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可能在某些領域表現出天賦,因此該障礙有時俗稱“天才病”。它和自閉症有什麼區別?馬斯克真有“天才病”嗎?

撰文/記者 王雪瑩 編輯/丁林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採訪專家:

仇子龍(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人們常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從古至今,許多天賦異稟的奇才都因性格上的特點被貼上“怪人”的標籤:他們有的脾氣古怪,有的性格暴躁,要麼行為處事總是格格不入,要麼說話為人常常不近人情……

“怪才”的形象在大眾文化中也不乏典型,例如美劇《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一角。這位有著諸多極品行為的天才,有著超高記憶力和分析能力,那些令常人“頭暈”的深奧科學概念,只要能用公式和理論解釋的他都能信手拈來。

生活裡,謝耳朵則是坦然自若地“做自己”,社交能力“幾乎為零”且無法與他人共情,對於自己言行可能給別人帶來的尷尬他也能完全無視,譬如他拒絕跟別人觸碰,哪怕是禮節性地握手,他都會堅持需要墊一層紙巾;他有自己無法被撼動的刻板習慣——週一必須吃麥片,週五必須洗衣服,敲門必須敲三下,等等。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圖片來源於網路

“怪才”們是因為恃才傲物才性格差嗎?現代精神病學研究指出了另一種可能——他們的確“有病”。

▼ ▼ ▼

是“怪”還是“病”?

在編劇的妙筆下,謝耳朵身上那些古怪的特點變成了“萌點”。其實,這些“萌”正是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典型特徵。最近自曝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自嘲:“看,我知道自己有時會發表奇怪的言論,但這就是我大腦的運作方式。”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2020年初,馬斯克出席特斯拉中國工廠的新車交付儀式時,忽然興致大發,開始熱舞(來源於網路)

作為較為獨特的神經系統疾病,阿斯伯格綜合徵是一種發育障礙,患者的語言功能和社交溝通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影響,在思維和行為模式上也會出現一定的重複和限制性傾向。在分類上,阿斯伯格綜合徵屬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分支,有聯絡但不等同於自閉症。

美國《精神病學會診斷手冊》將這一譜系的發育障礙細分為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徵、雷特綜合徵、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以及未特定的廣泛性發育障礙5種亞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阿斯伯格綜合徵被視為高功能的自閉症。其實,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雖然存在社交困難、刻板重複的行為和興趣等,但不會出現嚴重的語言和智力障礙,而自閉症患者則會在語言、社交和智力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的障礙。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圖片來源:搜狐網)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神經系統疾病和中風研究所還發現: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兒童肢體不協調的機率也很大,學不好腳踏車、難以正常攀爬,就連走路都可能顯得格外呆板,甚至會出現一蹦一跳的彈性走路方式。

缺乏情感和社交“技能點”的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雖然不畏懼或者討厭社交,卻難以像正常人一樣,敏銳地意識到或感受到自己言行對他人情感的影響。他們無法與同齡人良好地互動交流,在社交中總會給人留下“過度自我”“缺乏同理心”“不識抬舉”甚至“缺心眼”的印象。由於總喜歡談論自己獨特的興趣,他們在日常交往中也常常被孤立。

“除了不顧他人感受,還有說話低頭不喜歡看對方的眼睛——這些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特點。”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仇子龍告訴記者。仇子龍在授課時,就曾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患者。“他不會管別人,上課有問題直接站起來就問。”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圖片來源:pixabay。com)

▼ ▼ ▼

“怪孩子”從哪裡來?

2015年,美國蓋茨基金會曾發表報告指出:全球罹患阿斯伯格綜合徵的人口有近3720萬人,且男性的患病風險更高,其機率是女性的4-6倍。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新生兒罹患阿斯伯格綜合徵的機率就達到約0。07%。

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類似的“古怪”孩子從未得到重視。但隨著人們認識到“古怪”是種疾病而不僅是性格,有個疑問也隨之而來:為什麼一些人會患上阿斯伯格綜合徵?

早在1944年,首次正式記錄這一病症的奧地利精神科及小兒科醫生漢斯·阿斯伯格,就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總結了診斷中的發現——患兒的父母(尤其是父親),大機率有與患兒相似的行為和性格特徵。阿斯伯格因此認為,“遺傳因素可能是這種疾病的主要誘因,而非其他心理或環境因素。”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後幾十年間,人們又做了大量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妊娠期和分娩時的突發情況、環境問題甚至藥物的使用情況,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誘因,只是相比其它因素,遺傳傾向的表現更為突出,而這一特點也與其它自閉症譜系障礙疾病頗為相似。

正因如此,儘管目前這種發育障礙仍存在諸多的未解之謎,但在診斷時醫生通常會從家族病史、交流互動和輔助評估三方面入手,綜合判定一個孩子是否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尤其在評估環節,醫生會根據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典型臨床表現進行評估,譬如孩子是否有多動傾向;是否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注意力格外集中;是否說話能力正常但缺乏邏輯,不在意自己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話;是否內心樂意與他人玩耍,但因為不會交流而常與人發生衝突;是否行為固執刻板,難以靈活變通並適應外界變化,等等。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圖片來源:《少年謝爾頓》劇集)

在我國,隨著人們對這種疾病認識程度的提高,阿斯伯格綜合徵確診患者的數量也在增多。

“如今不是越來越多的人在得(阿斯伯格綜合徵),而是我們診斷的手段越來越準確,使患者數量看上去在增加。”仇子龍說,“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目前全球都沒有一種直接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這種疾病的核心症狀。”

罹患這種疾病的兒童,需要醫生和家屬儘早的行為干預和輔助藥物治療,才能儘可能減輕患者的焦慮感和衝動行為,防止其受到社會的排擠,導致向抑鬱症發展。

▼ ▼ ▼

拿“天才病”自我恭維恐怕不妥

謝耳朵的“怪萌”只是影視劇裡的藝術塑造。在現實裡,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人往往會被視為“怪咖”。他們需要更多的鼓勵和毅力,才能過上一般人的獨立生活,但這不妨礙他們成為某些領域的“天才”。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圖片來源於網路)

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邁克爾·菲茨傑拉德在《天才基因:阿斯伯格徵天才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中指出:那些我們耳熟能詳、對全人類的發展起過重要推動作用的名人大家,不少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菲茨傑拉德透過對幾千名患者和名人的生平事蹟、生活細節進行對比,最終認為,許多名人非常符合阿斯伯格綜合徵患者的特徵。

比如說牛頓——這位曾用理性之光指引人類的偉大科學家。菲茨傑拉德透過對牛頓生平資料進行梳理,發現牛頓“不擅長社交溝通,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批判和質疑,會突然暴躁或大發雷霆,即便是對待自己的親人也是如此。”牛頓的興趣狹窄卻異常專注,無論是對科學還是對鍊金術,他都能做到完全無視外界而堅持自己的極端狂熱,於牛頓而言,這些事情對他的巨大吸引力,遠遠超出任何形式的情感,這可能是牛頓終身未婚的原因之一。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輸什麼液?叔:17世紀中葉

“除了語言和行動方面缺乏直接的資料佐證,牛頓的方方面面都符合阿斯伯格綜合徵診斷中的標準。”菲茨傑拉德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說。

除了牛頓,菲茨傑拉德的“阿斯伯格名人清單”中,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英國知名政治家丘吉爾、音樂天才莫扎特、美國作家海明威等名人也都赫然在列。

給名人傳記“問診”未必可靠。那麼,在當下社會,患阿斯伯格綜合徵的名人多嗎?至少,馬斯克認為自己算一個。

“腦洞清奇”“瘋言瘋語”是公眾給他的標籤。他公開表示自己“現在不是外星人但過去曾是”,還會口無遮攔地稱別人為“白痴”……對於自己格格不入、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馬斯克認為這是自己得了阿斯伯格綜合徵的“鍋”,他在最近一次綜藝節目中自白:“我重新發明了電動車,準備用火箭把人送上火星,你覺得我是個普通的正常人嗎?”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馬斯克在節目現場(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於馬斯克自稱有阿斯伯格綜合徵的說法,仇子龍認為有待商榷。

“阿斯伯格綜合徵不是隨便一個人說自己是就是的。簡單來說,我們之所以稱之為‘病’,正是因為它干擾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導致患者難以像常人一樣工作、社交。”仇子龍說。

在近幾十年,阿斯伯格綜合徵被大眾文化塑造為一種“天才病”,這也導致很多人慕名而來“對號入座”,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這是一種病,真正得了這種疾病的患者是很難擁有正常人的情感生活、順利結婚生子的。”仇子龍說,“如何幫助這樣的孩子正常上學、讀書,成功融入社會,這些都是全社會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謝耳朵”和馬斯克可能患上的“天才病”,是天賦還是詛咒?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