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辛寨鎮莊科村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王河北

禹城市辛寨鎮王家坊村西南約2公里處,禹丁路路西,有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厚、人傑地靈之村——莊科村。

莊科村的真名是“高家村”。 傳說高氏祖先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9年-公元1399年)從山西省洪洞縣遷移到祝阿(唐天寶年間以前,俗稱禹城),在城西南40公里處建立了高家村。 “靖難之役”時,燕王朱棣迪手下一位名叫“莊科”的大將戰死,葬在村子東南。 明祖朱棣即位即位後,為了紀念莊科,當地政府將村莊更名為“莊科村”。

禹城辛寨鎮莊科村的那些人和事

據史料記載,清中期的“莊科村”由於人口快速增長,逐漸形成了居住在隔一灣的西南方位、東北方位的格局。 西南村後來被稱為“前莊科村”,東北村的一部分被稱為“後莊科村”。

前後莊科的村民多年來都是從祖先那裡聽到口傳的,高氏家族最初有三根樹枝。 由於人口增加,家庭成員大了,外姓又遷移了,為了居住地範圍逐漸擴大,便於管理,高氏族長(兼村長)是“化整為零”,把高氏三人按地區分為“三分天下”。 另立門戶落戶南鄉孫富榮村。 禹城縣誌介紹,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高東嶺從禹城莊科村搬到這裡定居。 第二個住在前莊科村。 後楊氏(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洪洞縣楊伯僑為姓氏始祖。 明朝永樂末,楊氏一家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此地),關氏(歷史考證顯示,關氏族人尊崇關龍語言為得姓始祖。 關氏的子孫關東振聽老人們說,關氏的祖先從山西洪洞縣先遷居高唐州關家莊,再遷居前莊科村定居,距今十世),周氏相繼遷居前莊科村定居。 後莊科村是高氏祖先埋葬在墳墓裡的地方,第三根樹枝和父母一起住在這裡。 此後,馮氏、展氏、田氏、孟氏、楊氏先後遷居莊科村定居,解放後,該村只剩下高氏、孟氏、楊氏三姓。

禹城辛寨鎮莊科村的那些人和事

被採訪的人,原莊科村民、養豬場老闆高俊亮,56歲

多年來,高氏三人讀出兄弟姐妹的情意,牢記祖先的遺訓,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在所居住的村子裡艱苦創業,辛勤工作,繁榮昌盛,領工資,親情往來不斷加強。 每年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三村高氏族代表,不約而同地來到後莊科祖墳祭祖。 特別是這幾年,孫富榮高氏的後人,“飲水不忘挖井的人”,感謝祖先的養育之恩,自願捐資,購買上百棵蒼松翠柏,與前後莊科高氏後人一起臂挽著臂挖坑挖土,植於祖墳旁

禹城辛寨鎮莊科村的那些人和事

高氏系圖

莊科村高氏的始祖高欒氏出生在書香世家。 碑文寫道:“以詩書燕翼忠厚李謀”,傳至祖父高魯之代,玄孫高位高貴等集高氏後人為祖立碑傳情,重大節日必祭祖於墓前,表達對祖先的感謝。

? 前莊科高氏祖先高廷棟墓地位於村東南半里。 據前莊科村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癸亥桐月高唐廠生(使官給秀才)宋殿魁執筆書丹的《高氏族碑續》石碑記載,建碑至今高氏已六世。 碑文寫得清楚對立碑的目的和過程,立碑者高永慶,高個子。

這兩塊石碑、立碑時間的長短、儲存的完整,是我們周圍一帶絕無僅有的。 無論是後莊科村祖碑,還是前莊科分支碑,都是世代相傳、同宗同族,時間跨度大,但綿延不斷,高氏子孫祭祖的碑文,都有詳細的記載。 對我們認識高氏始祖,瞭解高氏家族的歷史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村子名字的由來。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恰逢“靖難之役”。 燕軍攻打山東,途經禹城,明軍大將李景隆在王家坊西南2公里處(原高家村周邊)建立戰場,阻止燕軍南下。 當時,明軍依靠眾人構築堡壘,想等燕軍來一口吃掉。 燕王朱棣採用軍師姚廣孝的作戰方略,出其不意,攻擊其漏洞,命令部隊暫時停止前進,原地宿營,製造了第二天中午兩軍決戰的假象。 深夜靜下來防止明軍懈怠時,燕軍以閃電戰術,突然分三路發起進攻,奇襲明軍大營。 明軍猝不及防,有些士兵還在夢中,做了刀下鬼。 明軍的第一、第二防線很快被燕軍突破。 莊科將軍打頭陣,帶領全體官兵衝進第三道防線。 李景隆指揮明軍倉促應戰,雙方展開肉搏戰。 大將莊科英勇作戰,武功高強,在交戰中砍掉了李景隆的頭盔。 李景隆嚇得三魂不附體,差點沒命。 在明軍三位大將的保護下終於逃脫了。 在雙方激戰的混亂中,為了保護燕王朱棣,莊科被明軍包圍,身中數刀,馬下死亡。 天黑了,明軍不知燕軍虛實,內心膽小,但燕軍士氣高漲,各路軍隊圍剿而來,明軍潰不成軍。 燕軍隨後乘勝追擊,李景隆率領殘兵敗退,逃向西南倉皇。 這個役燕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莊科的戰死讓朱棣非常傷心,命令部下買一口好棺材,將莊科的屍體入殮,當場修墓厚葬。 (後墓被土匪、盜掘賊破壞,石碑已失蹤,年代久遠,古墓失傳,遺蹟留存。 改革開放初期,莊科村老百姓開墾耕地時,在那一帶撿到了散失的銅錢

禹城辛寨鎮莊科村的那些人和事

接受採訪的人,前莊科村老書記楊金玉(左),前莊科村村民,高俊臣

傳說中的人物。 清末,莊科村有一個名叫高連三(生卒年月不詳)的不可思議人物。 近百年來,莊科村流傳著“當官不當官,先問高連三”的順口溜。 “要想當官,先請高連三同意吧! ”的意思。 可見高連三是重要人物。 據村裡人口碑傳,高連三在濟南府檢校(相當於知府秘書),協助知府處理日常工作,非常受重視。 平時多與各地方官員打交道,社會關係複雜,社交頻繁,每逢重大節日回家祭祖,不少地方官員都會騎馬、備車去高連三府拜訪。 高府前車水馬龍,屋內客滿。 高連三性格溫柔,容易親近。 每次回家,都會熱情地去看望家鄉的人,所以他待人很好。 高連三還經常幫助家鄉的窮人。 誰家有困難,他就幫幫我,送錢送東西。 難怪當地人對他讚不絕口。

正文內容由壹號作者發表,並不代表齊魯壹點的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著作權稿,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