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益分歧下,怎麼溝通?

我們繼續在談判部分向前推演學習,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打包”與“創造”,核心辦法是將談判雙方或者多方的利益進行整合妥協,各自獲得各自所需要的。並且進一步提出了“創造”,就是在棋盤之外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眼睛只盯著棋盤。我們再從頭理一下:

溝通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

定勢:先確定誰求誰。

性質:溝通中解決的是利益問題還是立場問題?

目標:溝通要提前設定好目標,以便在溝透過程中避免情緒化跑偏。

風格:在四種類型之上升華出“合作型”談判風格。

溝通開始之後:

1、要時刻注意利益≠立場,避免因為情緒化影響進度。

2、利用“聽力三角形”中的提問部分,進行資訊收集。

3、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聆聽,並利用“聽覺正念”去收集更多的資訊。

4、利用溝通中的反饋去明確資訊,並進一步對話題進行引導。

5、不要在明確局勢後著急“分”,避開“零和博弈”誤區,在棋盤之外找辦法。

6、共同利益的處理方法是合作;不同利益的處理方法是交換;衝突利益的處理方式是博弈。

7、如何在棋盤之外尋找解決辦法?將“創意”或者說“頭腦風暴”當做一個單獨的環節,不要著急下結論。

接下來,我們研究一下在利益衝突格局下,甚至談崩了之後,還能怎麼辦?

在談判中,引入所謂的客觀標準,藉助那些非主觀的要素,客觀的要素,不由雙方當事人意志所轉移的力量,說服對方作出讓步。

一般而言,所謂的客觀標準有法律、政策及規範,行業形成的慣例、談判中獲得的先例。

我們舉個例子:你去汽車4S店買車,你知道近期行情不好,4S店銷售壓力很大,你想狠狠的殺價好買自己心儀已久的車子。

這時候銷售員給你一本製作精良的定價手冊,裡面羅列了不同的車型、配置、顏色和價格,告訴你他們的車有多好。當你看到這本冊子的時候,你會相信每一個客戶都是看到這樣一個冊子,你會覺得自己被一模一樣的公平對待。

所以當你想要砍價的時候,對方會理直氣壯的說(也有因為培訓不到位心虛的銷售員)“這款車的價格就在這裡,我最多給你再優惠5000塊錢,送你一個原車導航和鍍膜”。你明知還有優惠空間,但是當你看到這種客觀的標準,你在價格方面本來想要“壓榨”對方的心,就會被剋制,這種客觀標準限值了我們進一步砍價的尺度。

另外一個例子:如果某購房客戶自稱領導,要求優惠,甚至真的透過政府領導找到了案場,這時候你該怎麼辦?一般而言,你最好告訴他,比她級別高的領導找到這裡,優惠的跟他一樣多(手機裡有優惠申請單截圖最好)。這時候他多半會虛榮心被滿足,也因為有這樣的客觀標準,而放棄繼續追要優惠的動力。

在談判過程中,當對方感受到自己被公平的對待,他會接受你的標準,他會更容易接受你的開價。這樣雙方的利益衝突因為一個客觀標準的介入,對方將無話可說,因為你是按照規則辦事,而且你保證了對方被公平地對待。

所以他至多對規則本身有意見,而會自然避免對你個人有意見。整個衝突的物件實現了悄然轉移。

我們總結一下客觀標準的作用:

第一:當我們在影響、說服別人的時候,不僅可以調動利和弊的比較,也就是正向、負向的影響力,還可以調動規範影響力,

讓對方感覺自己被公平對待

,這樣他會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第二:客觀標準可以幫你

吸收不滿

。如果溝透過程不順利,但是你在過程中提出了客觀標準,這時候真正的問題就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標準的問題。

如果這個談判還是不行呢?

那麼就要引申出:

替代方案

真正能讓你在談判中保持強硬的力量,是你有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而不是盲目設定所謂的底線,除非這個底線不是你能左右的。(比如我們面臨的銷售價格問題、交房時間問題)

破除一個誤區:

底線思維

很多人在談判之前,都會設定一個談判底線,設定好統一的規則,確保了統一的口徑。但是,底線是有代價的。但是談判中的底線思維是有代價的:

第一:

底線是一種立場性思維

,它意味著低於底線就沒有調整的空間,換句話說,沒法談了。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你都要處理“

多標的事件

”。

比如在銷售談判過程中,除了討論售價,還會關於付款方式、公攤比例、交房標準、交房時間等展開對比。當設定僵硬的底線的時候,整個對話失去共創的彈性。(作為營銷人員我們瞭解有多少客戶是在價格不合適的時候失去的,也許這是一種行業規則,但是從開發商的回款角度來看,一套房子100多萬的售價,每個月的資金成本都會接近1萬元,更大的空間是不是可以更好的解決資金問題?又有多少專案,是在行情不好的時候調低售價銷售的?為什麼這樣的空間會以這樣的形式變化,而不是像二手房中介賣房子一樣去談判?)

第二:

設定的底線常常不合理

。因為我們並不能掌握全部的資訊,做出正確的判斷。談判開始之前更是難以確定對方的考慮因素有多少。

所以行文至此,我們可以討論,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銷售端掌握較大的談判空間和定價許可權,進而根據市場變化快速調整談判底線的可能?

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