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文 | 《那些年》悅悅

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逃向北方的蒙古勢力被幾代皇帝壓著打了幾十年。然而,到了1449年,第六位皇帝明英宗親征瓦剌,守衛北京的精銳盡出,卻沒有能夠延續祖輩的輝煌戰績。在土木堡,明軍不僅被瓦剌大敗,明英宗竟然還被俘虜北去。

開國尚未百年的明朝,剛剛經歷過幾個盛世的明朝,在此戰之後,竟然一度面臨崩盤的危機。為什麼這次失敗對明朝的殺傷力如此巨大?為什麼明軍如此不堪一擊?

當我們覆盤土木堡之變的種種環節時,會發現幾乎從一開始,明朝一方各種問題、“失誤”就接踵而至。一著不慎,就有滿盤皆輸的風險;那麼,當招招不慎時,還有翻盤的可能嗎?

關於“親征”

明初,北方草原的瓦剌部一直和明朝保持著貿易往來,對明朝俯首稱臣。

明英宗時,瓦剌的勢力已經強大起來。在太師也先的帶領下,瓦剌開始明裡暗裡對明廷發起挑戰:比如在貿易中做些“手腳”;嚮明朝輸送間諜;甚至偶爾發兵騷擾邊境……

種種跡象表明,瓦剌有了劍指明朝的意圖。

然而要開戰端,也先需要一個“藉口”,這樣才能動員瓦剌各部的力量全力南下。很快,他就等到了機會。一次,也先派使團前去明朝貿易,明朝因為貢馬的質量問題壓低了馬價,減少了對使團的賞賜。這讓也先大怒,立即集結兵力攻打明朝。還有一種說法是:也先想和明朝皇室通婚。明朝的一些官員私下許諾了他,但是未敢將此事奏報明廷。所以,當也先派遣使者前來聘娶時,明廷否認許婚一事,也先丟了面子,於是趁機出兵。

事實上,在也先出兵前幾個月,明廷已經有所防範,並且派遣將領到大同、宣府等地練兵。然而,這根本不會動搖也先出兵的決心,因為他是鐵了心地要和明朝一較高下。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正統十四年

(1449)

七月,瓦剌兵分四路全面入侵明朝邊境。中路軍由也先親自率領,以大同為主攻方向;另外還有阿剌知院統率的軍隊直攻宣府、遼東等地進行助攻……要知道,大同是軍事重鎮,更是明廷在北方的門戶,一旦失守,那麼北京乃至整個明朝的疆域就將岌岌可危。

在瓦剌的凌厲攻勢下,大同的守邊將士節節敗退。七月十一日,也先攻到大同,鎮守大同的參將吳浩帶兵在貓兒莊與瓦剌軍血戰,最終失敗陣亡;七月十五日,明將宋瑛、朱冕等率大同軍隊和瓦剌軍激戰後,幾乎全軍覆沒。

前線潰敗的訊息傳到朝廷,明英宗這位年輕的皇帝坐不住了,他迅速下令集結京軍精銳準備御駕親征。因為有前幾位皇帝的事例在先,“親征”並不是什麼難事、稀罕事。但是,明英宗除了一腔熱血之外,其實並沒有如他祖輩那樣豐富的實戰經驗或者出眾的軍事才能。

在朝廷中的許多大臣看來,明英宗這個親征的決定似乎過於草率。於是,他們紛紛上書勸阻:

親征有危險,出擊需謹慎。

然而,朱祁鎮最終並沒有聽從朝臣的意見。

關於“戰備”

七月十五日,明英宗帶著軍隊浩浩蕩蕩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但是,他真的準備好了嗎?

前方軍情緊急,後方明英宗又急急下令出征,導致備戰時間嚴重不足。從他下達親征詔令到部隊開拔,滿打滿算只有5天時間來集結軍隊、調動物資。可想而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大部分的準備都是“倉促就位”。

先看軍隊的人員配備。

此去北征的隊伍主要為守衛京城的精銳部隊。幾天之內,明廷集結了20萬大軍

(一說為50萬)

,其中的主力就是明成祖朱棣時設立的京師三大營。除了將士,英宗還把朝廷中大部分的文武官員帶走隨軍了,其中有六部長官這樣的高階幹部、還有已經70多歲的英國公張輔。此外,據史料記載,軍中還有大量的私屬隨行。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再看武器裝備和糧草。

這樣一個體量的軍隊出征,即使不打持久戰、保證速戰速決,那麼維持幾十萬人所需的糧草、物資也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明軍只用了五天時間進行物資調配,恐怕很難做到讓部隊無後顧之憂。

除此之外,明軍的情報工作

做的

如何?對方的實力如何?對陣瓦剌要用什麼戰術……在很多情況都沒明瞭的情況下,明英宗還是信心滿滿地出征了。

關於“指揮”

雖然明英宗號稱御駕親征,但是在大軍中“做主”的卻不是他。太監王振備受明英宗寵信,這次出征又是他極盡攛掇之能事,所以軍權很快旁落到他的手中。

王振幾乎沒有戰場經驗。但是,明英宗的全權委託讓他成了大軍之中說一不二的總指揮。事實上,軍隊的扈從官員中不乏能力出眾的文臣武將,這些人或有智謀,或身經百戰,無論是經驗還是實力,都足以碾壓王振。但是,在整個征途中,他們既無法參與軍政事務,又處處受到王振節制,最終集體“失聲”,成了“擺設”。比如,英國公張輔,這位從永樂時期起就已是戰神級的老將,面對王振的決策失誤時也只能默不作聲。

王振是一個關鍵人物,因為他接下來的指揮,將使明軍走上一條不歸路。

關於“士氣”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

士氣

。但是缺乏士氣,恰恰是明軍最早暴露出來的問題。

明英宗著急出征,卻沒有做好戰前動員。從一開始,軍隊中計程車氣就不高漲。軍隊向北行進的過程中,聽到的是前方敗績頻傳,看到的是沿途戰場上的種種慘狀,軍心因此越發渙散。

大軍出征不到兩日,到龍虎臺駐紮時,“方一鼓,眾軍訛相驚亂,皆以為不詳”。之後,明軍在行軍途中遇到了連日陰雨天氣,道路難行,士氣更是低沉。走了6、7日後,大軍到了宣府。大臣們多次請求駐兵休整,英宗不許。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大軍到達雞鳴山時,大臣們又請命停止前進。王振的親信、欽天監監正彭德清以天象示警,勸說王振不可繼續前行,王振不聽。內閣學士曹鼐苦勸:“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豈可輕進!”王振卻說:“倘有此,亦天命也”。

面對軍中“畏敵”“回師”等種種情緒,王振和明英宗不僅選擇了無視,而且還會刻意壓制。比如,為了震懾力請回師的大臣,王振命令成國公朱勇膝行前來覲見;還懲罰戶部尚書王佐和兵部尚書鄺埜整日跪在草地之中……

然而,這些高壓手段不僅無益於提振士氣,反而讓明軍上下的軍心更加動搖。

更打擊士氣的是,大軍出發後不過十數日,所帶糧草已經供應不足了。再加上大雨難行,明軍將士還沒到達戰場大同,就已經飢疲交加,軍中到處瀰漫著怨聲。

關於“撤退”

兵法有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撤退,有時候也是為了儲存實力。

對於此時的明軍來說,回撤或許是個更明智的選擇。

然而,即使還沒和瓦剌大軍交上火,明軍的撤退之路也是張皇失措、失誤連連。

第一次失誤:誤判對手。

大軍將要到達大同時,明軍得到情報說也先在得知英宗御駕親征的訊息後,已經組織大軍撤退。敵退我進,英宗和王振都備受鼓舞,於是不顧勸阻,催促大軍加速前進。明軍的反應正中也先下懷。因為他佯裝退卻,是希望引誘明軍進入大同一帶,伺機伏擊。大同的鎮守太監郭敬

(王振的親信)

和瓦剌交過手,目睹過明軍的慘敗,他識破了也先的意圖,於是急忙秘告王振不可再向北前進。王振這才生了班師的打算。

第二次失誤:誤走錯路。

明軍得到命令立即撤出大同。如果能夠走最快、最穩妥的路線撤回北京,那麼事情還有轉機。但是,在回軍途中,因為王振的指揮,史書記載中出現了一條“詭異”的行軍路線。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大同總兵郭登建議皇帝的車駕取道紫荊關,然而王振卻想讓明英宗從他的家鄉蔚州經過

(有人說這是因為他想在家鄉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榮華富貴,滿足虛榮心)

,這就需要繞上很長的一段路。大軍如王振所願向蔚州行進,但是在行軍四十里後,王振又擔心大軍過境時損壞莊稼,反而給自己在百姓中留下罵名。於是,他又改了主意,命令軍隊又一次改道,朝宣府方向行軍。明軍三番兩次改道,回頭路、冤枉路走了不少,這不僅讓大軍白白受累,更給了瓦剌軍隊足夠的追擊時間。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第三次失誤:誤留土木堡。

很快,瓦剌大軍尾隨而至,王振急忙派兵進行阻擊,以掩護英宗和大軍撤退。但是,派出去的將領接二連三戰死沙場。明軍一路奔逃,費了很大力氣才退到土木堡一帶。此時,為了保證安全,兵部尚書鄺

極力主張再走一段路退到居庸關內。但是,王振為了等待千餘輛輜重車

(有說法是他的私財)

,堅持讓大軍就在土木堡宿營。

正是明軍在撤退路上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誤”,讓土木堡這個地方註定了會在史上留名。

關於“決戰”

在土木堡,明軍陷入一個巨大的困境:多日行軍已經讓將士疲憊不堪;大軍之中不光糧草不足,甚至連飲水都成了困難,

“軍隊掘井至二丈,深無泉”

;還有把土木堡團團圍住的瓦剌大軍,他們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決戰成竹在胸。

也先又一次用計,派遣使者和明軍進行假和談。此時焦慮不已的明英宗果然中計。也先下令大軍撤退,明面上讓出土木堡附近的一條河,暗中則又在附近設下埋伏。明軍中計,派部隊前去取水,還沒走出三四里遠,瓦剌軍隊就從四面八方包抄了過來,此時的明軍“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

覆盤“土木堡之變”,明朝必輸?

混戰之中,明軍很快被打得不成樣子,“兵士爭先奔逸,勢不能止”;王振被明軍將領樊忠打死

(一說是被瓦剌軍殺死)

;整個明軍的傷亡情況,據時人記載:

“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分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然而,明朝的損失並不止於此。

首先,是英宗被俘而去,造成朝廷權力真空。第二,英宗帶去的高階官員,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傷亡慘重,僅有少數人僥倖逃出。大明王朝的行政中樞受到沉重打擊。第三,經此一敗,剛剛經歷了洪武盛世、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的明朝,突然就斷崖式下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關於“責任”

明英宗從興致勃勃的御駕親征到灰溜溜地戰敗被俘,前後僅僅隔了一個月的時間。對於明軍的這場慘敗,一些人認為王振應該負主要責任,因為慫恿明英宗親征的是他,指揮失誤的也是他。

但是也有人認為,王振其實是背鍋俠——他為明英宗的好大喜功背了鍋。因為,王振權力再大,也要看英宗臉色;明英宗年紀再輕,也早就有了決斷大事的能力。

到底誰要為這場失利負責呢?古往今來,人們莫衷一是。

或許,當面對曾經立下赫赫武功的列祖列宗時,明英宗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為何自己一出征,就差點兒葬送了大明的江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