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即將“耗盡”?華為P50 Pro首發麒麟,年底切換高通驍龍

很多人都以為華為退出,這些市場份額就可以隨意去搶,實際上華為即便退出了仍有無數網友選擇繼續等待,更何況並沒有退出,華為的高階手機業務仍在,只是暫時遇到了困難,無法釋出支援5G的手機而已,華為P50系列也因為這一點一拖再拖。

麒麟晶片進入“稀缺”狀態

“稀缺性”一詞足以證明,這一次麒麟的高階晶片真的卡住了脖子,誰能想到麒麟晶片最後輸在了太優秀。華為麒麟990 5G作為作為世界上第一款旗艦5G SoC,開啟了5G晶片的2。0時代,即從外掛式變成了整合式,承載了國內很多人的期待。雖然中芯國際已經實現了14nm製程,但14nm製程光刻機並不是純國產的,而是用了5年的時間從ASML買過來的DUV光刻機。

儘管華為的鴻蒙和HMS服務雖然是被迫推出,但是也算是讓華為挺過難關,如今的華為很難通關,困難越大,華為的韌性就越強。此外,華為鴻蒙2。0的釋出時間也很有意思,選擇在914禁令正式實行前幾天釋出,很明顯,華為不會放棄。

麒麟即將“耗盡”?華為P50 Pro首發麒麟,年底切換高通驍龍

眾所周知,麒麟晶片即將耗盡的原因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臺積電大幅削減了華為的訂單,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華為必須備足最新的麒麟1020系列晶片,而作為犧牲,麒麟990,上一代的旗艦晶片應該沒有機會下額外的訂單了。而即使是上一代的旗艦晶片,麒麟990依然是採用了7nm製程,中芯國際目前最先進的製程是14nm,這意味著中芯國際的支援微乎其微。中芯國際也是很努力,它成立於2000年,從零開始一路追趕,終於來到了14nm,但終究晚了一步。而華為也在努力,只是可惜隊友還是差一點。

華為P50 Pro無奈變“心”

不誇張地說,華為絕對是6月最受關注的手機品牌了!新系統鴻蒙自2019年提出就飽受關注,所有人都希望鴻蒙能與安卓和ios分庭抗禮。

6月2號鴻蒙正式向所有老機型推送,華為老使用者已經體驗到了鴻蒙的流暢。我身邊不少用iPhone的小夥伴也早就留好錢,準備入華為P50嚐嚐鮮。但萬萬沒想到,本來今年春天就該釋出的P50一鴿再鴿,6月2號都沒正式釋出,只發了個渲染圖。

麒麟即將“耗盡”?華為P50 Pro首發麒麟,年底切換高通驍龍

餘承東坦言,因為不可抗因素,P50上市日期要推遲,具體推遲多久他們也不知道。說白了就是別等了,沒晶片,造不出來……

其實不光P50,現在華為老機型都全面缺貨了,別說第三方電商,連華為自己的旗艦店都拿不出手機來。原因大家都懂的,華為嚴重缺“芯”,麒麟處理器的存貨越來越少。為了延續產品,華為不得不變“芯”。

華為和高通的合作

華為手機最大的賣點是什麼?估計有不少人都會回覆“麒麟晶片”。作為國產的驕傲,麒麟旗艦晶片雖然在GPU效能上略遜高通旗艦一籌,但是它在基帶效能、人工智慧、裝置協同等方面均有不錯的表現,麒麟中端晶片更是表現出色,效能遠超同期高通、三星、聯發科的中端晶片。

不過,雖然華為這些年一直都在著重宣傳自研處理器,但他們也不是在所有的產品上都使用了麒麟晶片。事實上,華為和高通的合作早已有之,驍龍4系列和6系列晶片曾經頻繁地在華為中低端價位的手機上出現。

麒麟即將“耗盡”?華為P50 Pro首發麒麟,年底切換高通驍龍

隨著麒麟在中端領域的發力,華為“順理成章”地將驍龍踢出了華為手機陣列,越來越多華為中端產品開始換用麒麟晶片,而華為低端產品則開始選用更便宜的聯發科處理器。

隨著美國製裁的不斷加重,華為的處理器選擇開始遭到限制。受到美國政府的影響,臺積電沒有辦法繼續幫華為代工麒麟晶片,庫存的麒麟9000系列晶片基本算是用一片少一片。在聯發科沒有向美國拿到供貨許可的情況下,華為自然無法獲得聯發科的供貨。

在聯發科和自研晶片都受到巨大限制的情況下,華為只能去做兩手準備。去年7月,高通在釋出第三財季財報時公佈了一個重大訊息:華為與高通達成了一項長期專利協議,高通將在第四財季獲得華為提供的18億美元的追補款。這項協議解決了兩家廠商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問題,為華為與高通的合作重新打下基礎。

麒麟即將“耗盡”?華為P50 Pro首發麒麟,年底切換高通驍龍