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唯一出路

文|飛行醬

沿海開始強省會,而內陸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地造副中心城市的運動

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唯一出路

武漢

強省會盛行|內陸開闢副中心

強省會最早誕生於內陸地區,如四川、湖北等,他們透過聚集省內資源並將資源重點傾斜在省會城市身上,以創造一座強有力的中心城市為未來留下更多可能性。

後來這個模式,逐漸被內陸省份所接受並實施,

近年來強省會開始走向沿海地區,山東、江蘇、福建等沿海地區都提出要“做大做強省會城市”。

但需要指出的是,

沿海地區強省會的基礎是在區域發展均衡的情況下進行的

,比如蘇錫常等沿海地級市放在內陸地區都是比擬省會的存在,而內陸“除了省會剩下的基本不能看”。

內陸地區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比較突出,為此這幾年內陸地區都在有意培育副中心,在十四五期間內陸各省都出臺了“支援副中心發展”的政策,

但我們會發現內陸地區要想培育副中心還任重道遠,做大做強省會城市仍是內陸各省發展的最優選擇。

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唯一出路

我國部分割槽域衛星圖示

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最優選

七普資料顯示,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千萬,西安逼近1300萬,昆明達到846萬,武漢也突破了1200萬,

中西部省內常住人口都在流向省會城市,而非省會城市的常住人口流入還不及省會的零頭。

比如,七普資料與六普資料相比,四川常住人口增長

325。7,而成都就增長了500多萬,四川不少地市的人口都呈增長,地市常住人口還不到省會城市的30%。

人口都流向省會,資源也在隨人走導向省會城市,非省會城市即使被定位為副中心,也很難和省會城市分庭抗禮,

畢竟常住人口這一硬核要素在這裡擺著的。

儘管內陸地區從平衡區域發展的角度出發,需要打造副中心,但我們發現內陸強省會的優勢已開始見效,

且城市競爭的白熱化讓內陸對打造副中心投入多少資源也猶豫不決。

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唯一出路

武漢圖示

內陸地區的強省會優勢開始奏效

比如西安、武漢、成都等城市的頻頻出圈就是內陸強省會的成功,省會城市的成功將國內外資本引入區域,以往流失的人才、

人口也在強省會的引導下開始迴流,如果下大力氣發展副中心,在沿海興起的強省會的背景下,內陸省會能否守住當前位置就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了。

當前城市競爭很激烈,各大城市都在你追我趕,稍不留神就會被超越。

在城市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內陸地區應當保持一定程度的強省會,否則會失去發展先機。

其中最佳例子是成都,1997年川渝分家後,重慶直轄能夠獲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如果不做大做強成都,重慶的崛起就會形成馬太效應虹吸整個四川的資源,

這是一個非常無奈的現象,所以四川必須透過強省會“以馬太效應對抗馬太效應”。

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唯一出路

四川盆地圖示|地球知識局製圖

而擴大到全國城市競爭來看,這一點也存在。

成都、重慶、武漢、南京、杭州等城市在競爭的第五城,各大城市都有一個競爭目標。當前沿海地區正將資源傾斜在省會城市身上,如南京、濟南等,未來他們的發展將迎來更多利好,

他們的崛起將對內陸省會形成衝擊。

城市發展歷來就是自上而下的,誰強就能獲得更多的政策和資源。

內陸副中心任重道遠

城市發展說透了還是產業在主導。

近幾年,沿海城市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產業轉型升級,將沿海淘汰的產業轉向內陸本是一個方向,

但我們發現許多被沿海淘汰的產業並沒有轉向內陸而是流向了東南亞地區。

我國內陸地區與東南亞地區相比,最大的劣勢還是在一個“內陸”,物流成本高,且人工成本也不便宜,沒有充足的配套,

在比較優勢下多數低端產業會選擇東南亞,而非內陸。

“低端產業沒能如期匯入內陸,是當前內陸城市發展的最大難題”。

當前,內陸地區的副中心的產業發展無非是三類:

(1)以白酒為代表的地方特色產業,(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挖掘地方能源(3)三線建設留下的重資產。

強省會仍是內陸發展的唯一出路

這一點在四川副中心種子選手身上就十分靈驗,

四川副中心種子選手綿陽就是三線建設後遺留的基礎,宜賓地方特色產業(五糧液)....陝西榆林(煤炭)

這些城市的基礎很薄弱,

要將他們培育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副中心城市,需要長期的高投入,且在培育的過程中還充滿了不確定性。

但這並不代表內陸地區就不能造副中心了,基於區域平衡發展來看,內陸需要造副中心,但我們不能用沿海副中心的角度和實力去看內陸副中心,

內陸副中心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