,對應的是不同的生產力現狀,人所追求的自我意義和能夠實現的自我價值都是有極限的。雖然秦始皇有超越時代的眼光,但也逃脫不了時代侷限性的束縛,沒有實現所有的理想與抱負,何嘗不是一種超越時代的孤獨,但無論歷史如何書寫,統一中國是秦始皇前無古人的牛逼之處。秦王朝對於凝聚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貢獻,穿越了無數個歷史變遷,歷經。天年將我們深深的繫結在一起,直至現世。車同軌,書同文,讓我們統一經濟和文化,就像統一貨幣,普及普通化。軍事和經濟的崛起取決於交通的發達,無論是羅馬帝國的愷撒,還是想統一歐洲的拿破崙、波拿巴,都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民族和國家的強大。

隨著全球化的加深和國家的開放,世界充斥著經濟的博弈和軍事的角力,其他國家的分裂和民族的矛盾也在對比之下,讓我們意識到國家統一的來之不易。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朝無覓處,誰在玉冠勞苦,誰在玉樓歌舞?

寫的是國破家亡的苦楚。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寫的是抵禦外敵、精忠報國的熱血。國家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中華文明得以保護傳承,中華民族得以發展,延續,歐洲人幾經努力也從未達到長時間的統一,而中國卻能夠將一個文明延續至今。

一個承載著多民族的大國能夠走向世界,統一始終是前提。一個強大、完整、統一的國家是每個國人最大的底氣。所以我們面對災難可以無所畏懼,面對挑戰可以攜手共進。這源於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偉大,也是我們共同認同的中華文化。贏政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一個自古從來不曾出現過。未來可能也不會在出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